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AreSocial:2015年亚太地区数字、社交、移动调查报告

2014年对亚太地区数字业来说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年,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移动使用量都有可观增长。

为了帮助营销人员跟踪了解消费者、理解他们对品牌的意义,We Are Social 与IAB协作深刻分析亚太地区30个主要市场。

过去30天里在亚太地区超过1/3的人口使用互联网络,超过1/4的人口访问过社交媒体。

移动使用量大幅增长,蜂窝数据连接数量年增长超过11%。移动社交是当前亚太地区最热门的数字潮流,该地区使用移动设备访问社交媒体的数量在过去这一年增长32%,达到9.00亿人。当前的趋势说明到2015年第四季度移动社交用户将超过10亿。

亚太地区互联网

2014年亚洲人口达到了新的高度,首次超过40亿。但是,这一地区的数字人口增长更快,网民增长比人口增长快4倍。

互联网覆盖率方面,新西兰领先,达到91%;其后是澳大利亚(89%),韩国(88%)和日本(86%),新加坡(81%)也杀进前五。

但是,在一些国家互联网覆盖率仍然不到10%,如东帝汶 (1%)、缅甸(5%)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6%),但是数据显示朝鲜访问互联网的人口不足1万,只占国家总人口的0.003%:

和2014年1月报告中的数字相比,亚太地区新增网民1.80亿,意味着每个月新增网民125万,每秒新增网民5人。柬埔寨和缅甸互联网使用量变化最大,网民分别增长414%和346%,巴布亚新几内亚网民增长(193%)也让人印象深刻。如前所述,这种增长部分原因是更准确的报告,而不是人们突然开始访问互联网: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数据通常是2到3年前。如,印度尼西亚官方报告的网民数量和去年没有变化,意味着实际的覆盖率可能更高,如果按网民年增长20%计算,那么印度尼西亚实际网民可能接近8700万。

东南亚网民是全球最活跃的,GlobalWebIndex报告显示菲律宾、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网民平均每天上网时间都超过5个小时。

相反,日本、韩国和香港网民最不活跃,GlobalWebIndex报告显示这些国家网民每天上网时间都不到3.5小时(平均时间是4.4小时):

从整体来看,亚太地区网民偏向年轻人,comScore发现61%的网民年龄在35岁以下,男性(55%)比女性更活跃:

设备方面,亚太地区互联网访问逐渐倾向移动设备,很多网民都只使用手机上网。在网络流量方面,PC仍然占优势,53%的网页是使用PC访问的:

但是PC和手提电脑网站流量年下降9%,当前趋势也说明在2015年末亚太地区移动网络流量将超过PC。

对品牌来说亚太地区网民覆盖率也较高,comScore报告企业网站能接触到超过98%的网民:

电子商务也在增长,GlobalWebIndex的数据显示,韩国、台湾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上个月网购的网民超过人口总数的一半:

阿里巴巴是亚太地区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comScore的数据显示阿里巴巴接触该地区半数网民,其最大竞争对手360Buy接触该地区1/4的网民, Amazon排在第三位,但是接触网民只占15%:

但是,Amazon在中国阿里巴巴上也开了店,未来几个月亚太地区电子商务发展值得期待。

亚太地区社交媒体

自一月,亚太地区社交媒体用户增长4700万,有些国家增长明显。印度是增长最快的国家,Facebook活跃账户新增600万(5%),达到1.24亿。泰国增长也很可观,过去两个月Facebook新增用户200万(7%)。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也分别新增200万Facebook活跃账户,分别增长5%和3%。

目前,亚太地区超过1/4的人口每个月访问社交媒体,但是使用量相当不平衡。全球最活跃的社交媒体所在的国家就在亚太地区,Facebook的数据显示超过90%的新加坡人在过去30里访问过这一平台,但是,这个地区社交媒体覆盖水平低于10%的国家还有21个,包括3个该地区人口大国,印度、孟加拉国和缅甸:

但是,过去14个月里亚太地区活跃社交媒体用户增长12%,使该地区活跃用户总数超过10亿,覆盖率达到27%:

社交媒体在亚太地区仍然有很大增长空间,对当前社交媒体用户的分析显示许多重要人群比例仍偏低。

今年该地区女性社交媒体用户有望有显著增长,Facebook亚太地区受众中超过60%是男性,年龄在25到29岁的女性用户不足1/3:

男性和女性用户分别不平均主要是由于男性和女性网络使用量的不平衡,Facebook用户的不平衡还有可能是由于亚太地区女性用户快速适应了实时社交媒体,如WhatsApp, WeChat, Instagram, 和 Snapchat,导致Facebook15到29岁女性用户使用量比男性低。

我们还注意到Facebook两性用户平板使用量相同,这对营销人员通过Facebook定位亚太地区女性用户提供了机会:

该地区不同国家社交媒体消耗时间差别很大,尤其是东亚和东南亚。GlobalWebIndex发现菲律宾人是社交媒体最大消费者,每天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超过3.4小时。

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每天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也都超过2小时,但是日本人每天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不足20分钟:

亚太地区移动社交媒体

和上个报告的数据相比,亚太地区移动社交媒体使用量增长32%,到2015年3月新增2.19亿活跃用户,总用户量超过9.00亿:

但是,亚太地区各国移动社交媒体覆盖率之间差距也很大,新加坡覆盖率最高,达到87%,是该地区平均覆盖率的4倍;但是,朝鲜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覆盖率都不足5%。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和缅甸覆盖率也滞后,数据显示这些国家移动社交媒体覆盖率都低于10%:

但是,2014年这些低覆盖率国家的增长情况尤其客观,缅甸增长204%,孟加拉国增长132%,巴基斯坦增长113%。印度业增长50%,但是离移动社交媒体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还有很长路要走:

亚太地区手机使用量

亚太地区手机数量接近人口总数,如全球报告中显示的,平均手机用户持有手机卡数量不到2个,下图显示全球数据:

