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移动5大预测:手机能弯曲 电子产品可穿戴

2013移动5大预测:手机能弯曲 电子产品可穿戴

来源:腾讯科技作者:谭思 转载自艾瑞网

北京时间1月5日消息,2012年,移动产品的销售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首先,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取得了大幅增长。其他智能移动产品也方兴未艾,智能手表、智能腕带、智能眼镜纷纷问世。也许你认为移动技术在过去的一年中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观察家认为2013年会有更大的进步。下面是关于2013年移动技术发展的5大预测。

1.品牌大战将推动创新

就智能手机而言,2013年的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其中主要的重量级拳手是苹果和三星,二者的对决将决定谁会成为2013年的手机业霸主。

近来,三星Galaxy III手机大有取代iPhone之势。与苹果iPhone 5的保守作风相比,三星Galaxy III大胆地配备了巨大的4.8英寸显示屏,并采用了近场通信(NFC)技术,此外它还拥有800万像素的摄像头和类似于Siri的语音助手。

很显然,苹果公司正在准备反击。现在已经有传言称,苹果正在测试其下一代iPhone,该手机名为iPhone 6.1,运行iOS 7系统。

除了苹果和三星,其他的竞争者还有摩托罗拉、HTC和诺基亚。2013年的智能手机市场甚至有可能出现一些新厂商。亚马逊公司生产的Kindle Phone很有可能在今年某个时候亮相。有传言称Facebook也将生产自己的智能手机,但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已经对此予以否认。

竞争推动创新。对我们来说,这一切意味着我们可以拥有更好的手机。

另一个战场是移动操作系统市场。毫无疑问,Android是目前最流行的操作系统,占了全球近75%的市场份额。苹果的iOS 稳居第二。

2013年,微软的Windows Phone 8 和RIM公司的BlackBerry 10将竞争操作系统市场的第三名。此外还有几匹黑马将参与这场竞争。Mozilla公司计划在2013年推出Firefox OS系统。还有英特尔和三星合作开发的Tizen系统。三星近日透露,它计划在2013年发布采用Tizen系统的手机。Jolla 公司预计在2013年推出运行Sailfish OS系统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2. NFC移动支付仍然不会成为主流

在外出之前,大多数人会确保他们带上三样东西:钥匙、钱包和手机。感谢NFC(近场通讯)技术,人们在未来只需带上钥匙和手机这两样东西,因为手机里的“电子钱包”钱包将取代实际的钱包。

人们谈论NFC已经多年了。NFC是一种新兴的技术,使用了NFC技术的设备(比如手机)可以在彼此靠近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交换,如果零售商有一个NFC终端,人们就可以通过手机进行付款。

NFC技术还具有其他的应用,如手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但移动支付是最经常讨论的功能。

NFC移动支付还没有打入主流市场的原因是采用NFC技术的智能手机普及率不够,零售商还没有动力来更新系统。

Android手机已开始采用NFC技术,如Galaxy S III,苹果公司也有可能在2013年发布采用NFC技术的新款iPhone。它们也许会推动移动支付的普及。

然而,即使如果这一切真的发生了,那时候离2013年的结束也不会太远了。所以人们很可能在今年仍然看不到NFC移动支付成为主流。也许,2014年才是NFC之年。

3.可弯曲的智能手机进入市场

在可弯曲的智能手机问世之前,也许你永远也不会觉得自己需要它们。这种智能手机的体重更轻,更耐用,屏幕会弯曲。它的显示器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材料,并用塑料取代玻璃作为表层。据报道,三星已经计划生产可弯曲的手机。

三星并不是唯一游戏参与者。许多公司正在开发可弯曲手机。在2011年的诺基亚全球大会上,诺基亚展示了一种智能手机,它不仅能弯曲,而且通过弯曲来进行手机操控。

由于有相当多的企业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所以2013年可能会有一款可弯曲手机率先进入市场。有传言称,三星Galaxy的后续机型将采用可弯曲的HD显示屏。在下周举行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会上,我们将得到更多这方面的消息。

4.相机变成智能手机

相机和手机的结合已经有十年历史了。在这段时间里,手机相机的的规格不断提高,其拍出来的照片的质量也越来越高。

2012年,诺基亚发布了808 PureView智能手机的,该手机配备了一个41万像素的摄像头。iPhone 5有一个800万像素的摄像头。当然,更高的像素并不等同于更好的照片,但它肯定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2013年,新款智能手机摄像头的像素还会提高,其传感器和闪光灯也会变得更好,甚至还会有一些未来主义的元素出现。

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相机。最有可能在2013年投放市场是东芝公司开发的手机相机,它将允许用户在拍照完成后调整焦距,就像Lytro相机那样。

另一个可预期的发展是能拍摄3D照片和视频的智能手机相机的性能将得到提高,成本也将变低。

所有这些改进是令人兴奋的,但它们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智能手机获得更好的相机,还在于更好的相机正在变成智能手机。2012年,三星发布了智能相机GALAXY Camera,它被Mashable的技术编辑皮特·帕斯卡称为“令人难以置信的装置。”

智能相机可能无法在2013年成为主流,但它们肯定会变得越来越流行。

最后,甚至有可能出现能够穿透物体——如壁薄,服装,甚至皮肤——的相机。虽然这种技术已经具备了,但这种相机在2013年还不会问世。

  5.可穿戴电子产品兴起

携带高科技电子产品已经不稀奇了,现在,人们想穿上它们。

今年四月,一种名为“Pebble”的智能手表在慈善网站Kickstarter上获得了超过1000万美元的融资。Pebble手表能够通过蓝牙技术与Android和iOS手机同步。Pebble手表还没有进入市场,目前正在接受预购订单。预计Pebble手表将在2013年上市是合理的。

除了Pebble手表,未来可能还会有其他智能手表问世。如果有关苹果公司将生产智能手表的传言是真实的,那么Pebble手表将面临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事实上,苹果最近获得了22项专利,这些专利使它可以生产一系列可穿戴式智能产品,包括运动鞋、衬衫、滑雪装备等。

当然,专利技术离实际产品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所以,除非出现奇迹,不要指望在2013年看到苹果公司生产的智能裤子(smartpants)。

忍者神龟与禅宗启示:如何突破移动广告困境

忍者神龟与禅宗启示:如何突破移动广告困境

转自:CSDN  来源Venturebeat  作者John SanGiovanni .

本文作者John SanGiovanni系Zumobi联合创始人兼产品设计部副总监,负责指挥协调产品设计策略,管理Zumobi的内部创意工作室。同时也是前微软技术布道师,在用户体验设计及无线策略方面有超过13年的从业经验。曾单独起草并联合起草超过12项专利,内容涉及移动广告、硬件接口及下一代移动设备的交互技术。他最近在“西雅图交互大会”上作了关于“未来的移动广告”的讲话,当中提及到“移动广告”应模糊内容与广告的界限并深度整合社交媒体,创作UGC形式的广告内容。

《忍者神龟》VS. 移动广告

与大多数人不同,我的用户体验设计学习始于各种不同的途径。早在从事智能手机,App甚至移动广告以前,我在迪士尼公司上班,但当时不是技术人员,而是一个盛装打扮的艺术表演者,我的“用户-参与”(user-engagement)方式就是扮演《忍者神龟》中的莱昂纳多。

可能听上去很奇怪,我在迪士尼学到的如何打造深入且吸引人的用户体验,激发了我对移动用户体验的设计灵感,并形成了突破性的移动用户体验核心思想。如今的移动应用也越来越重视用户体验的深入性与参与度。不仅仅应用本身要取悦用户,与之整合的广告也需要有相应的效果。现在的发行商及广告商都开始重视打造深入的品牌体验广告,而非单纯在屏幕下方挂一个横幅广告。

图:John SanGiovanni

2012年,对富媒体广告的采纳已经迈出了半步。虽然现在富媒体仍旧是一种典型的屏幕边缘横幅广告,但画面质量更好,分辨率更高。相对之前的普通移动横幅广告,富媒体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接下来的阶段将更具戏剧性。

本地广告与传统广告的三大区别

2013年正是本地移动广告成型的一年,对发行商、品牌、用户的好处也更多。本地广告不同于传统广告,尤其以这三方面最为突出。

  • 本地广告能提供更多吸引人的广告创意及品牌内容。$7

在移动端,从传统广告体验向本地广告体验的转变也许对这个行业的许多人来说都有革命性,核心思想如同我曾在Zumobi期间所见的,也折射出了许多我在迪士尼扮演《忍者神龟》时所学到的迪士尼原则。想到这里,想分享一些当中对移动广告和用户体验有启示的内容。

图:《忍者神龟》中的莱昂纳多

我们都该努力吸引并取悦用户,为他们带来惊喜

在迪士尼,你不是一个员工,而是一个演员,你不是在工作,而是在舞台展现自己。

做移动广告,我们每天都在接受挑战,如何处理好320×50的有限广告空间,真正传达品牌的价值?横幅广告虽然是广告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但这种风格的广告无法为用户带来惊喜与快乐,不能吸引他们,今后的广告应该像一种内嵌在应用内的应用,用户可以购买,分享UGC内容,应该是能与社交媒体深度整合的广告形式。

他们看不见你的脸,却能感受到你的表达

正如在《忍者神龟》中的表演,人们看不见你的脸,但每个情感表达,微笑都能通过角色传递出来,观众也能感受到。

同样的道理可用于软件、App、移动品牌的表达。虽然用户看不见设计师,但他们能感受到设计师传达了怎样的用户体验。如此一来,跳出App或者一个营销活动的局限,直接驱动参与率就至关重要。

禅宗与移动广告

凡事都有阴阳两面,包括移动广告,如同柔性功夫中模糊的攻守界限,好的本地广告模糊了内容与广告的界限。有面向主妇们的生活App吗?那么打菜谱广告吧。想要被刚多汽车买家知晓?那在移动狂热爱好者来源中提供引人注目的汽车内容吧(可以理解为:广告应该和App有较大相关性,这样关注度才会更高)。

现在对App、移动、广告来说都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时期,许多巨大的机会还未开启。虽然移动互联网在过去五年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接下来的阶段应该更加激动人心。

      本文为CSDN编译整理(文章编译:陈徐天九 责任编辑:张宁)

【图说】移动假日营销

【图说】移动假日营销

文章来源:互动中国    编译者:Mary Ma  转自:梅花网

随着假日的逐渐临近和移动手机的使用率不断增长,假日营销已经成为当下最火的话题之一,人们的智能手机使用率不断攀升,在这种大前提下营销人员要作何应对,下面的信息图将给你解答。

2013年,移动互联网行业技术趋势前瞻

2013年,移动互联网行业技术趋势前瞻

来源:CSDN   作者:张宁

移动互联网在2012年的资本市场上一枝独秀,使整个创业及投资机会多多。2012年的移动互联网已经开始大举货币化探索。移动游戏市场蓬勃兴起,移动游戏开发者成功掘金,依靠免费+内付费很快一大批移动游戏吸金王轰然崛起。O2O方面各行产业链也在加速闭环。从技术革命,到商业模式的创新,再到社会基层价值观的沉淀与升华,可以说2012年的移动互联网从变革走向了规则。

:开放平台$7

自2007年Facebook宣布平台开放,开创了“开放平台”的概念,至今早已成为了互联网企业的标志和发展方向。在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国内的互联网企业纷纷开放了各家的平台和能力。但是由于他们的业务领域存在的严重的重叠,使得“开放平台”刚一在中国火起来的时候,就面临的严峻的竞争局面。如果说,2011年被称之为“中国互联网开放平台之元年”,那么2012则是“开放平台百家争鸣之年”。

