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回顾与展望
中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正式告别高速增长进入到“常态中高速增长”阶段,创新驱动成为主旋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移动互联网部分领域进入稳定发展期、商业模式逐渐成熟、企业由烧钱阶段逐渐步入盈利阶段;资本色彩浓厚的移动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趋于理性,市场竞争格局亟待重塑;以O2O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跨界融合仍然是竞争焦点,领军企业业务体系持续扩充完善。
一、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回顾
(一)应用环境不断完善,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15年,中国手机用户规模预计将突破13亿。其中3G和4G用户爆发式增长,预计净增1.65亿户,总数达到7.47亿户,同比增长28.4%。
在庞大用户群体的需求刺激下,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同比增长76.9%,达到3981.5亿元。赛迪顾问认为,带动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由于我国具有庞大的手机用户群体,对移动互联网应用存在巨大市场需求;二是由于通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通信质量提升、移动通信资费持续下降,为移动设施在更多场景下便捷高效的接入互联网提供了基础保障;三是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转型升级以互联网创新应用和模式的兴起,也极大地丰富了移动互联网应用产品及服务市场。
图1 2012-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规模
(二)智能终端创新迭出,数量规模稳步上升
2015年我国智能终端设备销售量整体出现小幅上涨,其中智能手机销售量表现平稳,可穿戴设备增长态势迅猛。2015年全年中国手机市场规模约为36742.5万部左右,增长趋势整体放缓。这是由于中国手机用户已近人口数,新增手机用户已经无法带动手机销量的增长,大多是二次手机的替换来维持手机市场规模。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通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手机厂商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性能,替换市场的用户需求得到了有效激发,创造了一定市场空间。相比智能手机市场,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依然火热。2015年可穿戴设备销售额预计将达到136.8亿元,同比增长416.2% ,其中智能手环和手表类产品需求火热,各大厂商纷纷推出相应产品,以苹果Apple Watch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持续增加,带动了新一轮智能终端市场需求。
(三)企业兼并重组不断,市场竞争格局重构
2015年可以说是移动互联网企业兼并重组元年,许多原本存在竞争关系的公司纷纷寻求资本合作。2月,滴滴、快的宣布两家实现战略合并;4月,赶集网与58同城合并;5月,携程以4亿美元收购艺龙37.6%股份,共同布局旅游相关产业;10月,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10月,携程宣布与百度达成股权置换交易,携程与去哪儿正式联姻;12月,世纪佳缘和百合网宣布达成合并协议。
频繁上演的兼并重组背后有三方面原因驱动:第一,资本市场压力增大,资本盈利推动行业内走出暗战。相较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企业与风险投资的关系更为密切。为提高资本利用效率,投资者纷纷推动各细分领域的企业进行合并。第二,行业建立良性竞争秩序的急切需要。许多企业长期以来采取大面积免费和补贴的方式扩展市场,当用户消费习惯建立起来后,持续的补贴带来的是同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这对于投资人和企业来说,都是不可持续的。在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等因素下,合并作为企业在同行业激烈竞争下“止损”的重要方式,对企业探索并完善盈利方式,意义重大。第三,企业有发展自身业务的需要。企业经历快速发展之后,需要进一步完善业务架构,行业领军企业之间的合并、兼并、收购等对于强化企业原有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缓解资金压力、完善业务结构与组织架构,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行业跨界融合升温,O2O创新创业活跃
2015年,“互联网+”战略的提出为互联网深度改造传统行业提供了新思路。“互联网+”的本质是跨界,即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使互联网和各行各业进行深度融合。在互联网的跨界融合过程中,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涌现出许多新业态,并保持蓬勃发展态势,其中以O2O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跨界融合成为新的市场亮点。
具体来说,互联网金融方面,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众筹等概念持续火热,普惠金融时代已经开启;互联网教育方面,依托互联网带来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最新技术,线上教育走向个性化和规模化;互联网医疗方面,移动医疗创新应用遍地开花,其模式由简单的线上咨询向线上问诊、医药电商、预约挂号等O2O模式深化,患者与医生实现线上线下双向互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挂号难看病难的情况有所改善。