国家数据分析显示亚太地区46%的人使用手机,当前的增长趋势说明到2015年第三季度末亚太地区手机覆盖率就将超过50%。

亚太地区手机增长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推动,2014年一些贫困国家显示了手机使用量的强劲增长。但是,一些发达国家在过去14个月手机使用量却呈现了下降趋势。原因之一是因为移动互联网允许用户通过SMS这样的服务和其他手机通话,这样一来人们升级智能手机后不在持有多个手机卡。

手机卡数量下降不意味着手机使用量下降,正相反,证据显示亚太地区用户使用手机量越来越大。随着移动越来越强大,能够连接世界上最无法接触的受众对该地区营销人员来说是个好消息。

但是,在计划营销策略时,亚太地区的一些特点需要营销人员特别注意。首先,亚太地区手机仍以功能手机为主,Ericsson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亚太地区60%的手机是功能手机,即,屏幕更小、低分辨率、有限的网络浏览功能。

下图显示了全球手机种类比例,约58%的手机是功能手机:

其次,超过3/4的亚太地区手机是预付费的,也就是说对许多手机用户来说连接费用仍然是个重要问题。而且,Facebook最近报告显示在亚太地区即使每个月上网浏览一个小时所产生的数据都难以承受的用户超过5亿。

因此,营销人员不应当混淆访问网络的欲望或意愿。希望接触低收入受众的营销人员应当探索和那些发起全民普及网络活动的机构、企业合作的方法,如Google 和 Facebook的项目。

最后,即使拥有智能手机,也能够承担上网费用,但是亚太地区许多国家的移动网络速度也会让人失望。移动视频收视也许是增长最快的网络活动,但是超过10亿亚太地区移动用户仍然忍受这低于2Mbps的网速,这样的网速让视频加载成为一种令人沮丧的经历。视频加载超过几秒钟受众就会失去耐性,除非他们事前知道值得等待,因此,如果品牌希望通过移动视频吸引亚太地区受众,必须确保受众了解这些内容非同凡响、值得分享。

好消息是亚太地区移动宽带接入越来越快,约1/3的人口目前正使用3G 或 4G连接:

富媒体内容体验的增强还有助于移动商务的发展,亚太地区移动商务已经崭露头角。

韩国在移动商务方面领先于该地区其他国家,GlobalWebIndex的调查显示超过1/3的韩国人上个月用手机购过物。中国和台湾移动商务也正在发展中,数据显示超过1/4的人上个月用手机购过物:

虽然报告展示了让人印象深刻的数据,亚太地区数字、社交和移动仍然有很大增长空间,随着该地区移动互联网普及和提速,预计2015年这些领域将加速增长。

但是,当前的增长率显示亚太地区互联网覆盖率直到2017年才会达到50%,意味着未来几年超过半数的人口仍然无法享受这种被联合国列为“基本人权”的权力。

与此相比,到2015年3月亚太地区手机用户将超过人口总数的50%,这给互联网使用快速增长提供了机会,特别是在基础设置阻碍互联网发展的发展中国家。

因此,亚太地区大量新增网民将是手机用户,预计5.00亿新增网民中至少半数人是只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这意味着营销人员需要重新考虑当前接触消费者的方式,特别是在数字媒体方面。移动互联网使用频率越来越频繁,但是和固定网络访问比份额仍然较小,因此营销人员必须适应移动网民的行为模式。

重要的是受众完全控制其手机内容体验,因此广告商的首要任务必须从寻找受众转向寻找方法保持受众兴趣和参与度。重点必须从追求广告效果的广播模式转向推动营销效果的环境规划。

下图提供了印度的具体数据:

中国广告协会正式发布《移动互联网广告标准》

随着移动互联网日渐深入和更广泛的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移动互联网广告已经成为市场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中国,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广告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但随着快速发展也会产生系列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广告主、代理商、媒体及第三方营销技术公司深刻感知,随着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日益扩大,由于各企业单位间的业务、技术等的不同,跨平台和跨产品间的打通,跨企业单位的合作,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障碍。

为了打通企业、平台和产品间的联结和合作,促进移动互联网广告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基于此,由中国广告协会网络互动分会主持、在互动广告标准委员会统筹下,制定了我国第一部规范移动互联网广告的行业标准——《移动互联网广告标准》。

该标准由《互联网数字广告基础标准》、《移动互联网广告监测标准》、《移动系统对接标准》三部分构成,于3月11日正式发布。值得注意的是,该标准发布同期还将与国际广告标准机构对接,完成纳入国际互联网广告标准体系,实现中国互联网广告标准的国际化接轨。

该标准以移动广告端为基础,覆盖了部分PC系统和数字视频、APP系统,并且实现了全网统一接口标准,为互联网广告监管和网络安全保障统一了接入通道。腾讯、华扬联众、秒针系统、聚胜万合、百度、爱奇艺、新浪、网易、京东、尼尔森、优酷土豆、安沃、阳狮锐奇、上海通用、百胜集团、蒙牛、易传媒、小米、群邑、OMD、AdView、乐视、风行、宝洁、搜狐、凤凰网、人人、搜狐视频、Cheil鹏泰、PPTV聚力、精硕科技、暴风影音、歌华有线、久邦数码、中国电信、CTR、中国移动、传漾科技、普华永道、娃哈哈、百视通等主流互联网企业、品牌广告主和网络广告公司及第三方监测技术公司等市场主体,是本标准研究制定的重要参与者,充分确保了该标准的市场实际价值和行业促进作用。同时,在该标准的研究制定过程中,广泛参阅了较成熟的相关国际标准,与IAB、I—COM等国际互联网广告权威机构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讨,确保了该标准的国际化。

该标准的制定和发布,旨在指导移动互联网广告接口不统一及术语、定义、技术标准不规范等问题,为移动互联网广告监管提供统一的技术接口和监管标准,使从事移动互联网广告相关产业的公司有了可遵循的行业标准和参照,保证移动互联网广告运作模式的规范性,提高移动互联网广告的用户体验,以推动中国移动互联网广告未来的健康快速发展。相信经过全行业各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努力,移动互联网广告业将会更加规范,并迎来行业的高速发展。

该标准发布后,互动广告标准委员会将会根据行业发展定期进行修订发布,保证标准的实时性和前瞻性,助力中国移动互联网广告业的蓬勃发展!