开放平台这个词儿在2012年的中国被衍生出三大模式。

        第一,应用开放。开放自身平台的各种标准接口,支持第三方提供各类应用、共享用户、共同服务。很多移动应用在具备了较大的用户基数之后,都争相开放自己的功能。例如比较典型的,Camera360 SDK,依托自己5千万的用户和知名度,开放了自己核心拍照功能。又例如安全管家,凭借着较大的装机量和用户的一致好评,推出了安管云开放平台。帮助移动应用开发者保护自己的应用不受其他恶意应用的攻击。

        第二,横向开放。开放平台本身欢迎第三方平台或网站互联互通,让用户在不同平台或网站间畅通无阻。例如新浪微博账号、腾讯QQ账号,可以跨平台,跨网站登陆。

        第三,数据开放。在保护用户隐私前提下,开放用户基本数据、关系数据和行为数据,同第三方一起打造新颖服务模式。这里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电信的开放平台。所有开发者只需要登录就可以申请全部开放能力。天翼帐号相关的开放能力集合了中国电信自有帐号认证体系及用户授权服务,面向外部合作伙伴,对外提供结构化、业务化的用户信息数据开放接口。

2012年,移动互联网各大公司抢占山头,各种知名应用牢牢的控制着市场份额。新生代中小开发者已经很难再崛起。由此“抱大腿”成为了中小开发者过冬的法宝。依附在各大开放平台,凭借各大开放平台的能力赚点活命的小钱,成为了2013年移动开发的大趋势。

:HTML5$7

如果将HTML的发展史比作是一部电影,那么HTML5绝对是一次屌丝大逆袭。HTML这种超文本标记语言本来是不该活过21世纪,因为W3C早在1998年就已经停止了对HTML的维护,转而把希望寄托在XHTML。但从2004年开始以Opera、Mozilla和Apple自发组建的WHATWG让HTML重获新生。

2012年,HTML5日渐成型即将成为新一代网络标准,不仅仅得到了PC端浏览器的支持,更得到了广大移动浏览器的支持。一次开发全平台部署的跨平台特性,让HTML5成为了最诱人的甜点。

一夜之间,似乎对于HTML5的支持力度和跑分标准成为了移动浏览器各家证明自己实力的舞台。自2012年初欧朋发布业界首款对HTML5高度支持的H5体验版浏览器之后,手机浏览器行业展开了一轮轰轰烈烈的跑分大战,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海豚浏览器实验室版本跑分达到482分,据闻百度手机浏览器内部测试版HTML5跑分逼近500分。

2010年大家探讨的更多是CSS3,我怎么做这个特效,或者可能2010年HTML5怎么取代Flash,大家谈HTML5可以怎么样,其实潜台词就是说HTML5什么时候取代Flash。

在今年这个时候,如果问这个问题,可能意义没有那么大,因为Adobe本身已经表态,他们在手机端不支持Flash,所以2012年的技术趋势,如果真的要说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东西:

        第一点是硬件调动,能比较稳定的去调动一些硬件资源,比如摄像头、屏幕、各种传感器等等。

        第二点是视频技术,如何通过浏览器去调动webcam这些技术,这些东西可能微软非常感兴趣,因为微软收购了Skype,所以他怎么去支持这个技术,或者去影响这个技术,这也是今年HTML5发展比较重要的一块。

         第三点是WebGL,目前HTML5还不太合适做游戏,尤其是大型的3D游戏。那么它什么时候可以做到现在UE3这种效果,这个是可能也是很多人在关注方向。

         从官方来说,W3C自定义的时间点,2014年HTML5将正式成为一个公认标准,所以有很多人把2014当成是一个时间点。

特别是在今年HTML5的声音在业界很响亮,很多媒体开始炒作这个事情。其中的报道有许多失实和扭曲。HTML5与native的优势劣势小编我就不在这里做过多分析了。要知道在去年夏天的时候,Facebook内部做Android的工程师仅有三个人左右。随着优秀的软件工程师不断加入,Facebook的客户端开发团队也在不断壮大。现在它有足够的人力,用native来实现以前HTML的功能。同时native在性能方面也有更多优化的空间。为了用户体验Facebook发布纯native版本的客户端应用也就不足为奇了。

 

 

:智能电视

2012年是智能电视的元年,这还是一片蓝海,但离真正的爆发可能还需要两三年时间,短期内不会有多大变化。行业的数据显示,今年4000多万台电视出货量中,有1000多万都是智能电视,出货量占整个电视比例已超过30%,这个比例还在增加。

在国内智能电视主要采用Android系统,技术路线与Android智能手机类似;工信部联合多家机构发布《智能云电视行业标准2.0》也已经颁布,包括专业的、可扩展的智能云平台、多层次、全开放的全云生态系统等,智能电视的应用部分也将围绕高清视频、游戏等全面展开。

国内的智能电视主要还是由创维、海尔、海信、康佳、长虹、TCL这6家国产彩电巨头主导,这些企业都已经推出了自己旗下的中高端“智能云电视”。同时国内一些IT与互联网巨头,比如联想也率先推出了智能云电视,包括乐视以互联网思路即将推出的“超级电视”,“超级电视”的思路是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影视、体育、娱乐服务,而硬件、付费内容、广告和应用市场分成这4重收入体系打破了传统家电厂商仅仅依靠硬件收入盈利的模式,乐视TV·超级电视的模式在未来极有可能颠覆整个智能电视市场的格局。

由于智能电视的大屏幕及家庭化特性,将有三类App最受欢迎,包括游戏应用、健康应用、教育应用。明年,智能电视产业链各个阶层对于应用开发者的扶持还会加大,有些应用甚至在开发阶段,厂商和平台商就参与进去,提供技术支持、测试支持、资金扶持。投资商也已经加大智能电视应用开发者孵化方面的工作,注入的资金目前没有上限。2012是智能电视发展的元年,虽然发展还步履蹒跚,但是这需要一个发展过程。而2013年在业界的一个大趋势绝对是智能电视!

:谷歌眼镜$7

谷歌于2012年4月4日在其社交网络Google+上公布了命名为“Project Glass”的电子眼镜产品计划,该款眼镜目前正处在调整和测试过程中 ,还未在店铺中推出。谷歌眼镜包括了一条可横置于鼻梁上方的平行框架、一个位于镜框右侧的宽条状电脑,以及一个透明显示屏。这款高科技眼镜拥有智能手机的所有功能,镜片上装有一个微型显示屏,用户无需动手便可上网冲浪或者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同时,戴上这款“拓展现实”眼镜,用户可以用自己的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

谷歌眼镜的佩戴者可以如戴着普通眼镜一样走路、写字,处理他们的日常事务。当他们想上网时,仅需头部轻晃一下。谷歌在Google+上写道:“我们共享电子眼镜信息的目的是希望与用户进行沟通,听取您的宝贵意见”。佩戴者走在纽约街头,通过声音控制眼镜进行拍照并将照片发布到Google+上,获得地图和天气信息,并在一个朋友接近时出现弹出窗口提醒。据闻谷歌眼镜最初问世时,价格可能高达1500美元,但是这仍旧无法阻止技术宅、技术屌丝们渴望拥有它。

图:电影《终结者》的AR视野

事实上,对于最终用户来说,仅仅是在Google Glass上查询短信和邮件信息,并不是初衷。用户更希望在Google Glass上得到逼真的AR体验。由此可见,Google Glass仅仅是一种终端设备,而起背后还有Google强大的数据中心与海量数据作为支持。

很多人开始怀疑,未来Google Glass会不会成为主流的显示设备?用户对于大屏显示的宿求会不会宣泄在Google Glass上?事实上,除了智能眼镜装置之外,很多公司一直在对未来显示设备有很多创新性的研究。在最新的《谍中谍4》中已经预示了未来隐形眼镜级别的智能设备。根据不同的应用环景,还会有更丰富和多样的设备。传统移动设备仍将不断前进,而2013年的Google Glass也会是一条光芒大道。

 

:移动应用+云计算

原生应用最大的优点就是能为用户带来最好的体验。如果再将云计算技术加入其中,那么即使用户转战到一个新的移动设备上时,也同样能得到优秀的用户体验。云计算可以让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保持同步。因此移动应用+云计算的融合是一个大趋势,这两者的结合能比那些纯做本地应用的APP生存周期更长久,移动应用加云计算是未来最棒的技术组合。

在移动互联网业界有这样一个“用户留存度”的说法:任何一个应用,从它被下载到用户手机上的那一刻起开始计算,到第120天,看看有多少用户的手机上还装着你开发的应用。甚至很多游戏和应用在用户刚刚上手几分钟内就被删掉了。如果在移动应用中,加入云计算的戏份儿,那结果则完全不同。

自从“印象笔记”这头大象在中国正式推出以来,其用户以每天以4,500枚的速度增加至今天的110万名用户,较日本及美国的现有用户总和还要多。Instagram于2010年10月正式登录AppStore,首批用户2.5万名;到12月,注册用户超100万。用户大约每人上传3张图片。2012年5月2日,据国外网站报道,照片分享应用Instagram的API接口数据显示,其用户数已超过5000万,并以每周500万的速度持续增长。

移动应用开发者是最主要的云计算消费群体。Evernote的时候交会费了吗?甚至,你在使用Instagram的时候,需要交会费吗?很显然作为终端消费用户,目前还几乎不会直接为云计算服务买单。都是移动应用开发者先垫付的。

假如你有一个庞大商业计划,希望你的移动应用一鸣惊人。同时,你又不希望你的应用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同行山寨。那么移动应用 + 云计算的架构,是提高技术门槛的好方法。同时用户的黏性和忠诚度也能得到最大化的保障。

:移动游戏(免费+内付费)$7

曾经App Store中有过一个知名应用崛起的黄金时代。这个阶段,有一些显著的特点。比如,用户都爱追捧某一两款知名应用。其游戏应用制作精美,通常以单机类为主的休闲游戏。可以充分利用玩家的碎片时间。同时,游戏也不用花大力度宣传,仅仅凭借优秀的产品设计,就能引来无数用户。完全版本的游戏会采用一次性付费的机制,通常价格也不会太高,0.99美元是App Store中的“均价”。

但是,受到Android平台和Google Play的冲击,在App Store已经发到“Next Level”,以免费游戏+应用内付费成为了主流的盈利模式。在App Store中真正赚钱的游戏都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有应用内付费的购买机制。第二,在游戏中,系统不断鼓励玩家购买付费道具或虚拟货币。

图:Clash of Clans

在所有的用户中,真正肯花钱买道具的玩家,其实也只不过是5%,而其中有95%的用户并不愿意付费。由此这就是为什么前期要用“免费游戏”的幌子去吸引更多的人下载游戏。用漏斗效应去筛选出这5%的付费用户。另外,还会有1%左右的死忠用户,他们连看也不看价格,就会直接拍下所需的道具和装备。他们会在游戏中至少消费50美元以上。

部分移动开发者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对于移动广告联盟,那些都是小钱。不断弹出的小窗和不相关的广告,只会让用户的体验变得更糟糕。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在操弄一款Android手机。真正的iOS应用,应该是优雅,纯洁,有针对性的盯住用户的口袋。如果你把心思都花在适配广告联盟的SDK上,不如多花点心思去巧立一些内付费的名目。

 

:山寨

目前在App Store中大约有70多万个移动应用,大约有40万的“僵尸”应用,这占据了App Store几乎三分二的应用数量。但App Store现在对于开发者最大的问题是山寨。iOS的山寨应用越来越猛烈了,由于苹果应用商店内的程序众多,审核人员已经无法在应用审核的时候抑制山寨应用了。各种山寨应用,山寨名字,甚至游戏内容、素材都直接通过逆向工程来做。乌克兰的一个小伙,利用一些旁门左道:第一次开发移动游戏就赚到28623美元。由于金钱的诱惑,无良的开发者都急红了眼。

苹果在对移动应用的审查中,对于应用本身的品质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有几种方式来清查这些山寨应用。