二、2016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发展趋势
(一)资本寒冬之下,移动应用市场仍将一枝独秀
虽然互联网行业整体迎来资本寒潮,但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仍具有较大增长潜力。赛迪顾问预计2016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6290.8亿元。
政策层面上来看,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扶持政策,鼓励互联网企业发展和互联网应用的推广,各地相继出台的“互联网+”专项行动计划,从以互联网创新应用为代表的新兴业态的培育和传统产业互联网应用推广等方面提出促进措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之下,互联网的创新创业环境持续改善,将进一步促进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创新发展。
行业层面上来看,移动互联网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存在许多新的增长点。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不断融入并改造传统行业,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兴业态,扩展了市场边界;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企业立足自身,不断加大力度改善智能终端性能,提升应用服务用户体验,创新产品及应用也不断涌现,越来越完善的产品有效刺激用户需求,促进了整体市场规模的增长。
(二)细分领域发力,垂直应用有望打造新的蓝海
随着移动互联网整体的发展,其细分领域的发展和分化也不断深入,各领域进入不同发展时期。其中包括社交、电商等在内的垂直领域进入稳步发展期,竞争趋于理性化;而包括出行、本地生活、在线教育等在内的领域仍存在多家领军企业,未形成稳定的市场格局。
细分应用领域的火热态势将重点聚焦三种类型企业: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三大巨头为打造完整生态系统,纷纷涉足多个垂直领域,凭借自身资金和人才优势带动相应行业发展;滴滴出行、美团等行业领头羊则一直致力于扩展特定行业市场份额,通过资金投入和业务创新的方式引导行业发展;新创企业则凭借其对用户具体痛点的关注,发现蓝海市场,推出相应创新应用,完善了市场产品结构。
(三)终端创新之余,移动应用水平亟待提升
2015年智能终端厂商在产品技术、设计、功能和模式上都有所创新,相较之下终端上承载的移动应用软件质量还需继续提升。具体来说,这种提升将在可穿戴设备和智能手机两类产品上体现。
可穿戴设备搭载的移动应用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产品功能不够完善,多是单向收集用户数据,未能充分利用后台对用户碎片化信息进行整合,缺乏个性化内容。相比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具有更强的便携性和交互性,非常适合搭载传感器以收集用户信息。这些用户信息个性化特征明显,涉及到健康参数、运动情况、饮食习惯等各个方面,借助大数据技术,经后端平台处理整合之后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可供软件开发者应用于医疗、社交、娱乐等多个方面。因此,可穿戴设备移动应用未来的发展将围绕如何实现用户数据价值而进行,应用创新亟待展开。
(四)No.1法则凸显,行业兼并重组仍将持续
互联网企业竞争的最高形态就是垄断,互联网时代网络效应、规模经济、品牌优势的作用更加凸显。移动互联网发展中,更多的企业是伴随各类资本成长起来的,资本的逐利性将驱使行业内各类资源相行业领军企业集中,,未来资本将继续推动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将行业竞争带往合理化方向。
移动互联网行业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快速扩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背后是风险投资的大力支持。在资本的支持下,许多垂直领域发展迅速,市场得到大幅扩展,但随之而来的是相关企业资本利用效率降低,行业恶性竞争加剧,企业自身业务发展受到影响。目前许多行业的领军企业已经完成4轮以上的融资,但行业仍未形成明显的市场格局,投资者考虑到资本利用效率和企业发展前景,势必会推动竞争企业的兼并重组,一方面可以减轻企业对资本的依赖,资本盈利能力提升,同时合并可以推高企业整体估值,资本撤出时会获得更高收益,另一方面可以使企业转而关注业务创新和业务结构调整,制定更为长远的发展战略,使行业竞争走上良性轨道。
(五)平台模式已死,价值增值或成就行业壁垒
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原有的简单平台模式的局限性越发突出,企业急需在原有业务模式的基础之上,将平台的信息对接功能深化为信息整合及优化功能,并通过个性化的核心服务提升盈利能力。
许多互联网企业创立之初采取简单的平台模式,即通过平台进行单纯的信息对接。处于这一阶段的企业尚未建立稳定的用户群,首要目标是留住用户,占据市场份额,同时由于处于融资轮初始阶段,不需要考虑盈利问题,企业通常会投入大量资金对用户进行补贴。然而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企业积累了一定的用户和相关数据,进而可以依托于后台数据技术,在信息对接的基础上实现信息整合和信息优化,通过对用户“碎片化”信息的深入分析,提供更具个性化的增值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实现产品服务的附加值。比如京东商城目前正处于平台模式的转型阶段,之前通过对接企业和消费者信息,占据了我国自营式B2C电商市场56.3%的市场份额。在转型过程中,京东不再满足于做单纯的产品销售平台,而是将自身定位为提供供应链服务的公司,通过积累的大量产品数据和用户数据,向供应商、卖家等公司提供增值服务,力图打造品牌营销、产品推广和用户互动的综合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