MMA 2015 中国无线营销论坛赞助招募

MMA无线营销论坛2015上海将于2015年8月14日盛大举行。

“MMA 论坛系列”从2005年 开始每年在纽约、伦敦、新加坡、洛杉矶、迈阿密、西班牙、印度、越南、巴西等地举办,是聚集全球无线广告精英和高层决策者的顶级盛会。作为“MMA 论坛系列”的一部分,由 MMA中国营销创新联盟主办的“MMA无线营销论坛上海2012”获得近600位来宾,“MMA 无线营销论坛北京2013”获得逾800位来宾。“MMA 无线营销论坛上海2014”超过700位来宾。MMA无线营销论坛中国系列,遴选最强大的演讲嘉宾阵容,精选最具价值的演讲内容,获得上千名观众的高度认可,是中国无线营销行业最高品质的盛会。

The Smarties ™ 品牌商标由“MMA无线营销联盟”拥有,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表彰无线营销创新和发展的全球性奖项。自2005年开始,The Smarties ™ 无线营销大奖评选活动每年在全世界各地方国家进行初选,经过北美洲、拉丁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区域性中选后,聚集美国纽约庆祝无线营销全球大奖的诞生。

The Smarties ™ China中国无线营销大奖,是“MMA无线营销联盟”落地中国后举办的评奖活动,联盟希望通过此奖项将中国的优秀无线营销案例和制作介绍给全世界,已成功举办三届。The Smarties ™ China中国无线营销大奖2015的颁奖典礼将在“MMA无线营销论坛 2015上海”当天同时举行。

GSMA:2015年移动经济研究报告

2015年移动经济报告指出,全球正快速向移动宽带网络迁移;移动产业对全球GDP、公共基金和就业的贡献日益增加

西班牙巴塞隆纳–(美国商业资讯)–据今天在世界移动通讯大会上发表的GSMA重大新报告显示,未来五年,移动用户将新增10亿人。新报告《移动经济:2015》预测,独特移动用户人数1将从2014年底的36亿人增加到2020年的46亿人,在此期间,每年增加4%(复合年成长率)。到2020年,订购移动服务的人数将从2014年占全球人口的50%上升到近60%。

该研究还强调,向3G/4G移动宽带网络的快速迁移,以及不断上升的智慧型手机普及率,正推动新移动数据服务和应用程式的成长。随着移动生态系统的覆蓋范围和规模继续扩大,预料移动产业对全球GDP、公共基金和就业的贡献将日益增加,并改善全球数十亿居民的生活水准。

GSMA总干事Anne Bouverot评论道:“10年前,全球只有五分之一的人口为移动用户——现在,我们已经超过了50%这一里程碑,并可以期待在未来五年内连接10亿新用户。移动通讯是新生态系统的核心,该生态系统正将数位世界和实体世界相结合,并推动经济成长。同时,移动营运商将继续为全球各个角落部署网络,连接没有移动连接的居民,并处理各个领域的社会经济难题,如数位和金融包容、医疗保健和教育。”

移动普及率因全球区域不同而差异很大。在欧洲,2014年底有近80%的人口为移动用户,而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该数字仅为39%。因此,未来五年的全球用户成长将集中于开发中国家,推动因素在于经济实惠的移动装置和服务不断增加,以及移动通讯覆蓋范围快速扩张,以连接当前尚无移动连接的人口,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人口。

全球SIM卡连接2数(M2M连接除外)预测将从2014年的71亿增加到2020年的90亿。这意味着在此期间,平均每个独特移动用户将继续占有约1.8张SIM卡。到2020年,M2M蜂巢式连接预计将达10亿,至此移动连接总数将达100亿。

快速向移动宽带和智慧型手机迁移

到2020年的这段时期,随着3G/4G网络的可用性和可负担性不断提升,人们将快速向移动宽带技术迁移。在2014年,移动宽带占SIM卡连接的40%,但到2020年,随着用户从2G网络和装置迁移到3G/4G,该数字将增加至近70%。随着3G/4G覆蓋率不断扩大,该趋势正受到不断成长的智慧型手机连接数量的带动3。在2014年,智慧型手机占SIM卡连接的37%,到2020年,此数字预计将增加至65%。

在已开发国家,智慧型手机普及率已达到60%,从欧洲的SIM卡连接为51%到北美的70%不等。未来五年内,随着智慧型手机的平均销售价格继续下跌,开发中国家将引领智慧型手机的成长,到2020年,智慧型手机连接数将新增29亿。

以投资支持成长

支援移动宽带的智慧型手机使用数量不断增加,正刺激移动数据流量大爆发。根据思科(Cisco)调查4,到2019年,全球移动数据量的复合年成长率(CAGR)预计将为57%,至此每月将达24,314千兆字节,原因是透过移动装置的随选视讯使用量不断增加。

移动营运商正对下一代移动网络进行大量投资,以因应容量需求,并扩大覆蓋范围。在2014年,移动营运商共投资约2,160亿美元资本支出(Capex),较前一年增加9%。从2015年到2020年的6年期间,预测投资水准累计将达1.4兆美元。

对全球经济成长的贡献日增

移动产业是全球经济的中流砥柱。在2014年,移动产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达3兆美元,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毛额(GDP)的3.8%5。到2020年,据估计该产业的贡献将增至3.9兆美元,至此代表全球预估GDP的4.2%。

在2014年,移动产业在全球直接聘雇1,280万名员工,并间接额外支持了1,180万个工作机会,总共提供2,460万个工作机会。到2020年,此数字预计将达2,870万,其中将有1,530万人直接受雇于移动产业。即使不考虑频谱费——去年为世界各地的政府创造了140多亿美元的收入——据估计,2014年,移动产业透过税金和社会安全捐为公共财政贡献了4,110亿美元。到2020年,对公共基金的贡献预计将增加至4,650亿美元。

Bouverot补充道:“营运商需要辅助性监管架构,以便提供此一建立在移动宽带网络、智慧型手机和其他连网装置基础上的新数位生态系统。今天我们发表的最新报告包括许多可供政策制订者采行的措施,以刺激移动通讯带动的数位经济领域的投资、竞争和创新,包括减少对市场导向的结构调整的限制;确保营运商可取得足够的频谱范围;支持营运商以永续发展的方式扩大移动网络覆蓋率。”