         第一,通过开发者的举报。某位原创开发者,发现App Store上有与自己极为相似的山寨应用,可以向苹果方面举报。一般只要提供足够的证据,苹果都会将山寨应用下架。

         第二,苹果对一些知名应用有一个清单,经常会检查新提交的应用是否与这些知名应用有相似的地方。一般来说,知名应用火起来后,会招来许多山寨模仿者。

         第三,苹果有一套logo检测程序,可以识别不同应用图标的相似程度。然后将存疑的图标推荐给人工进行二次审核。

让许多侵权的山寨应用集体下线之后,苹果又为iOS开发者提供了投诉的全力,开通了知识产权侵犯报告的机制。原生的应用开发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向苹果投诉,通过群众举报的方式严厉打击山寨和抄袭。

无论那种方式,审核都是一件辛苦活儿,当然这种活肯定也会不断持续下去。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模仿,模仿是人的天性。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是如此。我们只能通过呼唤,换发起更多开发者的良知和道德意识。这正是目前这个浮浮躁躁的移动互联网产业那些急功近利的淘金者所最应该意识到的。

:刷榜$7

苹果App Store早在今年3月对其排行榜进行了算法的调整。虽然在短期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刷榜公司对其排行榜算法的进一步研究,目前刷榜的势头又创下新高。刷榜公司雇佣“五毛党”对苹果App Store展开了轮番攻势。甚至,有刷榜公司明码实价,仅需5万元人民币1天内即可让某个特定的免费App冲上中国区榜首。对于移动应用开发者来说,作中国区的应用No.1是所有人的梦想,而这梦想实现起来似乎过于“简单”了点。

目前App Store的排行榜有许多个类目,包含:免费App排名、收费App排名、畅销App排名,和各个对应的iPad版本排名。就目前来说,刷免费App排名的成本最小,收益率最高。而很少会有人去傻到刷收费App排名。对于App Store的畅销榜来说,目前刷榜公司还无计可施,因为那不仅仅需要一定的下载积累,更会考察用户活跃度是否一直在攀升。

在淘宝或各种QQ换量群里,可以联系到这些神秘的刷榜公司,并且很多刷榜公司都明码标价,在业界已然形成了口径较为统一的“均价”。一件商品就是一次应用下载操作。一次下载均价为0.45元,附加打五星为0.6元;下载、打星再加上文字评价,要价0.8元。

图:2012年Q4刷榜均价

        在淘宝里,除了刷下载量还有包刷排名的“商品”。App Store中国区的价格,上TOP100的价格为3500元,上TOP25的价格为1万元,上TOP10的价格为2万元,上TOP1的价格为5万元。另有其他国家地区可选,可附送。不过这里最贵的要属美国区的免费榜,刷到TOP1要价15万元。

苹果经过几轮对App Store排名算法的调整仍然不能彻底杜绝刷榜现象。刷比不刷强,无论刷榜的方法是否高明,多少都会对榜单排名产生一定影响。在圣诞节前夕,曾经有传闻苹果会在Holiday期间锁榜,如果你的应用排名比较靠前,会持续好几周的时间。由此某些开发者对于刷榜的渴求就更为迫切。

图:2012年Q3刷榜均价

有开发者向小编我透露,现在几乎没有不刷榜的应用,大家都刷!谁在私人聚会上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不刷,但在各种公众场合都会一口咬定:“我们从不刷榜!”很多公司里的老大会嘱咐手下的小弟:出去别乱说,我们从来都不刷榜,我们叫冲榜!

:ARM VS. Intel$7

虽然仅就公司规模而言,ARM仍然无法和Intel抗衡,但是凭借在嵌入式设备和移动互联网市场建立起的优势,已使Intel备感压力。事实上,ARM和苹果iOS组合在平板电脑市场的地位已类似于Wintel在PC时代的地位,而智能手机芯片的大多数供应商,如高通、博通、三星、联发科、全志、炬力、瑞芯微、晶晨、新岸线等,均在2012年宣布了基于ARM技术构架开发相关四核产品。

ARM最大的优势并不是技术,而是其商业模式。ARM并不自己生产芯片,而是将自己的技术授权给其他芯片生产厂商,比如苹果、高通、德州仪器、英伟达等公司,这使得ARM并不需要自己投资数十亿美元来兴建芯片生产厂房,同时也非常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建设。由于ARM独特的商业模式,它完全不会受到移动互联网操作系统大战和专利纷争的影响,短期看来他们遇到的最大挑战仍然来自内部。

在过去的两年期间内,ARM凭借着性能优秀的Cortex-A9处理器在移动领域出尽了风头。这让笔者想到《冰与火之歌》中的一句谚语:即使是身材矮小的男人也能投射出巨大的影子。事实证明ARM架构的处理器也拥有着非常强悍的性能。同时功耗成为了ARM超越Intel最有力的武器,ARM也在积极拓展服务器领域。

Intel方面在2012年初先是展示了Medfield平台的“公版”智能手机。又发布了一款Medfield平台、Android 4.0 ICS系统的平板电脑。2012年5月30日,联想首款Intel Inside智能手机——联想乐Phone K800在中国市场正式上市。2012年是Intel证明自己的一年。随着乐Phone K800的正式上市,将Intel计算的优势延伸到智能手机中的计划变成了现实。它正大力拓展智能手机产品线和生态系统,寻求更广泛的合作。

搭载Medfield处理器设备目前已经可以完整的运行Android 4.1系统,但Medfield Atom相比ARM芯片优势不大,由于市场份额太小,还未得到太多人的关注。从另一个层面讲,Intel已经意识到自己在处理器业界的霸主地位正在被撼动,巨人的反击刚刚开始。

:从视网膜到1080P$7

从苹果iPhone4的发布,我们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做视网膜(Retina)屏幕。在iphone 4手机上,它将960×640的分辨率压缩到一个3.5英寸的显示屏内,屏幕的像素密度达到326ppi,而普通的电脑显示屏仅有72ppi。

2012年6月,LG发布了采用AH-IPS技术的超高分辨率显示屏。一片5寸的液晶板可以达成1080P的分辨率,显示精度为440ppi。这使得在智能手机上首次拥有如此超高的分辨率。

时间跨度到2012年10月,夏普开始为智能手机量产1080P屏幕。这是全新的Type5型LCD面板,是一款 5 寸的 Full HD(1920 x 1080)面板,像素密度达到了惊人的443 ppi。它采用了夏普独有的CG-Silicon技术,能为用户提供更细腻的画质。

2012年9月,有消息传说OPPO Find 5将会采用夏普的443ppi的1080P屏幕。12月6日,HTC在北京举办的发布会上发布了支持1080P屏幕的新手机J Butterfly。中兴通讯全新品牌nubia最新系列机型Z5就是配备的夏普的这颗1080P屏幕。另一款还有LG自家的Optimus G2,也配备了5英寸的1080P屏幕。近日据闻,三星GALAXY S4将会在2013年1月8日-11日期间举行的CES大展上发布,其屏幕也是1080P的超高分辨率,这也是三星拿出的首款1080p Super AMOLED面板。2013年CES大展上,各家手机厂商也将扎堆发布1080P手机。索尼的两款旗舰手机,包括5英寸的超级手机Yuga、性能同样强劲的Odin都将采用1080P。

图:最让Android开发者头疼的就是屏幕适配问题

        在2012年,做Android屏幕适配的兄弟们真是太辛苦了。目前,市面上主流的Android设备已经达到3000多款。各种分辨率,各种系统版本和UI界面让移动应用开发者们绞尽脑汁心力憔悴。即使有testin、梅泰诺、百度等大公司搞云端真机测试,但还是难以满足开发者的需求。因此在2013年,5寸大屏智能手机,采用1080P分辨率有望能成为一项行业标准。业界也希望手机屏幕的适配能变得更为标准化、简单化。

2012年度盘点:移动互联网大事件回顾

2012年度盘点:移动互联网大事件回顾

来源:CSDN  作者:翟方庆

三星 VS   苹果

2012年8月,苹果与三星之间历时一年半的专利大战终于迎来了最终裁决,结果显示三星败诉,法庭裁定三星赔偿苹果10.5亿美元巨额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66.2亿元。在诉讼中,三星在包括双击放大、滚动专利、硬件与图标风格等方面侵犯了苹果专利。根据斯坦福大学的统计显示,在过去两年里,在美国与专利相关的诉讼费用约为200亿美元,而单单苹果与三星的这场大战,双方各自花费在1000万至2000万美元之间。

虽然赢家与输家看似分明,但是专利大戏离曲终人散尚远。就在苹果与三星专利诉讼结束后,又爆出与苹果断断续续进行了一年多诉讼的HTC与苹果达成和解,签订了为期10年的专利授权契约。这是Tim Cook打出的一张好牌,不仅可以压制三星手机的攻势,而且会进一步破坏三星零部件收益。三星对此不满,要求公开和解协议的细则。就在苹果公布授权协议的同时,三星与苹果之间的专利大战再次打响。双方对于之前的判决均表示不能,三星认为陪审团严重失职,在决定赔偿金额时采用了不当的法律标准,而苹果则认为赔偿金太少。

2011年4,苹果三星专利大战打响,同时苹果也与HTC进行了一场专利战。而现在,苹果已与HTC达成和解,却与三星愈战愈烈,甚至将自家的A系列芯片转交台积电生产。2013年围绕着专利的战火又要牵连到谁,蔓延至何处呢?

苹果高管人事变动

苹果与三星之间的专利拉锯战引人关注,但是今年关于苹果最大的新闻无疑是苹果高层人事变动。对此,Tim Cook在12月初接受Bloomberg采访时表示:“关于这两项人事变动,我深信,协作对于创新至关重要。这一点并不是我刚刚才意识到,我一直都是这样认为。这也是苹果一直以来的核心理念,Steve Jobs对此也是深信不疑。我们擅长的事很多,但有一件事别人没有做,我们做了,那就是通过大多数消费者开始无法感知差异的方式整合硬件软件和服务,我们如何走向更高水准?必须有更好的协作”。

Tim Cook & Scott Forstall

外界一致认为,Forstall的“不协作”是在Jobs时代遗留下来的问题,而地图是导致其被迫离开的直接原因。

苹果的人事调整将工业设计高级副总裁Jonathan Ive推向了舞台中心,他将接管软硬件设计工作,成为继Jobs后第二位掌管苹果所有产品设计的人。Ive非常推崇极简设计风格,或许我们会看到更多iOS系统应用采用这类设计。

Jonathan Ive

RIM的救命草Blackberry 10

由于RIM的“后知后觉”,其市场占有率较以前相比有较大下滑,为了重振旗鼓,他们在今年大张旗鼓开始推广自己的新系统——Blackberry 10。为了促进开发者对于BlackBerry 10的开发热情,RIM还发布过“1万美元激励计划”。目前为止,BlackBerry World商店共有超过7万个应用供用户下载使用,应用累计下载总量超过30亿次,平均每月应用下载量超过1.77亿次。在RIM宣布将于明年1月30日发布BlackBerry 10新系统的同时,其核心界面组图已网上曝光。 Blackberry 10会给RIM带来怎样的新气象,我们拭目以待吧。

Blackberry Z10

Motorola大裁员

今年8月,Motorola新CEO宣布Motorola移动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4000人,中国区也在内。北京地区裁员700名,涉及到软件设计、测试和维护、硬件设计等多个部门,有些部门更被全员裁掉。在此消息传出后,北京公司部分员工不满Motorola的裁员态度,举起条幅抗议。几乎在同一时间,Motorola南京公司也开始进行裁员,而且裁员比例较高,同样出现了相似的抗议活动。

8月21日,摩托罗拉移动官方北京裁员谈判终止,签署离职协议的员工将获得N+2倍的平均月工资及公积金、年假、期权等补偿。而对于仍未签署协议的几十名员工,摩托罗拉移动官方将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给予N倍补偿。摩托罗拉移动南京研发中心昨日也公布了离职员工的补偿方案,大体内容与摩托罗拉移动北京公司的补偿方案一致。

诺基亚售QT,一心为Windows Phone

自从诺基亚放弃Symbian拥抱Windows Phone后,诺基亚做出了许多“重要决定”,将QT出售给芬兰IT服务公司Digia也是其中之一。在诺基亚放弃Symbian,转投Windows Phone阵营之前,QT一直是诺基亚核心战略之一。据Digia方面透露,这笔交易的成交价约为400万欧元,通过这笔交易,诺基亚可以回笼资金扩充现金流,更可以将更多人力、精力、财力投入到Windows Phone平上台。Digia表示,QT将用于iOS、Android和Windows 8平台的应用开发。

多屏互动与盒子之痛

多屏互动在美国早已不是新鲜事。美国研究公司NPD的调查显示,在美国有47%的人通过家用游戏机观看视频,62%的人使用Apple TV观看,这已经逐渐成为趋势。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苹果会在2013年推出智能电视,不过凭以前的经验来看,由于内容标准与政策监管等各层面的问题,苹果的智能电视想在发布后进驻中国,恐怕没那么容易。许多国内厂商,包括传统电视制造商以及科技新晋,都瞄准这个市场,希望在苹果出手前占据先机,纷纷试水智能电视。

不少企业都试着推出智能机顶盒,今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小米盒子”。11月14日小米盒子低调发布,然而就在一周后,11月22日,小米盒子便以“系统维护”之名暂停服务。毫无疑问,暂停服务的原因是来自政策监管。互联网电视平台实行“内容服务+集成业务”双牌照管制。根据政策规定,机顶盒产品必须与牌照持有方合作才能进入市场。而目前只有CNTV、南方传媒、上海文广等7家广电系国企拥有牌照。换言之,小米盒子必须与上述7家中的一家合作才行。

小米盒子

至此,智能机顶盒这点事还未结束,可以说小米盒子“以身试险”,给同行们试探了有关部门的底线。就在12月19日,乐视传出消息,正式发布乐视盒子C1。与小米不同,乐视与CNTV合作,符合两照具齐。现在乐视自身内容优势配合硬件布局,已经逐渐为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小米呢?何时归?

乐视盒子 C1

iPad mini引七寸平板热潮

iPad mini或许是今年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仅在今年第四季度的前两个月就创造了超过800万台的销量,因此有观点认为iPad mini在2012年底前的总销量将突破1000万台,并有望冲击1200万台大关。

在iPad mini问世后,很多开发商对此新产品态度不一。“最令人欣喜的是便携性得到了提升”FiftyThree创始人Andrew S. Allen说,由于iPad上的应用程序可以在iPad mini中平稳运行,这对于用户和开发商来说都是好事。Filipboard的设计师Craig Mod认为“设计不好或界面元素过多的应用程序,在iPad mini中不会受欢迎”。在屏幕缩小的同时,按钮的可控区域也缩小了,“列车解密”游戏开发者Matt Rix认为屏幕变小也会带来一些问题。而游戏开发商Spooky Cool Labs CEO Joe Kaminkow认为,iOS本身就拥有着庞大的用户群,而iPad mini势必会继续扩大这一群体。对于开发者来说,这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商机。

iPad mini与iPad

微软发布首款平板电脑Surface

微软推出自主品牌的平板电脑Surface,并希望借着Windows 8系统告诉世界他们对平板电脑的新定义。近期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2012年年度十佳电子产品”评选榜单,搭载了Windows RT系统的Surface RT平板排名第七。

全新的操作系统,以及全新的键盘技术,这使得Surface成为一些外媒所看好的平板产品之一。它不一定会成为平板电脑与PC之间的桥梁,但它是一种技术趋势的缩影,象征着计算机科技产业的未来发展与前景。

微软Surface

乏善可陈的iPhone 5

9月13日苹果公司推出了新一代手机产品iPhone 5,相比前一代重量轻了20%,只有112克。而厚度同样降低,比4S薄了18%,为7.6毫米。但这个厚度与目前市面上的超薄手机相比没有多大优势。

外界对iPhone的普遍看法可以总结为四个字,乏善可陈。iPhone 5外观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平淡无奇。而且在iPhone 5开始销售后,掉漆、漏光等种种问题暴露了出来,惹得人们认为苹果对产品质量的把控度开始下滑。

Kindle硬闯中国移动阅读市场

Kindle正在一步一步走进中国市场,对于它来说,由于没有iPad那样高的升级迭代频率,在美国的市场已经接近饱和,中国是一个充满想象的新市场。不过Kindle进入中国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与政策擦边而过,阅读体验以及生搬硬套的美式定价机制。

有消息称,Kindle很可能最早于本月上市,国家无线电检测中心网站的信息显示,5款Kindle设备已经获得入网许可。对于读者来说,Kindle进入中国当然是件好事,但更大的意义还是在于两个市场:电子书市场和出版市场。

截止至2012年10月,iPad已售出8400万台,Kindle Fire大约为700万台,Nexus 7则是300万台。作为亚马逊重要的终端战略设备,Kindle对亚马逊云平台起到了入口支撑作用,提速Kindle入华,占据中国这块增量市场已经容不得半点迟疑。

QT

App Store修改算法

2012年3月App Store对排名算法进行调整,大力整治刷榜应用。事出不久,App Store中国区iPhone免费榜Top300中跌幅超过100位与跌出榜单的过半,其中不乏知名企业甚至上市公司的应用。

事情仍未结束,7月,App Store再度调整搜索算法:搜索关键词不会将应用的名称和用户关键字标签进行关联;对单词的单复数关联进行优化;标签的权重现在和应用名称一样重要;内购道具的名字对搜索结果影响降低。然而中国区搜索算法在数周后出现了“回调”,一位开发者猜测,此前苹果可能是在测试新的搜索算法,但之后因为有不少用户反应,又改回来了。

App Store调整搜索算法

苹果做出的改动目的在于进一步推动热门应用的销量,同时提高App Store的用户体验,但是这也给部分开发者带来了麻烦。有开发者称,在App Store搜索方式改变后,其应用销量下滑了30%。数天前,一位年入60万美元的独立开发者在自己的博客中还对此吐槽,他表示,“搜索算法在今年进行了改进,它现在更倾向于免费应用。因此,我也失去了很大的销售额。现在来看,如果你想要一个好的排名的话,做Freemium应用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App 应用市场备案风波

工信部正在拟定对国内第三方应用市场实行备案制监管措施,对于开发者实行实名制,以便对Android应用乱象进行整治。“第三方平台”是指,除了App Store、Google Play以外的应用商店,所有第三方平台均需要在工信部备案,而且,平台今后还要对所有个人应用开发者进行实名认证。根据外媒数据显示,目前Google Play中有超过70万个应用,相比年初增长了80%,其中,排名前500的应用中有23款属于高危应用。而在Google Play之外的第三方应用市场中,恶意应用的比重更大,有1.69%有可能会威胁到用户的手机安全。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维护用户手机安全。

移动游戏:冲榜最快与捞金典范

这里说的冲榜可不是刷榜。Angry Bird太空版在发布后数小时即登陆付费应用第一,并久居榜首。游戏的热销也带动了其周边产品的销量。根据报道,截止至2012年5月,愤怒的小鸟下载量达10亿次,其毛绒玩具为其带来了大约4亿美元的收入。

Rovio CEO Mikael Hed

另一款由芬兰移动游戏开发团队Supercell制作的游戏“Clash of clan”则可以说是今年最大的一匹黑马了。根据统计数据,旗下的两款游戏“Clash of clans”与“ Hay Day”每天为其带来50万美元的收入。

Clash of clans(部落战争)

Facebook弃用HTML5

Facebook年中宣布正式放弃HTML5,转向开发纯native客户端。在此之前,Facebook的移动应用,都是基于HTML5与native的混合形式。目前Facebook移动客户端开发团队正在不断壮大,有足够的人力,用native实现HTML5的功能。同时native在性能方面也有更多优化的空间。

Facebook 移动客户端

转自CSDN (文章撰写:翟方庆 责任编辑:张宁)

 

 

脸书明年起强迫推销15秒广告 10亿用户成肥羊

脸书明年起强迫推销15秒广告 10亿用户成肥羊

来源:梅花网

  Facebook自从挂牌上市后愈趋营利取向,现有消息传出,Facebook明年要推出影音广告,10亿用户将成为肥羊,市场又是一片哗然。

15秒强迫推销

其中最具争议的是15秒影音广告的“自动播放”(autoplay)设定,据传Facebook还在考虑是不是也要加入自动播放音效的设定。

预计影音广告会从动态消息扩张到左右字段来吸引用户注意,但要如何确保行动版也能有计算机版一样的吸睛效果,目前做法还不清楚。

参与Facebook与广告商会议的高层人士指出,这次Facebook大胆向电视广告商招手,即看准广告主拥有大笔预算和产品,却苦于网络的露出平台太少,才计划推出15秒影音广告抢商机。

Facebook与广告商的互利策略

Facebook坐拥10亿会员,对广告商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Facebook帮助广告商针对特定族群推销,但问题是,广告商能够触及的潜在客户群有多广?

过往,如果用户本身或朋友在某个产品或品牌网页按了“赞”,且网页上有影音广告,那这支广告就会出现在用户或其朋友的动态消息。但根据推测,目前以获利为先的Facebook,可能会允许广告业者进一步锁定所有会员,不管是否曾光顾业者的商品页面,都可能成为目标。

Facebook尚未透露确切计划,虽然无从预估广告价码,但影音广告的利润通常比其他广告类型高出许多。

影音广告是把两面刃

Facebook不愿证实此消息,但从各种迹象及报导来看,影音广告绝非空穴来风。影音无疑是非常有力的营销工具,能带来财源,但也是步险棋。Facebook专家路穆尔(Jon Loomer)在AllFacebook网站上表示,强迫式“15秒自动播放”的做法绝对会引起会员反弹,让广告商锁定所有用户的政策也会酿成灾难,最后可能对广告效益产生反效果。

Facebook近来修改旗下Instagram的照片个资分享政策、限制用户在Twitter发布照片的方式,以及废除投票机制等作为,都让用户怨声载道。影音广告固然有机会开辟庞大商机,但一不小心很可能适得其反,两边都不讨好。

2012移动应用盘点:乱象丛生 最佳与奇葩共舞

2012移动应用盘点:乱象丛生 最佳与奇葩共舞

作者:陈徐天九   来源:CSDN

移动互联网真正的全面爆发是在今年,各种应用层出不穷,CSDN盘点了今年最具特色的应用,它们可能是最成功的,也可能是最赚钱的,还可能是最奇特的,总的来说,盘点的就是今年最具代表性的应用。

1.唱吧——一直被山寨,从未被超越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几乎没有一家类似的App有生存的机会,甚至连YY也曾经复制过唱吧,但未成功。曹津曾说过,YY音乐曾开发过类似产品,但没怎么去推广。对于唱吧受欢迎的原因,陈华认为是它迎合了亚洲用户的典型需求,这个需求本来就是有的,只是唱吧把它搬到了手机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也是唱吧飞快火起来的原因之一。至于公司为什么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原因当然很多。在中国这个山寨成性,相互抄袭的国度,在这个领域,它能做到一枝独秀,绝对是奇迹。

2.啪啪——有声图片,快速风靡

国内首款有声图片应用,让图片会说话的首创。顶着光环出生的,由点点网联合创始人许朝军投资,出生之后,再经李开复等名人在微博上推推,一下就火了,然后就再也没下来,连小S这个鬼马娱乐明星都开始玩啪啪晒女儿照片了,名人效应带来更多关注。火了之后,国内各种媒体也忙着操心啪啪的未来,什么啪啪的潜藏危机啦,啪啪下一步该怎么走啦,如何构建自己的护城河啦。今年,啪啪很忙。