 

互动通入选“2014年度最佳数字营销公司雇主”

在中国广告网联合众多业界媒体以及部分高校发起的《2014年度最佳广告公司雇主评选》、《2014年度最佳数字营销公司雇主评选》、《2014年度最受大学生关注广告公司评选》活动中,互动通入选”2014年度最佳数字营销公司雇主”二十强。

本次评选面向全国,以北上广深为主,历时三个月,通过线上网址链接,线下发放纸质问卷等方式,共计收回有效问卷近5,000份。最佳数字营销公司雇主评选样本量达到1,784份,互动通以16.85%的数据占比位居第二。回顾2014年,互动通从案例、产品等多角度实现全新飞跃,这一努力也获得参与问卷人群的一致肯定。这其中,客户服务能力和公司美誉度是最为人称道的。

百度报告:解析00后移动互联网行为

1.2015智能终端人口红利将终结,智能机增速放缓,平板设备难撑大盘。

2.换机为智能终端增长驱动力,然后行为特征已趋于固化,00后为高质量的未来主力。

3.竞争格局固化,控制力甚至强于PC时代,超级APP表现力强,生活服务的链接入口必为BAT所获。

4.移动搜索为链接人与服务的重要一极,用户规模仅次于社交通信,且仍具增长潜力,百度占据八成市场份额,覆盖90%用户。

5.00后是“多屏一代”,跨屏需求强烈,新鲜应用及年轻化品牌关注度高,语音图像搜素为主流化。

触动传媒又推两大新服务:互动赢积分,车牌轻松记!

上海,2015年3月5日,星期四/–如果你在坐出租时,有个平台能让你点选感兴趣的内容互动,还能轻松获得电商网站的现金抵用券,同时顺便获取乘车信息,是不是会让你乘车闲暇时光更加欢愉?新年伊始,上海市民有福啦!继先前上线的【充电管家】服务广受好评后,国内最大的出租车内互动媒体触动传媒,现已在全市推出了与1号店率先合作的会员积分服务——【触动FUN享】,乘客通过点击互动荧屏即可获得积分,达到一定分值后可直接兑换1号店现金折价券。另一项贴心的便民服务【乘车信息】功能也已上线,可方便乘客找回失物。

“触动FUN 享”会员积分服务:你的移动购物法宝

大都市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使得用鼠标逛超市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1号店作为国内领先的网上商城则是都市人网购的不二之选。此次触动传媒与1号店率先达成共识,让出租车上的移动消费者,能够将自己与屏幕的互动次数“带走”到1号店网上商城进行现金抵用。【触动FUN享】让辛苦赚钱的上班族今后可以利用乘坐出租车的短暂时光,在娱乐休闲之时顺便把网购的钱给省了,可谓是网淘一族的移动购物法宝。

每次乘车互动后,只要是“触动传媒”微信服务号的粉丝,就能通过点击触动传媒屏幕互动界面右上角的“积分查询”按钮,或在每次乘车完毕后扫描屏幕上自动弹出的二维码,将互动积分存入触动传媒微信会员帐户。达到一定积分后,就可随时在微信端上兑换各种优惠,目前首推的是1号店的现金折价券,当然之后还会加入更多其他商户的折价优惠。

“乘车信息”功能:安心乘车,放心出行

繁忙的现代都市人出门乘坐出租车时,匆忙之间难免会丢三落四,下车几分钟后猛然发现重要物品落在出租车里,也常为他们带来很多的麻烦和不便。如果乘客在每次乘车后手机里都能备份出租车车牌号,偶尔粗心大意的打的族们出行便可再无后顾之忧。因此,从乘客的需求出发,触动传媒推出了这项贴心的便民服务——乘车车号记录功能。乘客在与屏幕互动的过程中,若有进行充电或获取积分的扫码行为,就会将此辆出租车车牌号自动存入触动传媒微信服务号中,方便乘客随时查询。

触动传媒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冯晖中表示:“作为国内首家移动‘户’联网,与传统户外媒体最大的不同就是具备了新媒体的各种互动功能与服务特性。从乘客角度出发,我们陆续推出的【充电管家】服务、【触动FUN享】会员积分服务以及【乘车信息】功能,旨在让忙碌奔波的都市人在乘车之余能够享受到更丰富的资讯、体验到更贴心的服务,并最大程度地便利他们的生活。”

关于触动传媒

触动传媒由执行主席兼联合首席执行官冯晖中于2003年创立,专注于发展国内先进的互动荧屏移动媒体技术,并扩展全球。如今,触动传媒已经是国内最大的出租车内互动传媒企业,致力于通过020解决方案、双屏互动和智能数据库,为品牌提供创新的营销平台去跟消费者建立更紧密的互动关系,获得更好的互动效果,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回忆度和消费者反馈度。

想了解更多有关触动传媒的信息,请登陆:www.touchmedia.cn

2015年程序化广告购买的5大趋势

InfectiousMedia首席执行官和共同创始人马汀·凯利预计:“在今年,程序化广告将不再只是一个利基产业(细分市场,规模不大),而将成为营销者在制定数字广告目标时的一个可用的选择。”

以下5大趋势将主导未来1年内头条几个主题:

1. 品牌获得更多的控制

和品牌不想自己亲手买电视广告一样,他们也不想自己做程序化购买。然而,他们想要的是将广告技术和数据应用于自己的营销活动中同时拥有发言权。品牌对于控制权需求的增长意味着我们将看到更多的品牌开始拥有属于自己的程序化技术。公司愿与一系列程序化平台协同工作,对于这些品牌而言,程序化平台将被证明是最有吸引力的合作伙伴。

2. 在欺诈和可视化等问题上的进步

整个产业都知道欺诈和可视化是当前最主要的问题,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承认这些问题才可以做到改进。在15年,我们将看到更多针对这些问题的规范和标准出台,同时也要预计到风险,因为这些问题会让广告主失去信心造成行业增速的放缓。许多行业机构如IAB和ISBA势必会在这些问题发出声音。