3.宫爆老奶奶——不花力气推广就火

推出仅仅一个月后便蹿升至App Store中国区付费榜Top 10,随后荣登榜首位置。席卷2012国内休闲游戏市场。在《甩开外包,雄踞榜首:揭开“宫爆老奶奶”成功的秘密》一文中,CSDN采访该团队时,谈到推广方式,他们回答:“都没有做什么推广,就是雷锋网曝光了一下,然后就有眼球了,后来也没花太多经费,莫名其妙被评了一些奖”。火的原因,笔者以为还有这个游戏的名称与动画太具趣味性,有利于传播。宫爆、老奶奶,很有喜感的元素,还没看见游戏是什么样,就有想玩的冲动。

4.图吧导航——工程师神吐槽

图吧导航修改AppStore的应用说明,且不论是别有用心的推广还是个人纯吐槽,图吧导航确实因为这个吐槽火了。下面一段说明文字似乎既充满了无奈但又有点小幽默,极能吸引大家的视线,随后客户端排名跃居付费类应用软件排行榜首位,引来众多网友围观、转载,迅速蹿红,大家都忍不住瞧瞧这神吐槽都在讲什么。以这种方式来传播,成功了。

图:图吧导航的工程师吐槽

5.韩寒一个——名人出应用

在iOS上,韩寒的《ONE·一个》App上线不到24小时就超过众多热门游戏与应用,冲到了App Store中国区免费排行榜首位。在Android端,在豌豆夹发布以后,5小时内下载量突破20万,首日下载量超过33万。大概也就只有韩少有这个魅力,这就是名人App,估计没有哪款应用不靠刷帮或者其它方式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获得这么高的下载量。

6.小小帝国——最牛最赚钱的国产Android游戏

每月高达四百万的收入,几百万的安装量,四个默默无闻的开发者,国内开发者开发的Android游戏。这大概是许多国内Android游戏开发者的楷模,投入产出让人艳羡。当然,要想这般成功需要你拿得出出彩的产品,《小小帝国》采用玩家熟悉的塌方系统,界面简单,操作容易,挥砍起来酣畅淋漓。火,总有它的理由。

图:小小帝国

 

7.部落战争——最赚钱的游戏

部落战争一在iOS和Android上推出就被疯狂下载,更是iOS Top排行榜榜首的常客,曾连续获得iOS平台应用收入冠军,其开发公司Supercell因此也成了游戏领域的一匹黑马,取代EA成为11月App Store应用开发收入最高的开发商。Supercell创始人兼CEO称该公司的每日营收实际已经超过50万美金,每日运营成本才6万美元。成功的原因当然很多,专心做游戏,选对渠道等等,都是大家眼里的陈词滥调,但要真正做到并非易事。

图:Supercell所开发的部落战争

8.鳄鱼爱洗澡——迪士尼成功进军移动

这款游戏并非迪士尼发布的第一款移动游戏,但却是迪士尼进军移动成功的典范。下载量曾一度打败《愤怒的小鸟》。无论下载量和收入都超过了之前迪士尼推出的移动游戏之和。当然,对于迪士尼而言。游戏的盈利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移动互联网的大势所趋,如何借助这个平台扩大迪士尼的影响力。

图:鳄鱼爱洗澡

9.Pandora——一年扭亏为盈的神话

在12月Canalys的分析报告中显示,来自Google和App Store的一半营收都来自25家开发商,其中有24家游戏,而Pandora是唯一一家上榜的App。Pandora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该服务有75%的访问来自移动端,仅仅是移动广告的收入就可以达到2亿2640万美元,Twitter + Facebook + 苹果iAd在移动广告方面的收入的总和也不过2亿7750万美元。而在一年前,公司还处于亏损状态,却在一年之内缔造了扭亏为盈并且成功上市的神话。

10.微信——颠覆

微信这个产品的风靡程度已经不需要小编赘述了,从发布之初到今年九月,微信用户数量已突破2亿。张晓龙也因为微信的成功再加上自己不喜欢曝光的性格而被神化。这不仅仅是一个聊天工具,面对微信的迅速壮大,微博也深感亚历山大。连新浪董事长曹国伟也承认微信对微博造成了威胁。但个人认为除了微信的公众平台和圈子对新浪微博能真正产生影响力之外,两家其实并不会形成正面交锋,性质不一样。

但它的横空出世却是真正对米聊和陌陌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另外免费短信、语音通话、免费发送图片却是真真切切对移动运营商造成了威胁。微信,这个应用还推动了二维码的盛行。

11.Facebook——逆流而行,放弃HTML5 

靠互联网起家的Facebook,虽是社交巨头,却在移动端步履蹒跚。在整个IT行业都在高唱HTML5凯歌的时候,Facebook却果断放弃HTML5转投iOS Native。Facebook曾经野心很大,想在iOS上构建一个HTML5帝国,但随后又放弃HTML5,这家巨头对HTML5的态度不仅让人产生诸多联想,是Facebook工程师不行?还是HTML5鸡肋?理论上说HTML5可以做出更好的应用。Mozilla也在用HTML5构建移动操作系统,并且在不久将来准备投入市场,维基百科也在利用PhoneGap开发HTML5跨平台应用,但Facbook却放弃这个平台。未来Facebook是否会重拾HTML5?有待时间考证。

12.Evernote——最擅长公关的App

比起Google当年将服务器搬到中国的水土不服,Evernote的中国之行可谓如鱼得水,背后当然离不开强大的人脉关系。Evernote有前网通CEO田溯宁的保驾护航。另外,Evernote出色的地方还在于,它很会处理App的本地化,比如在中国的应用取了个很诗意的名字“印象笔记”,多么具有中国江南Style。

2012电商APP使用次数增长6倍,商家需更重视 iPad用户

转载自:友盟blog

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正从PC端延伸至移动端,2012年,通过友盟统计分析平台看到, 电子商务APP的启动次数增长了6倍,移动端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战场。

若想通过移动设备促成更多的交易,了解用户在移动终端上使用电商APP的行为特征至关重要。友盟观察了2012年12月电商类应用用户的行为情况,从启动时间、使用频率、使用时长和留存率等方面对用户行为进行了分析和挖掘,希望能为电商类应用开发者提供一些参考。

出现使用高峰$7$7

以一天24小时为单位,从电商类应用的使用情况来看,仅占智能手机用户总数25%的iOS用户,却贡献了57%的启动量。iOS用户在电商类应用领域无疑更有价值。

iOS用户的活跃时段集中在上午10:00,以及傍晚至深夜的“休息时段”。无论是iPhone用户还是iPad用户,活跃度在17:00以后都开始上升,在22:00-23:00时达到顶峰。Android用户对APP的使用则集中在上午,10:00达到使用高峰。看来,大家习惯在工作开始前浏览一下是否有值得购买的商品;同时,iOS用户在晚间休息时更乐于通过移动设备购物。这些时间也正是新商品和新导购内容在用户面前亮相的绝佳时机。

上使用频率最低,但长时间使用的情况最多$7

不同设备的用户在使用电商类应用时用户行为不尽相同。相比Android手机用户和iPhone用户,iPad用户每日启动应用的次数最少,启动5次以下的占比将近9成。而Android手机用户有5%每天要启动电商类应用20次以上。

从使用时长上看,iPad用户使用时间最长,47%的iPad用户每日使用电商类应用10分钟以上,他们单次使用时长也普遍长于iPhone用户和Android手机用户。而56%的Android用户每次使用时长短于1分钟。

用户倾向于花更多时间通过大屏幕来浏览商品,进行比较和选择,这也给了商家更多的机会来展示自己的商品。而对于频繁启动却短时停留的Android用户来讲,第一眼印象是极重要的,也是APP设计的关键。

平台最低$7

尽管iPad用户使用时长较长,但比较电商类应用的在不同平台上的留存率时,其留存率最低。iPad用户次日留存为23.4%,第二周留存为42.1%,均低于iPhone用户和Android用户。提升iPad用户的留存率无疑能够更有效的延长APP的使用时间,这需要开发者把握新内容发布的频率,吸引用户再次使用自己的产品。

创意移动营销活动必备的10个因素

创意移动营销活动必备的10个因素

来源:梅花网    作者:开饭同学

“移动广告真枯燥,”史蒂夫乔布斯在2010年的时候说道。根据乔布斯的观点,移动广告必须要有更多吸引人的创意和更多有效的互动。

一些移动营销活动依旧很枯燥。但是我认为乔布斯将会很高兴看见今年戛纳广告节里一个移动类别的案例。

今年移动大奖的获得者,可口可乐,将手机作为整个活动的核心,而活动周边也有很真实的互动。可口可乐让你先利用“Hilltop Re-imagine”(可口可乐的移动APP“再版巅峰想象”)购买一罐可口可乐,然后通过放在地球另一端经过改造的自动贩卖机将可乐“递送”一个给陌生人。更重要的是,接收者(陌生人)可以在贩卖机上录一段视频或者发送文字信息来答谢赠送者。

 

创造一个好的移动营销活动关键在于“移动的思维”,而不仅仅只是设计一个标准格式的植入式移动广告。

根据MediaCom的调查显示,用户在和移动广告进行互动仅30秒后,购买的可能性增加了6个百分点。如果用户参与移动广告的互动时间增加到90秒钟,这个几率将增加到20个百分点。

用户不想再被动地观看,而是期望能够参与。

创建一个移动营销活动时需要注意的十大事项

1、明确为什么你要选择移动端?

是因为它是媒体投放表格里附带的一个选项,还是因为这个活动真的需要用到移动端?对于使用移动端要有一个清晰的原因,然后以移动端用户的思维去思考。别抱有成见,移动平台一般变化非常快,今天你以为是热门的营销工具,明天它可能就是奥特曼了。

2、如果你真的想见到成效,就要有适当的预算给到移动端。

你对预算的考虑要包括移动优化的部分。移动端并不只是其他活动的一个附加选项,你需要足够的预算让它体现用处。

3、不要把创意只是缩小到线上,然后假设移动端也会有相似的效果。

线上驱使人们参与的方式不一定在移动端也有效。同样的,在手机上有用的方式不一定在平板电脑上也有用。我们要预想在不同设备上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4、人们使用手机的方式和其他设备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可以随身携带着它,它会变得更加个人化。对于手机,用户期待及时的行动。如果某些东西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很快会转移到另一样东西上去。思考一下人们使用平板电脑的习惯,这和使用手机是不一样的。平板电脑上,图像可以更大胆、更复杂,而研究表明,花费也将越高(特别是奢侈品)。

5、位置问题。

Google表明50%的移动搜索包含本土信息,这意味着本地化内容将更加切合你的移动营销活动。

6、你的营销活动能被分享出去吗?

社会化媒体活动的美好之处就在于它们可以被分享开来。你要思考是否会有人想去分享你的移动营销活动;如果真有人想这么做,那你的活动能让他们这么做吗?

7、别将移动营销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营销活动。

如果你把移动营销单独作为一个营销活动去进行,那它怎样和你的整体营销计划结合呢?

8、确保你的网站是为移动设备优化过的。

你可以发起世界上最好的移动营销活动,但是如果你的网站不能适配移动设备,那它怎么展示?

9、让体验的交互性和可参与性更强。

你的销售团队会感激你的~

10、别忘了加入一个明确的行动呼吁。

如果你希望人们通过移动端进行购买,尽量让流程快速且简单。

写在后面的话

看看国内的移动营销平台,最被看好且被谈论最多的应当是微信了。但是就目前来看,笔者还没有发现很多会利用微信和用户实时互动的品牌,大多数都是以内容推送为主的强制性阅读。

从用户角度出发,品牌应当去思考他们真的需要这些消息推送吗?为什么他们不可以去选择一些好玩的内容账号而要选择你们?草根账号还能用微信玩游戏呢?你们呢?

从平台的角度出发,如果你还没有挖掘出属于自己品牌的微信营销方式,为什么不去看看其他的移动平台,例如街旁、大众点评或者是图钉,甚至是越来越多国内用户使用的Instagram?有时候关注垂直细分平台里面的精准潜在受众或许比大浪淘沙来的要好。

eBay与实体零售商合作推出店内移动应用

eBay与实体零售商合作推出店内移动应用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邱越   转载自艾瑞网

北京时间12月23日上午消息,eBay已经与梅西百货和玩具反斗城等零售商合作,利用移动应用瞄准前往实体店购物的消费者。

eBay正在为零售商开发移动技术,帮助消费者在实体店中查找及浏览商品,并使用优惠券。例如,梅西百货的应用能感知消费者进入了哪一家门店,发送相应的移动优惠券,并告知消费者哪一类商品摆放在哪里。

eBay移动业务副总裁史蒂夫·扬科维奇(Steve Yankovich)表示:“这是我们参与商业市场活动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电子商务市场。我们正在利用移动技术,从规模数十亿美元的电子商务市场向实体零售行业发展。通过这一举措,eBay将进入一个规模数万亿美元的市场。”

通过与实体零售商合作,eBay将可以覆盖美国消费者更多的购物活动。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美国消费者的95%购物活动仍在实体店中进行。eBay正在为美国实体零售商提供工具,探索新的营收来源。eBay预计今年营收将增长至141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62%,但仍远低于亚马逊。

彩信广告比应用内广告有效230倍 (洛杉矶营销平台初创公司Mogreet研究发现,彩信广告比应用内广告有效230倍)

彩信广告比应用内广告有效230倍

来源:搜狐it

  据国外媒体报道,洛杉矶营销平台初创公司Mogreet表示,彩信广告比应用内广告有效230倍。

2012年以来,投资者、开发商和广告业者都将目光投向了移动广告领域,不管是社交网络的数据流内广告,还是视频或应用内的图片和插播广告,他们都在努力提高这种新兴广告模式的效率和价值。但专攻彩信广告的营销平台今天发布的一份统计图标称,彩信广告其实更有效率。

这个发现基于两个因素:普遍性和参与度。明确的说,美国95%的手机都可以接收彩信,这其中有75%的人经常使用彩信,95%的人收到彩信后会打开查看。也就是说,如果一家公司发送了1000条彩信广告,差不多有七成会到达预期观众那里。

Mogreet还将数据与应用内广告做了比较。他们指出,只有55%的手机支持应用(也就是智能手机),只有55%的智能手机用户会经常使用应用,因此只有0.812%的应用内广告会被有意识的打开,1000份应用内广告差不多只有3个有意识观众。通过这样的计算,彩信广告的效率比应用内广告高230倍

微信用户量快速增长赶超微博恐成定局

微信用户量快速增长赶超微博恐成定局

作者:于南   来源:证券日报

截至9月30日,三季报显示,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和活跃用户分别为4.24亿和4230万。

同样是在9月,腾讯马化腾宣称,微信注册用户已突破2亿。要知道,这是一个惊人的增长速度,早在2011年3月,微信还只有1亿的注册用户。而就在日前,马化腾再度宣称,明年1月,微信用户数量将破3亿。

虽然微信用户量与新浪微博仍有差距,但如果人们将微信与微博间的争斗上移至腾讯与新浪,则不难发现,新浪微博正在“以一敌二”,同时面对来自于腾讯微信、腾讯微博的两面夹击。

据了解,目前腾讯微博已与腾讯内部超过16个产品打通,特别是与IM(如QQ)、SNS平台(如微信)融合,这已成为腾讯立体化社交平台的重要部分。

相比之下,虽然新浪微博今年4月才开始商业化,但其“二季度营收1200万美元,三季度翻番,四季度还将增长”的答卷也着实令人满意。就在此前不久,有传闻称阿里巴巴[微博]正在与新浪微博洽谈战略投资事宜,根据传闻,阿里巴巴入股后,未来会占新浪微博独立公司15%至20%的股份。在业界看来,拥有4亿用户的新浪微博与淘宝结合,怎么看都是双赢。

【点评】

在微博、微信、米聊、QQ等百家争鸣的年代,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思考如何作出选择,也正因为此,SNS平台们的争斗也日趋白热化,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最终的被选择者。

有业界人士认为,在微信快速增长的背后,新浪与阿里巴巴的合作正是新浪为了对抗腾讯微信而采取的行动,新浪试图据此阻止微信发展成移动平台上的“淘宝”。

虽然微信发展势如破竹,但其与传统电信运营商间的矛盾也越发激烈,不久前,中国联通[微博](3.39,-0.03,-0.88%)宽带在线总经理何华杰公开表示,“如果按照用户数量来衡量,腾讯实际上已经是中国的第二大运营商”。 而马化腾则强调,“互联网开发商和运营商是一种互惠共赢的关系,并不是对立或者并列的,是上下产业链承载的关系”。

MMA中国营销创新联盟发布首个无线广告监测标准

MMA中国营销创新联盟发布首个无线广告监测标准

《MMA中国营销创新联盟·移动互联网广告API监测标准V.1.0》

2012年12月17日,北京—— MMA中国营销创新联盟今日举办了“MMA中国营销创新联盟·无线广告监测标准发布会”。超过100位媒体和企业代表现场见证了MMA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广告监测标准发布仪式。 API标准是针对无线应用软件的广告监测标准,适用于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APP应用嵌入广告的监测。

数字化的世界瞬息万变。从最早的短彩信广告,到手机WAP页面广告,再到当前的APP应用嵌入广告,无线互联的发展孕育着新的营销互动方式,为市场营销带来了新的机遇。但随着市场的高速发展,无线营销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包括影响无线营销发展的无线广告监测规范。目前中国市场相关标准的缺失造成了无线广告投入回报难以得到衡量,使广告主在对无线广告进行投入时望而却步。在无线互联正在逐渐成为市场营销的核心媒体的同时,发展一套符合中国市场需求和行业认可的无线广告监测标准已经迫在眉睫。

API监测方式涉及了智能移动终端,APP应用媒体,无线广告投放平台和第三方监测公司四个环节。实现了广告数据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的APP应用直接传输到广告主和第三方监测公司的路径,克服了之前所有数据只能从广告投放平台提取而可能造成的数据流失。相较于传统监测方式,API在提供广告数据的同时,还提供数据来源,进而保证其数据的真实性。API标准实现了无线广告数据监测的度量统一,包括数据传输各个流程环节的方式方法的明确定义,以及广告曝光和点击有效性的统一标准。API监测标准为广告主评估其无线广告投入效果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方法和依据。

此次发布的无线广告监测标准是MMA在中国的首次标准发表,也是中国市场第一个无线营销产业链上下游自主制定, 共同遵守的标准。此标准的筹备由邑智主导,得到了业界广泛的参与和支持,包括3G门户、艾德思奇、艾瑞咨询、安沃传媒、多盟智胜、谷歌,Inmobi、精硕科技、秒针系统、人人公司、易传媒、亿动广告传媒以及威朋广告等。此标准将帮助行业提供更加透明的数据分析和更具公信力的广告投放效果评估。以此次发布为起始,中国无线营销将迈入有序和增速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图一

图二

(从左至右:陈建豪,群邑中国互动营销总裁;张垒,邑智中国首席执行官;马良骏,亿动广告传媒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旻翚,3G门户首席营销官;胡泉,秒针系统首席运营官;杨曼曼,可口可乐媒介及互动营销总监)

“我很高兴MMA此次发布的API标准能得到行业这么多企业的参与和认可,这说明中国市场对于广告监测在无线营销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已经非常认可。MMA非常感谢邑智能牵头完成这个标准的制作。”MMA中国营销创新联盟联合主席、群邑中国互动营销总裁陈建豪先生表示,“MMA在无线广告标准领域有着非常卓越的成绩。MMA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制定无线营销相关行业标准,最佳实践和行为准则的机构。 MMA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广泛使用。MMA将一如既往的致力于推动中国无线营销行业的发展。”

Mobile Marketing Association (MMA) 是全球著名的行业组织,旨在推动无线营销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目前在北美、欧洲、中东、非洲、拉美、亚太等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其超过700家的会员公司来自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务涉及无线营销生态系统的各个领域,包括品牌、广告代理、移动终端制造、运营、零售、软件开发、服务等。MMA结合全球,区域和地方的市场环境,致力于通过培训,监测,宣传和引导等方式推动无线营销的发展。更多信息,请访问www.mmaglobal.com

 

本次发布会相关媒体报道:

手机人民网

3G门户

成功营销

广告门

麦迪逊邦

搜狐IT

互动中国

媒介360

阿里巴巴创业资讯

Waaat

中华广告网

营销智库

21世纪营销

商业信息先锋

Digitown

玉林电视网

中国户外广告传媒网

企博网

互邦影视

PCtowap.com

IT巨头看好移动互联网 2013年产值将过千亿

IT巨头看好移动互联网 2013年产值将过千亿

作者:姚嘉莉   来源:深圳商报

从12月14日~15日在广州举行的2012广东互联网大会上获悉,明年移动互联网产业市场预计将超1000亿元,多屏互动或将成互联网下一颗金蛋。

腾讯、A8音乐、宜搜科技、珍爱网等深圳企业入选“广东互联网十大领军企业”,马化腾、丁磊、王欣、李松等被评为“广东互联网十大风云人物”。

  互联网用户达5.5亿

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在会上指出,当前我国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前景广阔。截至今年三季度我国互联网用户达5.5亿人,同比增长44.1%,市场总规模达5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7%。广东电信市场规模全国最大,占到全国的1/7。

据悉,广东作为中国互联网超级大省,长期以来互联网发展的多项指标在全国均名列前茅。广东省网民规模一直保持全国第一,域名数位居全国第一,网站数达到54万,高居全国榜首。2012年6月底,广东省手机网民达到5492万人,占网民总体的81.1%,网络购物、团购旅行预订等应用比例,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腾讯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会上发表演讲时强调,“2013年将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一年。随着千元以下安卓智能手机快速发展,明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有望达到5亿部,移动开发者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据统计,到今年9月份,广东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7亿用户,增长11.3%,3G用户2486万户,同比增长93%。马化腾说,“爆发性增长将出现在移动互联网,未来所有互联网公司都必须非常重视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产业增速惊人

到2013年,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将超过1000亿元。这个数字由2011年的389.7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712.4亿元,可见其增速异常可观。

马化腾表示,腾讯在未来将继续专注于扩大开放。腾讯云平台运营2年,在大数据方面为众多开发平台提供了支持,日活跃用户数超过百万的开发商超过25家,在线数超过10万的开发商也超过30家,云平台整体规模超过2万台服务器,明年腾讯将继续开放云平台,而且向所有开发商开放。

深圳市快播科技有限公司CEO王欣看到的是另一个商机。15日,快播科技正式发布其基于多屏互动技术的创意数码产品——快播大屏幕,力求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化的娱乐生活体验。王欣认为,多屏互动会成为互联网的下一颗金蛋,“2013年也将成为多屏互动普及化应用元年。”

模仿Square 移动支付求解“生态链”

模仿Square 移动支付求解“生态链”

作者:汤浔芳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核心提示:快钱、汇付天下、易宝支付等企业都表示,移动支付虽然目前比例较低,但业务增长稳定,增长迅速。唐彬表示,未来两年内,移动支付的比例有望飙升至30%以上。