3. 线下和线上评估合二为一

对于在线营销来说,将网络世界与实体世界链接在一起,一直以来都是数字营销人梦寐以求的目标。在2015年,营销人将有机会把线上和线下评估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信用卡和会员卡公司会将线下的商店和产品购买层面的交易数据,作为在线广告评估的依据提供给像Datalogix和Dunnhumby(最近被甲骨文收购)这样的数据分析公司。

4. 跨设备现实

依赖统计和概率预测的跨设备定位方式正在逐渐落伍。今年我们可以预期,谷歌和Facebook将会有新的大动作,可为购买和评估在线广告提供跨设备的用户数据。

广告主和DSP都在准备创建强大的跨设备广告堆栈,通过分配唯一的用户ID,而不再使用cookie作为跟踪跨设备的用户方法。对于品牌,这被证明是更具吸引力的方法。这些产品在进入市场时无疑会捆绑其他的工具,观察他们的运作方式和可能带来的反垄断争端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5. 移动程序化购买

根据IAB的说法 ,2014年,所有的程序化购买广告支出中有30%以上花费在移动端,但数据显示这些支出多由应用程序下载业务推动。随着跨设备定向成为现实,移动程序化市场将出现持续增长,其驱动方式也转变为依靠非移动广告主对于这一新兴媒体渠道的信心。

近来的一系列变化都表明,程序化发展已经度过了它的少年时期,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但这一过程中也伴随着不少问题。新的一年,随着关键技术与行业新标准的相继问世,我们将会看到程序化广告在新时代下的蓬勃发展,广告主也会更多的依赖于程序化广告。

InMobi:移动广告对消费者的购买决定影响高达80%

移动设备购买意向在下降,但是还有大量消费者为升级设备而消费。根据2014年10月YouGov为InMobi实施的研究,想买新智能手机或平板的用户会用手机搜索适合的商品。

在美国智能手机消费者中,即计划未来三个月购买智能设备的人,手机是搜索商品最受欢迎的信息源,有51%的受访者选择。PC排在第二位,但是和手机比落后20个百分点。平板紧随其后排在第三位,有1/4的受访者选择。

平板消费者也热衷于使用手机搜索商品信息。4/10的受访者将手机作为信息源。分别有超过3/10的平板消费者选择PC和实体店作为信息源。

消费者用手机搜索商品时,给广告商提供了接触他们的机会。受访者表示智能设备手机广告给他们提供更好的选择,向他们介绍了新事物,或提供了更好的交易。超过8/10的受访者表示智能设备手机广告影响了他们的购买决定。但是,手机广告对动摇他们的品牌选择作用更小,约6/10的受访者表示智能设备手机广告影响他们改变品牌,这是最低的回应。

交易和促销是最吸引移动网民的移动广告类型,有56%的消费者选择。包括商品信息(38%)、富媒体展示(37%)的移动广告和包括保存供以后收看的广告 (25%)也很受欢迎。消费者对本地搜索很感兴趣,但是只有1/4的受访者用商店定位搜索移动广告。只有1/5的受访者认为有分享功能的移动广告很有趣,原生广告最不受欢迎,只有17%的受访者选择。

Opera Mediaworks:2014年Q4 Android广告展现量同比增长66%

2014 年移动广告展现量头把交椅宣布易主,安卓首次超过 iOS 成为份额最大的操作系统。根据 2015 年 2 月 Opera Mediaworks 报告,2014 年第四季度安卓广告展现量同比增长率超过 66%。

这一天,可能来的比大多数人想象中都要来得晚,甚至可能晚的多。毕竟在出货量方面,安卓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其市场份额接近 90% 。

但安卓一直主攻中低端市场,而其用户稳定性无法与 iOS 设备比拟,结合出货量和使用量来看,iOS 的用户活跃度却足以秒杀 Android,加之安卓系统在平板领域起步较晚,因此两大平台的用户使用量一直旗鼓相当。

2014 年 7 月安卓系统总和使用量首超 iOS)

从数据表现看,除了 iOS 份额首次大幅下滑,以黑莓为代表的其他系统份额也成为安卓崛起的蚕食对象,从 2011 年的并驾齐驱到随后的三国鼎立,2014 年安卓移动广告展现量达 62.69%,正式进入了安卓时代。我们认为,这一时代的更迭可能受到以下原因影响:

在这四年间,首先是移动设备的风向变迁。2009 年,坐拥 iPhone 和 iPod 两大杀器的苹果公司拿下 45% 市场份额,黑莓和 Sidekick 风头正劲,而代表着传统手机的其他份额正在迅速被智能手机所取代。

(SideKick,1984 年由 Borland 发布的文书编辑软件)

其次,移动端广告市场正处于全球化进程。2010 年,美国市场在流量和收益额方面是移动广告毋庸置疑的最大市场。而近五年来,全球化进程正在将各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2011 – 2012 年间,欧洲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移动端市场。2013 年起,更多的亚太地区国家以及第三世界国家加入了战团。

( 2014 年,非洲移动广告市场发展迅猛)

当然,美国依然是移动广告的最大市场,无论是流量还是收益表现上。

以及,iOS 虽然丢掉了流量份额和广告展示量第一的位置,但在收入份额上依然稳居第一,领先第二位的安卓系统超过 10 个百分点。如果安卓系统能在未来一年保持增长势头,那么超越 iOS 也未尝不可能。

未来几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广告支出将呈快速增长之势。继 2014 年 112.2% 的增长率后,eMarketer 预测 2015 年支出将继续增长 59.8% ,达到 642.5 亿美元。到 2018 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广告支出将达到 1585.5 亿美元。

去年第四季度iOS占智能手机利润市场88.7%份额

北京时间2月27日凌晨消息,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周四公布最新报告称,虽然谷歌可能在移动操作系统市场份额之争中处于上风,但苹果公司继续在智能手机利润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报告显示,2014年第四季度苹果公司iOS操作系统在智能手机利润市场上所占份额创下88.7%的历史新高,而Android系统所占份额则触及11.3%的历史新低。

根据Strategy Analytics作出的估测,这一季度中全球智能手机运营利润市场总额为212亿美元,与2013年同期的162亿美元相比同比增长31%。在2013年第四季度中,苹果公司iPhone智能手机的运营利润达到了114亿美元,而相比之下Android智能手机厂商则总共赚到了24亿美元。

2013年第四季度苹果公司iOS系统在智能手机利润市场总额中所占比例为70.5%,而Android智能手机厂商所占份额之和为29.5%。换而言之,在2013年第四季度和2014年第四季度之间,iOS从Android那里“偷”走了18.2个百分点的利润份额。

苹果公司奉行的高端产品战略具有极高的盈利能力,这一点早已是众所周知,但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的最新数据则进一步证明这种战略的盈利能力正在日益提高。Strategy Analytics还指出,Android的盈利能力对其硬件合作伙伴来说相对疲弱,这对谷歌而言可能是件令人担心的事情,原因是如果主要的Android智能手机厂商“无法从Android生态系统中获取可观的利润,那么未来它们可能会尝试其他的平台,如微软、Tizen或火狐的平台等”。

另一点需要指出的是,Android和iOS之争已经形成了“双头垄断”的局面,这种环境下其他竞争对手根本没有喘息空间。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仅有苹果公司和Android硬件合作伙伴能实现盈利,而其他平台都无法做到这一点,而且这种情况并不是去年第四季度所独有的。

另一家市场研究公司IDC也在本周早些时候公布报告称,2014年中Android和iOS在智能手机出货量市场上所占份额之和创下了96.3%的新高。不过,今年来自于其他平台的竞争预计将会加剧,如微软Windows 10操作系统、黑莓的黑莓10操作系统、Mozilla火狐和三星Tizen等。

业界分析人士指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竞争对手能打破苹果公司和谷歌在智能手机行业中构建起来的“堡垒”,但随着市场“馅饼”变得越来越大,迟早有一天会有第三家竞争对手异军突起。

谷歌将在Google Play上测试付费搜索广告

北京时间2月26日晚间消息,谷歌将把其Web搜索中一项熟悉的功能“付费搜索结果”引入到Google Play应用商店中。公司今日宣布,未来数周内将开始在其应用商店内测试“赞助”搜索结果。

此举旨在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在Google Play内推广其应用,当然,这也能为谷歌带来更多营收。Google Play产品经理迈克尔·西里斯基(Michael Siliski)称:“我们一直都在帮助开发人员寻找将其应用推向更多潜在用户的新途径,这就是我们未来数周内将在Google Play内测试赞助搜索结果的原因。我们将把在搜索广告市场的丰富经验引入到应用商店中。”

例如,如果用户搜索“旅游应用”,在给出搜索结果的同时,谷歌会在这些结果的最上面显示付费推广的应用。而且,谷歌还会这个付费推广的应用标注“广告”(Ad)字样。初期,该测试服务仅面向已经在谷歌购买应用搜索广告的特定广告主。

谷歌还表示,目前全球已有190多个国家的10多亿人口在使用Android设备。去年Google Play给开发者提供的分成已达70多亿美元,而苹果iOS应用商店为开发者创造了100多亿美元营收。

春节期间亮瞎眼文案大比拼,谁该获得奥斯卡?

对于上班族来说时到昨日也就意味着年过完了。上班成了今日的主题,这个长达半个多月的春节年度狂欢将画上句号。
在节假里,不少辛勤的文案们,还冲锋在第一线,虽说有不少是节前就定制完成,但其也是根据节点创作的杰作,不少让人拍案叫绝。
恰逢第87届奥斯卡颁奖盛典刚落下帷幕,是给品牌们在春节期间的精彩表现颁发奥斯卡奖的时候了。以下,小编就盘点一下各大品牌在2015年春节期间的精彩表现——

梅赛德斯-奔驰

玩亲情,斗文案,比创意……十八般武艺,奔驰样样精通。

宝马中国


OPPO

阿狸



世纪佳缘




快的打车

新年到!小快祝大家羊年吉祥!幸福安康!福气、喜气、福运、财运,一”羊“都不少!

蒙牛纯甄



可口可乐

2015年可口可乐推出阿福和阿娇吉祥物。而其今年的文案,基本都以其为主角,简单却又充满年味。

麦当劳

2015年新年,麦当劳再次打起了亲情牌,喊出了“你就是我的新年”口号。大年初一新鲜出炉的红豆派,便亮瞎你的狗眼。

杜蕾斯

被业内封神的杜蕾斯绝不是瞎盖的,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原来杜杜才是最大的财神爷——

不知不觉,已经看了这么多,你觉得谁家的最出彩,谁该获得奥斯卡大奖呢?

秒针:2014年品牌联结资产百强品牌榜

消费者不品牌的关系正在数字化。消费者正在利用数字媒体不品牌发生关系:由数字化广告激发兴趣、阅读数字化的品牌内容、通过搜索获得解决方案、在线直接购买、并且在互联网上建立不品牌的直接关联,发表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因此除了消费头脑中的品牌外,这些消费者不品牌联结的数字关系是品牌的新资产,即品牌联结资产 (Brand Connection Equity)。

品牌联结资产全面覆盖品牌数字触点包括:官斱论坛、垂直网站、问答网站、百科类、搜索引擎、问答网站搜索、垂直电商搜索、官斱旗舰店、官斱商城、综合电商搜索、社交类网站、好感度、推荐度。

数字联结资产百强品牌榜单

日均475万人抢红包 春节红包大战微博占先机

互联网红包大战激战正酣,微博于今日交出了第一份”成绩单”。数据显示,2015#让红包飞#上线以来已经有4200多万人次参与抢红包,平均每天抢红包的人次超过475万。用户抢到的红包总价值超过1.7亿,仅现金红包就达到1500万元。从2月11日起,微博还将联合支付宝送出超过10亿红包,其中仅除夕夜的4个小时就会有1亿现金红包送出,有望使除夕夜在微博抢红包的用户规模创下新高。