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商户为中心”,中国的移动支付企业集体转向。

天安人寿推出一款新产品,业务员在进行“移动展业”(指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开展移动保险业务)时,只需要带上内装有天安人寿的T-PAD服务平台的iPad或者联想乐Pad,然后再随身携带一个消费者用来刷信用卡的“快刷”终端。在消费者家里,只需要登录天安人寿的T-PAD服务平台,通过快刷就可以完成保单的支付,将用户的保险单提交。

保险销售人员可以一次性完成产品介绍、保单呈现、保费支付等流程。

12月13日,快钱公司公关总监王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只是移动刷卡支付的一个方案,已经有1万多台快刷,覆盖了机票、旅游、保险、直销、物流等10多个行业。

终端进化

除“快刷”外,汇付天下的POS Mini移动刷卡器、易宝支付的消费易等都是类似产品。这些产品有着共同的祖先——美国Square。Square刚完成2亿美元融资,估值达32.5亿美元。

Square移动读卡器配合智能手机来使用,在联网状态下,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来刷卡消费,它使得消费者、商家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付款和收款。

Square还推出了两种衍生产品:Register和Pay with Square。Square的Register是一个免费的iPad应用,消费者只要把信用卡在读卡器上轻轻一划,就可以完成交易。Register不但可以提供简约的支付体验,还能够让商家追踪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比如哪些消费者喜欢在本店消费,哪些商品比较受欢迎,某个顾客喜欢购买哪些商品。

与Square一样,在快刷、POS Mini移动刷卡器、消费易的背后,商户也为每位商家提供自动记账服务,可以回顾每天的支出与收入。比如,汇付天下的POS Mini机可以接入钱管家综合账务管理平台,POS Mini还可以为中小微商户提供完整的后台账户管理系统。

Pay with Square更颠覆了传统结账方式。当用户走进一家商店或咖啡店,收银员就知道了用户已经光临,用户的名字和头像已经出现在收银员iPad屏幕上,用户只需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就可以点击付款。收银员在比较用户真人与iPad上的照片后,就点击确认。

Pay with Square可与Register配合在一起使用。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用户找到附近使用Square、并且打折的商户;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商家来管理自己的会员。

王钊介绍,快钱也即将推出采用客户端形式的快钱钱包,借鉴了Pay with Square的思路,主要借此来圈住个人用户,利用一些积分与优惠,打通消费者与商户。

艾瑞分析师王维东认为,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在Square的基础上,有不少创新,比如,在国外,Square主要用于咖啡馆等企业,而国内则借用Square对保险移动展业进行创新。

拥抱商家

过移动支付加快B2B支付速度,经由系统下单完成出票。

“全快捷支付覆盖了包括国航、东航等国内航空公司,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地区的25家航空公司。易宝信用卡支付产品在航空公司的覆盖率接近100%,而在整个机票直销中的市场份额亦达到1/3。”宁福生说道。

汇付天下在基金行业进行了大胆尝试。借助移动支付,可以将电话支付、信用支付、钱管家系统等支付产品形成一整套方案。汇付天下“天天盈”移动理财客户端的下载量也已经突破50万次,已经连接了32家主要银行,支持48家基金公司的900只基金产品的交易。

移动支付可以从两端来切入:一端是个人用户,一端是大量中小企业。

移动支付主要有3种模式,一是把手机变成信用卡,这主要采用NFC技术,多用于近场零售场景;比如,电信运营商聚集大量的用户资源,也有

大量的用户手持终端,NFC比较适用。二是把手机变成互联网终端,这主要是运营商的远程交易;三是把手机变成POS刷卡机,这种方式主要模仿Square模式,多用于商户用户。

快钱、易宝支付、汇付天下等第三方企业则选择了模仿Square的支付方式。这些第三方支付公司往往借由终端切入商户,然后逐步扩展到移动支付的整套解决方案,再形成覆盖某个行业的支付解决方案。

王钊认为,针对商户的第三方支付需要想办法解决商户的收款、付款、资金归集、清结算等问题。“当前,快钱的手机刷卡器已经在保险、直销等行业开始商用推广,而且还在开发具备优惠券管理、订单推送、订单合并支付等功能的手机钱包。”王钊介绍道。

汇付天下的POS Mini机不再仅仅盯着个人消费者,更多的是聚焦于中小微商户的支付应用需求。移动支付既能提供支付方式,也能够提供营销平台,金融服务等增值服务。

易宝支付航旅业务线总经理宁福生告诉记者,易宝支付的银行卡无磁、无密支付解决方案嵌入了55%的航空公司手机客户端。用户既可以完成包括只需要输入“卡号、日期、PIN码”等无卡支付,又包括需要手机回拨认证码的支付。

“移动支付最终需要的是快捷”,宁福生表示,这只是易宝支付“全快捷支付”中的两种形式。 “2013年,航空公司直销机票的支付解决方案是易宝支付的重点。除了信用卡,易宝还推出借记卡的快捷支付。”宁福生告诉记者。

收费难题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达到4.3亿,2013年将突破7亿。而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480亿元,预计到2013年将突破2000亿元。

支付宝推出了条码收银、条码支付、摇摇支付和二维码扫描支付等支付产品。而目前,在支付宝中,手机支付与PC支付完成的比例是1:9。而预计2015年,手机支付与PC支付的比例是5:5。

与支付宝的移动业务相比,快钱、易宝支付、汇付天下等目前来自移动支付的比例较低。此前,易宝支付CEO唐彬表示,目前,移动支付的业务比例只占易宝支付营业额的5%。

快钱、汇付天下、易宝支付等企业都表示,移动支付虽然目前比例较低,但业务增长稳定,增长迅速。唐彬表示,未来两年内,移动支付的比例有望飙升至30%以上。

目前支付宝、财付通等都采用免费的方式,而针对商户的快钱、易宝支付、汇付天下更希望能够采取收费的模式。据王钊介绍,与POS机主要靠刷卡费率一样,快刷的盈利模式主要依靠交易费率,快刷并不靠出售终端设备盈利,主要依靠交易量来完成。

“目前,移动支付收费较难。”王维东认为,一方面支付宝、财付通等支付工具,都是给消费者免费,并且用户基数较大,快钱、易宝支付、汇付天下想要收钱,颇有难度。事实上,快钱、易宝支付、汇付天下等企业都是“贴钱”铺设硬件,来占领市场。“在国外,Square的费率是用户消费额的2.75%,在国内就很难达到这样高的费率标准。”王维东表示,国内的商户的付费意愿不强,既不愿意给快刷等硬件付费,也觉得费率较高。

但是“移动支付带来的收益比传统的互联网支付的收益高2-3倍”。王维东认为,移动互联网天然的就是一个收费网络,付费基础比互联网要好。具体来说,互联网的规模大,技术门槛相对不高,企业的竞争激烈。而目前,移动支付上的竞争没有那么激烈,技术门槛相对较高,用户体验较好,这就具有了收费的基础。

除此之外,国内的移动支付企业想要收费,还要注意在技术上规避移动支付的“套现”问题。在国外,Square创新性地解决了支付便捷和便宜的问题,满足了很多中小商户的需求。但是在中国,套现和欺诈问题普遍存在,这从客观上使得纯粹的Square模式在中国难以大规模复制。比如由于国内信用体系的不成熟,Square很可以被用于信用卡套现。

你所不知道的移动互联网十个惊人事实 (你所不知道的移动互联网十个惊人事实)

你所不知道的移动互联网十个惊人事实

作者:汤姆  来源:腾讯科技

        北京时间12月1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中,最令我们惊喜的变化或许就是移动设备的大量普及。对于任何品牌或者公司营销领域的人士来数,这都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变化。因为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需要告知自己的客户“消费者、用户接入企业网站、服务的方式经发生了改变,而企业需要对此作出应对。”

  对于这一变化所发生的速度以及普及程度,我们或许可以用如下一系列数字进行说明:

1. 在美国地区,如今的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已经是计算机用户数量的四倍。

2. 苹果在2011年总共卖出了4800万部移动设备,而同期苹果卖出的笔记本以及Mac机的数量则仅为490万台。

3. 48%的美国移动订数字内容阅用户都使用智能手机。

4. 2012年的智能手机用户使用率同比2011年上升了50%。

5. 91%美国人无时无刻都保持自己的移动设备在可触及的范围内(即无论去哪,都会随身带着移动设备)。

6. 2013年,移动手机将超越PC成为接入互联网的最主要途径。

7. 有大约七分之一的搜索是通过手机完成的。

8. 在2012年的“黑色星期五”期间,有24%的交易都是通过移动设备完成的。

9. 94%的用户通过智能手机查找本地商家、或本地信息,其中有90%的用户在查找完成后会进行后续动作,比如进行购物或打电话进一步询问。

10. 目前只有20%的企业专门建立了针对移动设备的网站。

谷歌地图Google Maps重登苹果Apple应用商店

谷歌地图重登苹果应用商店

作者:乔纳森•索布尔 蒂姆•布拉德肖

英国《金融时报》 译者/邢嵬     来源:FT中文网

从昨日起,苹果(Apple)iPhone用户已能下载一款新版谷歌地图(Google Maps)应用。谷歌此前发布了这款适用于苹果设备的应用程序。苹果iPhone自带的地图应用因常指错路而备受诟病。

由于用户对苹果地图怨声载道,苹果公司在今年9月十分罕见地发表了一份致歉声明。不久之后,蒂姆•库克(Tim Cook)对苹果高管团队进行了自去年上任首席执行官以来的首次大规模调整,部分原因正在于苹果地图软件惹来的麻烦。

谷歌移动设备地图业务主管丹尼尔•格拉夫(Daniel Graf)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宣布谷歌推出了适用于iPhone的地图,这刺到了苹果的痛处。

格拉夫写道:“这款应用集中体现了我们对世界地图的不断完善。我们的地图中包含逾8000万个商家和有用地点的详细信息。”

针对苹果地图服务引起的最新麻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警方本周警告驾车者,不要依赖苹果地图服务指路。苹果地图把一座城市的位置标在一座国家公园中央,而实际上该市距离该国家公园70公里。多名原本要去那座城市的驾驶员被苹果地图服务带到位置偏僻国家公园里,“狼狈不堪”。

自iPhone和iPad上市那一天起,苹果一直在设备上捆绑安装更成熟的谷歌地图。但在推出最新版的iOS操作系统时,苹果用自己的地图软件取代了谷歌地图。iPhone5安装的就是最新版的iOS操作系统。

在最近接受采访时,库克否认在iOS 6中去掉谷歌地图是针对谷歌的战略性打击措施。借助Android系统,谷歌已成为苹果在智能手机软件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

库克对《彭博商业周刊》(Bloomberg Business Week)表示,“苹果有很多我们认为用户体验绝佳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如果不是我们自己做,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但库克承认,苹果地图“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并补充说,“我们搞砸了”。

此前,对于是否将在苹果商店(Apple Store)里提供可单独下载的用于iPhone或iPad的谷歌地图,谷歌高管一直不愿对此明确表态。有些分析师曾质疑,苹果是否会允许来自主要对手的一款与自己存在竞争关系的应用出现在自己严密控制的应用商店之中。

然而,苹果似乎很快就批准了谷歌地图应用上架。

据悉,有些苹果自营零售店的员工甚至以即将上架的谷歌地图应用为卖点,说服犹豫不决的顾客购买iPhone,因为他们意识到,导航功能是顾客选择智能手机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最初的iPhone谷歌地图应用是由苹果设计的。谷歌表示,此新款地图应用的特色是新的用户界面,以及2D和3D的“倾斜”视图——而这也是苹果软件的一项特色。

iPhone 5今日国内开售 中国联通电信公开对阵 (iPhone 5今日国内开售 中国联通电信公开对阵)

iPhone 5今日国内开售 中国联通电信公开对阵

来源:腾讯科技

 备受业界关注的苹果iPhone 5智能手机今日在内地正式开卖,作为国内引入该产品的两大电信运营商早已准备好了迎接这一天的到来。据了解,正式上市的iPhone 5包括16GB32GB和64GB三种规格,有黑配碳黑色和白配银白色两种颜色,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购买不同运营商定制版的iPhone 5或苹果自有渠道的裸机版iPhone 5。