  ”塞钱”新玩法吸引100万人尝鲜

2015#让红包飞#于2月2日启动,今年首次推出现金红包的玩法。简单的参与方式和直接的实惠吸引了用户积极参与。截止到2月9日,已经有1500万用户在微博抢到红包。范冰冰以36万个红包排名红包榜第一,新浪董事长兼CEO、微博董事长曹国伟以32万个红包排名第二。

微博今年还推出”塞钱”的新玩法,用户可以给自己喜欢的明星名人塞钱,并发出联名红包。这种发挥明星效应的活动机制进一步刺激了粉丝们的参与热情。已经有100万用户在微博上给其他人”塞钱”,总金额达到500万。其中给范冰冰塞钱的用户就多达6万人,电商自媒体人@万能的大熊红包中的24万元,甚至全部都是其3万多位粉丝的”塞钱”。

认证信息为”米亚乐传媒演员、模特”的@kiko萱小妞给42个人塞钱,总金额近4万元,是在微博塞钱最多的人。向华强太太陈岚也给15个人的红包”塞”进3.6万多元,曹国伟、杨元庆两位企业家也在塞钱榜上名列前茅,分别”塞钱”3.1万和2.3万。

春节之前,微博还将邀请吴奇隆、李湘、雷军等娱乐和企业界明星名人送出近4亿红包。小年和情人节两天,微博都将送出超过1亿的红包大礼。

名人发红包也玩”冰桶挑战”

日益激烈的战局还吸引了”最有钱天团”加入。近20位企业家先后在微博接力发红包,任志强、江南春发出的红包已经超过11万元,曹国伟、潘石屹也送出超过10万现金红包。任志强和潘石屹则是人气最旺的两位企业家。给任志强红包”塞钱”的网友已经接近1.5万,给潘石屹”塞钱”的也有近万人。

发红包的同时,企业大佬们也爱上了”塞钱”的玩法。曹国伟给杨元庆、王长田、姚晨等20位企业家和明星的红包”塞钱”。汪峰求婚成功后,曹国伟还给汪峰和章子怡各塞了1314元。杨元庆则是第一个给明星”塞钱”的企业家。2月5日他给范冰冰、姚晨、陈伟霆三位明星”塞钱”,给范冰冰更是送出10086元的大红包。随后他又将”塞钱”的目标瞄准了企业家阵营。马云、曹国伟、张朝阳、罗永浩、俞敏洪、王利芬、刘强东、任志强、潘石屹都收到了杨元庆的红包。

互塞红包的同时,企业家们还不忘在微博上插科打诨。看到曹国伟发红包的微博后,江南春立即评论”还是老曹红包够大”,曹国伟则回应”老江也发点吧”。本来打算在周一发红包的江南春,也应粉丝请求提前在周末发出万元大红包。王长田更是在周末紧急开通支付宝,并在微博上送出万元大红包。潘石屹发红包的同时,也不忘调侃任志强称”据说任志强今年的红包共计10万元人民币,我的红包要比他的多”。

给明星名人”塞钱”后,粉丝抽到的红包即会显示为塞钱者和明星联合送出的红包,这也使”大佬”们的知名度迅速提升。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何去年才开通微博的杨元庆会在#让红包飞#中如此活跃。仅给范冰冰送出的10086元红包,就有望给其带来近万粉丝。被杨元庆”塞钱”的任志强和潘石屹,也是微博上的活跃分子,并且有数量不菲的粉丝。

除夕夜每分钟发40万现金,微博红包或成新民俗

除夕夜的4个小时里,微博更将联合支付宝和央视春晚官微,密集送出3亿红包大礼。微博相关人士介绍,微博将在春晚期间的整点时段分5次发出3亿红包,其中包括1亿现金和价值2亿的卡券,相当于每分钟有超过40万现金红包送出。随着更多企业加入微博红包大军,除夕夜的红包大礼还将继续扩容。

微博还联合支付宝钱包在除夕夜推出200万现金大奖。网友只要在除夕夜发布带有#春晚#的吐槽微博,微博将在21点30、22点30、23点30和0点30四个时间点,各选出100条热度最高的微博,向入选者实时发出4999元现金大奖。边看春晚边在微博吐槽,已经成为很多网友除夕夜的”年夜饭”。去年除夕夜有4541万条微博提及春晚,3447万用户参与互动,总互动量达到6895万。随着今年现金大奖的刺激,也必将进一步鼓励网友吐槽春晚的积极性。

微博还于近期上线群组红包,用户可以自建粉丝群并在群里给好友发放红包。群组红包可以拉近和巩固群组成员关系,也为强关系用户提供新的互动方式,尤其适合明星粉丝群、品牌粉丝群等在春节期间增进互动和回馈粉丝。据悉仅测试期内15天有超过50个微博群体验了群组红包功能,发放红包金额超过100万,其中个别群组单日红包金额更是达到8万元。粉丝红包和群组红包的组合既覆盖了微博原有的弱关系链,也覆盖了部分强关系链,这也有望使微博成为互联网红包的主阵地,推动微博红包成为春节新民俗。

作为国内用户规模大、数量多的社交媒体,社交关系链的开放性和裂变式传播效应成为微博在春节红包大战的独特优势。明星名人的号召力也使用户在微博上抢红包可以获得更多乐趣。业内人士认为,微博红包把企业、明星名人、普通公众都囊括了进来,大家可以互发、互抢、互塞红包。这更能体现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参与性,也更能体现春节期间的喜庆气氛。丰富的红包玩法有望使微博在春节红包大战中占据先机。

Localytics:移动应用内广告盈利模式越来越受欢迎 占比达82%

美国移动应用普及率非常高,eMarketer 预测近93%的美国智能手机用户及超过90%的平板用户今年至少安装过一个移动应用。根据2015年1月Localytics发布的数据,智能手机用户和平板用户不仅仅安装应用,他们也正在使用这些应用。

应用分析和营销平台报道应用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2014年每个月平均发布的应用数量达到10个,而2012年每个月只发布七个应用。

Localytics指出通过应用定位推送通知是使用量增加的原因之一,同时,Localytics也注意到应用发布商正在做出变革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2014年11月Millennial Media调查表明移动应用开发商和发布商正在变革,因为他们正着眼未来。

全球移动应用开发商和发布商正在改变移动应用盈利模式。应用内广告模式越来越受到欢迎,从2013年的73%增长至2014年的82%。同时,开发商和发布商降低了付费下载应用的使用量,考虑到美国移动用户不喜欢付费下载应用。相反,受访者增加了对下载后应用内购买盈利模式的关注。

移动应用开发商和发布商正致力于实现跨操作系统和平台。Android仍然是使用量最高的平台,但是iOS预计在应用发展方面会有巨大飞跃。三分之二的开发商和发布商计划在2015年开发iOS平台新应用,相比之下,目前已经开发iOS应用的受访者只占43%。受访者也计划在新应用中更多地利用Windows和移动网络。BlackBerry是调查中使用量唯一没有变化的移动平台。

2015年日本移动广告种类、费率汇总——信息图

前段时间微信广告悄然出现在朋友圈,不但没有引起用户的反感,反而甚至有很多用户希望收到广告,不仅成为了业内话题,还为宝马、vivo、可口可乐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广告成为了各公司推广必用的手段,本文将对日本移动广告的发布方式、主要媒体种类、特征、费率进行汇总,有需要的业内人士可以参考了解一下。

2015中国市场展示广告DSP投放实力榜Top 50

以程序化购买的方式投放互联网展示广告已成为数字营销行业的重要趋势。国内始于2012年的DSP广告平台在经过近几年蓬勃发展,已经出现群雄争霸的局面。这里面既有从广告网络切换到DSP的服务商,也有专注DSP的技术公司,还有互联网巨头自建的DSP平台。这林林总总几十家平台反而让DSP的客户们看的眼花缭乱,现在若问DSP公司到底哪家强,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回答得了的。

作为数字营销行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简商社一直试图对DSP行业格局进行画像,经过数月的资料搜集,终于形成了本榜单。我们努力使自己站在DSP使用者的角度,也即是最终的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整合营销公司,以DSP使用者能够获取的公开资料为主,以走访业内专家和学者为辅的方式进行梳理,幸运的是,我们基本实现了既定目标。

我们最终确定了占据中国市场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50家DSP公司,我们相信,此榜单对于DSP公司和DSP使用者均具有实操参考价值。

选择标准:

不区分PC端还是移动端,只要有DSP投放系统,同时在中国市场开展DSP投放业务的公司都纳入本榜单。对于DSP的用户来说,实现多屏智能投放本来就应该是DSP的功能之一。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终端需要实现DSP投放。

不区分是独立DSP公司还是互联网巨头们的DSP平台,这种区别无非是投放范围、资源、经验、服务行业等方面的不同,在同一个榜单上体现,能更好的帮助用户决策。

维度:

为了考察这些DSP服务商,我们从品牌影响力、技术能力、执行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评定。满分十分,三者分数各占三分之一。

品牌影响力:取决于服务商品牌关注度、知名度、美誉度、品牌价值,还包括服务大客户数量、业务覆盖行业和区域等。

技术能力:包括数据的数量和质量、算法的优劣、技术团队实力、跨屏能力、定向技术、投放控制、语义分析及品牌安全保护能力、投放的透明程度等。

执行能力:包括对接媒体资源数量和质量、竞价及创意优化能力,产品功能的丰富程度、自助化投放的便利性,对行业的理解、服务团队的优劣,成功案例等。

从长期看,互联网上的展示广告均会经由DSP平台完成投放。目前,知名媒体的优质广告位和一般性媒体的广告位依然在按照传统方式进行售卖,随着DSP平台的成熟度和实用性大幅度提高后,前者会被迫接入DSP平台,而后者,会被市场进一步边缘化,乃至淘汰。

经过3年的狂飙突进和市场洗礼,DSP公司已经可以分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阵营了,但相互之间的实力差距并不大,尤其是在第二、第三阵营中的企业。从PC端衍生出移动DSP产品,DSP运营经验更为丰富和成熟。

客观地说,DSP的投放能力还处于差强人意阶段,这与市场对DSP的期待形成了强烈反差,这也给有潜力的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DSP行业依然处于“春秋”乱战阶段。

由于最近一年的业内并购和股权交易事件不断发生,股权交易后对DSP公司的良好预期已经在我们考虑之列。需要留意的是,这些良好预期有时候并不能够转化为企业的服务能力。

DSP的用户已经不再是小白,他们开始更务实地考虑DSP。在品牌方面,仅仅是知名度已经不够,美誉度则越来越重要。投放过程的全程透明和实施反馈则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最直接的用户体验,用户需要知道费用都投在了哪些广告位,以及为什么会选择这些广告位。通过在互联网上随处可见的“千人千面”的广告,很多人会吐槽投放算法的拙劣,这些都拉低了用户对DSP的信任。

执行能力中的一大变量则是能掌握的有价值的数据,我们发现,有些技术不错的DSP公司,由于数据能力的偏弱,其综合能力也无法充分展现。BAT的数据开放有限,知名媒体的优质广告位没有进入DSP平台,当然价格也较贵,能否分类并整合中小型网站的数据,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思路实现高性价比的投放效果,这将是未来DSP公司发展的一大看点。

需要留意的是,目前BAT的数据量的确很大,但是其内生流量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庞大。另外,很多DSP公司号称已经积累了多少多少亿的数据,但是在实操中,这些数据的价值需要甄别,一方面是由于细分目标人群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展示广告DSP投放所需要的支持数据是有鲜活周期的,不同的产品投放所要求的鲜活周期不一样。由于目前DSP公司的大数据分析能力普遍偏弱,因此第三方数据跟第一方数据的价值差别巨大。

DSP公司的行业属性越来越重要,不仅仅是数据因素,展示广告投放也是营销环节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懂行业、懂营销、懂DSP的复合型行业分析师才有能力与用户方的市场人员一起在投放过程中不断进行优化,经验丰富的行业分析师的缺乏也影响了优秀技术公司的业务拓展。

综上所述,DSP是一种新型广告投放模式,纵然目前还有种种不足,但是每年的能力提升也是有目共睹,有利于DSP发展的大环境和生态圈也不断向好,我们有理由相信DSP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