14日零点,腾讯科技前往中国电信北京分公司西单营业厅、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营业厅以及苹果西单店进行了现场报道。从现场的情况来看,运营商比苹果直营店率先在零点开卖。电信营业厅的现场较为火爆,而联通的则相对较为平淡,苹果直营店也没有了彻夜排队的现象,因为该公司仍采取网络预约的模式,从今日开始,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5点将接受预订申请,被选中的用户次日可根据约定的时间去直营店购买。

腾讯科技此前一份网络调查显示,在iPhone 5购买渠道选择上,选择运营商渠道的比列远大于苹果直营店,这主要是因为运营商在补贴力度上有所加大。

多渠道同步上市 电信合约价再降200元

首先,裸机版iPhone 5价格分别是16GB的5288元、32GB的6088、64GB的6888元,用户可以在苹果自有渠道购买。而运营商定制版的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均为iPhone5提供了“存费送机”合约计划和“购机送费”合约计划两种补贴政策。

中国联通16GB版的合约价为5899元,32GB版合约价为6899元,64GB版合约价为7899元。

其“存费送机”合约计划分为66、96、126、156、186、226、286、386、586和886共10档套餐,用户可自行选择签约在网12、24或36个月。零元购机方面,中国联通为用户提供的是,16GB版两年期合约中选择386套餐即可零元购机,32GB三年期合约中选择286套餐就可零元购机。

“购机送费”也是在66元到886元共十档套餐中,分别赠予用户相对应的“月赠款”。最低选66元档套餐可获赠600元话费,每月返还25元话费;而选586元档套餐以上即可获赠600元话费5800元话费,每月返还241元话费。

中国电信16GB版的合约价为5299元,32GB版合约价为6099元,64GB版合约价为6888元。

其“存费送机”合约计划统一为乐享3G上网版,分别有49元、69元、89元、129元、159元、189元、289元、389元、489元、589元、889元共11档套餐,用户可自行选择签约在网12、24或36个月。零元购机方面,16GB版签约两年并选389元套餐即可零元购机;而签约三年并选289元套餐也可零元购机。

“购机送费”也是在49元到889元共十一档套餐中,如用户以5288元价格购买16GB电信版iPhone 5,选择十一档任意一档套餐并签约在网两年,可获得总额490元至8890元不等的话费赠送。

对于运营商定制版本的iPhone 5究竟哪家更具吸引力?从腾讯科技此前的对比来看,在套餐内流量、语音时长、短信条数等各方面互有长短。值得一提的是,电信版的合约价要比联通整体要低,16GB合约价比联通版优惠600元,32GB合约价比联通版优惠800元,64GB合约价比联通版优惠1011元。

不过,虽然电信版的合约价更低,但意味着其返还的话费更少,补贴力度也更少;而联通版合约价虽高,但返还话费更多,补贴力度也更大。其实从综合的比较来看,各家几乎不相上下,重点还是依据用户自身使用习惯和对运营商品牌、服务的认知而定。

但在腾讯科技凌晨前往中电信北京分公司西单营业厅时发现,如果用户选择16GB版189档两年或三年期,以及289档两年期,还将在5288元合约价基础上享受再降200的超值优惠,即以5088元的价格入手电信版iPhone 5,这样的价格比联通版的合约机便宜了800元,比苹果的裸机便宜了200元,可见电信的补贴力度之大。

购买渠道上,除了苹果自有渠道、电信运营商自有渠道外,用户还可以从多个社会渠道购买,如国美、苏宁、迪信通、大型社会卖场、星球通等。

联通电信公开对阵iPhone 5

在内地,最早引入苹果iPhone智能手机的运营商是中国联通,之后中国电信也引入了CDMA版的iPhone,打那以后,每当有新一代iPhone入华时,两家运营商的宣传攻势便铺天盖地而来,公开“叫板”的火药味也时不断弥漫着整个行业,此次的iPhone 5也自然不例外。

当苹果宣布推出iPhone 5时,对于两家何时引入到内地便是第一轮攻势的开始。坊间不断有各种各样的猜测,11月20、12月4日、12月8日等等,而两家官方却从不公开表态,只有各自地方分公司为吸引眼球在不断制造烟雾弹,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外界知道其会领先对方第一时间引入iPhone 5,以便更好的拓展3G用户。

正当围绕引入iPhone 5时间成为媒体乐此不疲的话题时,腾讯科技根据以往iPhone上市情况以及多方渠道求证,12月中旬会更接近iPhone 5的真正上市时间,而事实也最终证明了这个判断的准确性。

第二轮双方的攻势集中在预售方面。中国电信对于iPhone 5的预定工作部署较早,上月20日就有部分省公司打出可以预定的宣传口号,甚至早在9月,中国电信的北京客服在微博上就发出了可以接受预定的讯息。

而苹果公司公布最终上市时间后,中国电信随即宣布将于12月2日9时全面开始电信版iPhone 5的预订工作。有意思的是这个时间比联通近日公布的12月3日早了一天。

而联通的回应是,中国联通没有要求下属子公司参与各种iPhone 5预约,主要是由于苹果在每次iPhone上市前就要求合作伙伴不能透露相关信息,因此,中国联通没有透露过相关的iPhone 5上市时间,也没有组织预约。

中国联通当时讽刺的表示,对于有些地区开展的无上市时间、无价格、无型号选择的“三无iPhone 5预约”仅是一种空谈和“绑架用户”的举措,提前几十天预约,也容易让用户反感。显然中国联通意有所指。

第三轮的攻势则是用户最关心的购机价格方面。众所周知,运营商所谓定制版的手机均会推出对应的购买合约计划,这个相比裸机产品而言,好处在于运营商在提供高额话费补贴的同时,一来可以吸引并拓展更多用户,二来也可以提高数据流量经营,带动整体利润。

在2011年,由于和苹果合作的业绩优于预期,刺激联通的利润上升了14%,中国电信也受益匪浅,3G用户去年增长高达195.3%。

说了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自然也的提及国内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按理说中国移动是最早与苹果公司接洽引入iPhone智能手机的国内运营商,而时至今日,其依然与iPhone“无缘”,中移动3G网络TD-SCDMA制式问题被看作是双方合作iPhone的最大阻碍。不过近期的一切迹象表明,在中移动快马加鞭的部署4G之后的明年,其很有可能在引入下一代iPhone。

而对于苹果来说,采取运营商定制策略一直是其惯用的销售手法,这样可以从运营商中获取稳定的销量和收入,而中国市场将是苹果未来业务进一步增长的一个重要市场,苹果最新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中国市场收入已达79亿美元,占苹果总体收入的22.6%。

国内上市姗姗来迟 苹果歧视中国消费者?

尽管运营商在iPhone 5上厮战正酣,但对于苹果在每次首批上市名单中没有中国的做法实在让人不满。更让人不解的是,姗姗来迟的iPhone 5价格竟然远高于国外的售价,这反映出苹果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不平等。

今年9月,iPhone 5在9个国家地区首批同步上市,而iPhone 5全球第二轮发售涉及22个国家,名单中仍然没有中国大陆的身影。iPhone 5国内上市时间比全球上市时间晚了将近3个月,而价格却不跌反涨。iPhone 5的美国无锁版裸机官方价格为649美元,仅相当于人民币4038元。即使考虑到税率问题,iPhone 5仍然远高于国外的售价。

众所周知,吊消费者胃口的饥饿营销法是苹果公司的常用手段。不过,此次是否奏效有待观察。首先,首批iPhone 5用户接连爆出各种明显缺陷,包括地图出现怪异情景的“地图门”、拍照出现紫色光晕的“紫光门”、机身侧面和后盖会掉漆的“磨损门”,以及用力按压屏幕时出现的“气泡门”等。

同时大量分析机构认为,从iPhone 4s开始,苹果就已经失去了第一代iPhone“颠覆传统的创新”;而iPhone5只是小修小补,外观和体验与iPhone4s没有质的不同。

有分析人士指出,对于苹果这样不平等的对待中国市场,国内用户应重新考虑对其品牌的认知,而不是一味只看重产品。放下炫耀、自我满足、维持交际圈等附加功能,理性消费才是明智之举

传工信部酝酿APP备案制 对开发者是福是祸?

传工信部酝酿APP备案制 对开发者是福是祸?

来源:雷锋网   作者:济慈

  12月11日,工信部酝酿APP(第三方应用程序))备案的消息在业界引发热议,并且还传将完善备案——审核——监督——抽查等各种手段。此消息对一众APP开发者又是一个考验。因为目前以两大主流App商店为代表的分析报告指出小型开发者盈利困难、Top 100的开发者占了商店33%的收入、游戏应用成功的居多的现状。正是应用商店洗牌的前期预兆,多一道程序会有很大的影响。

现在我们着重分析多这一道程序会对开发者造成什么影响?

1. 审核时间成本上升

1)产品要求对市场反应迅速,上架时间不宜过长,不然可能会丧失商机;很多应用每一两周就进行更新,审查会很繁琐。

2)主要的两大商店是Android和iOS,背后都是两家美国公司,在强调开放平等的移动互联网如果不是为了扶持国有企业,国内用户不乐意看到过多的监管影响智能机App体验,比如美国区已经升级到3.0了,这边还是2.0;那边早发布了,这边还没上架。

2. 不利于创新

试想一个创新的应用,如果政府对它的创新不熟悉、不肯定,就一直押着,等到认识到这种应用可行的时候,可能国外那边开始成小气候了,一次拒绝对有些规模的公司还可接受,小开发者就不好说了,而屡次碰壁会引导开发者转向国外市场。

3. 对草根开发者影响大

据最新报道,截至今年11月,App Store上的应用已超100万,谷歌10月份透露其安卓平台应用已达70万,黑莓和Win Phone另外增加了20万。以App Store为例,前面Top 300以大公司、个别App居多; 后面长尾的99% 以小型开发者居多。小型开发者目前现状不乐观:出现在榜单Top 100难、盈利困难、融资难,这个关键的过渡期如果没有争取过来的话,明年可能就会看到应用商店被一些中型、大型公司垄断的局面。而工信局要监管,要保证不会在这方面给小型开发者造成因审核机制拖延上架时间、App开发成本上升、迭代升级受阻的困扰,但是工信局做得到吗?

4. 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垄断

现在App 开发商和应用商店是绑在一起的,不论Google苹果都希望吸引更多的开发者、更多的应用,他们不会希望几家开发商垄断整个商店、也明白只有几家开发商垄断的应用商店缺乏活力,最终有导致用户离开的风险。现在对于建设这两家商店没有任何贡献的工信局突然横空出来,在审核上多道把关,想干什么大家心里有数。那时候,一个App就是既要应付应用商店排名机制,又要在工信局那边“顺风”的胜出者,垄断局面会进一步稳固。

从某种程度上讲,APP商店也属于互联网网站的范畴,在互联网的监管方面,现在毒最多、 盗版最泛滥的是Windows系统,但是多年的监管都没有产生什么建树;而且如果像苹果商店比较封闭,产业链上下游可控性强,对盗版、病毒、虚假信息都有团队进行严密管控,Android、Win Phone等也坚持各家自己爱惜自己的“亲儿子”商店,不管从技术上、可行性上、对开发者利益上都比较靠谱。

现在传统监管机构出来瞄着移动App,难保应用开发者不转移海外、App价格上升,催生专业APP代理服务,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这个市场很微妙,管得太死了,大家没有甜头可赚了,大伙就散了,但遗憾的是国内某个产业可能又要落后国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