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ingData: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指数数据报告

国内知名第三方移动数据服务平台TalkingData今日在“T11全球移动大数据峰会”上发布了《2015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指数数据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三四线城市移动互联网用户开始崛起,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现象。以下是199IT总结的报告要点:

1.移动终端用户日渐饱和,设备规模增速有所放缓,移动智能终端规模12.4亿台。

2.90后以及00后青年的主力地位凸显,是移动互联网主要新生力量。

3.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用户规模增速最快,达到41.5%。

4.一线城市用户最活跃,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的移动端使用习惯仍在培养过程中,一线城市用户平均安装与打开应用款数最多。

5.移动设备的品牌集中度下降,国产品牌持续发力。

6.Apple Watch国内设备保有量突破100万。

7.Wi-Fi仍为移动主流联网形式,4G的普及率快速普及。

8.移动端用户对传统应用的使用时长在降低,对生活类应用的依赖度提升明显。

9.移动端用户在工作日与休息日的活跃度峰值出现在不同时段。

10.不同人群在全天各时段的移动端活跃度也存在差异。

11.整体应用覆盖率TOP 20榜单,微信与QQ以超过76%的市场占有率高居榜首。

GameAnalytics:移动用户获取的“七宗罪”

手机应用的探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要在分别拥有超过1500000个应用的苹果APP STORE和GOOGLE PLAY商店脱颖而出是需要一些技巧的。为了获得成功,大多数游戏开发商都需要在付费用户的获取中投入一定的市场开销。下面将会列举移动用户获取方案的“七宗罪”以及如何尽量避免以下这些威胁。

1.付费用户获取的第一宗罪:没有软启动(SOFT LAUNCHING)
用户获取都是在有准备的基础上才开始实施的。虽然软启动方案可能与整个游戏的设计有关,但是它在实施用户获取前显得尤为重要。没有哪个游戏开发商希望支付大量的金钱去将用户引导向一款未经打磨的游戏。如果游戏没有经过用户的测试和检验,在它上面的投入所能够获得的回报很有可能会低于预期。

软启动,是指在一个相对较小,背景比较相似的国家上线,并为之在付费、留存以及其他维度上设立一些基准。更重要的是,软启动可以帮助游戏开发商了解用户的喜恶。更多地了解核心用户群体认同的内容有助于提升付费,更高的付费率可以使开发商在想办法获取用户时有更多的选择。

2.移动用户获取的第二宗罪:没有设立成功的标准

显而易见,大多数用户获取活动的主要目标是产生收入和提高利润。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微小却又非常有分析价值的元素,其中的每一步都应该被深入分析。

我们对自己的创意做A/B测试(A/B测试是一种新兴的网页优化方法,可以用于增加转化率注册率等网页指标。)吗?那很好。但是测试目的是提升广告点击率或者是转化率吗?进行用户获取活动后,需要去比较两类不同的用户来源。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去关注那些留存率高的用户?还是更倾向于有较好付费表现的用户呢?在获取用户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设立一个目标来起到引导的作用。

3.移动用户获取的第三宗罪:不了解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情况

每个人在做一个用户获取活动时脑海里都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在保证有利润的前提下可以支出多少费用?”在移动端表现的市场营销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在开展一次活动之前,不事前评估用户能够带来多少收入。

不论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生命周期价值(LTV)或者其他维度来衡量用户的价值,重要的是对值得投资的东西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假设平均每个用户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玩游戏仅花费1美元,那就没有理由投入2美元去获取每个用户。

4.移动用户获取的第四宗罪:单一的网络渠道

在移动领域有许多用于用户获取的广告网络渠道和平台。把所有鸡蛋(安装)都放在一个篮子(网络渠道)里很难把握到获取行动中全部的机会。

首先,多样化能够帮助你把每次安装成本(Cost Per Install)控制得比较低,并且能够比较不同的渠道来源。进一步来讲,如果活动延长了一段时间,需要承担单个网络渠道饱和的风险。饱和意味着随着应用呈现给更多用户,转化率会逐渐降低。

设想如果饱和现象真的发生了,假设应用A有罕见的10%的转化率。相当于应用A的广告每呈现给十个用户就有一个人会下载它。后面这些人继续玩游戏时,没有下载的九个人会再次被推送应用A的广告。他们在第二次会选择下载的可能性会比第一次有所降低,这样总体的转化率就下降了。

为了避免饱和,请把广告推送给不同的网络渠道。虽然同时在多个渠道进行用户获取行动会比较麻烦,但是这样的收获是值得的。

5.移动用户获取的第五宗罪:过高估计自然下载量

不要过分天真地期待用户会自己找到应用并且告诉他的朋友这个应用有多好。现在有成千上万的应用以致于这种乐观的情况几乎不会发生。

如果在免费应用榜中排到前十名会使自然下载量获得显著的提升。然而,对于广大的开销受限的游戏开发商者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合理的目标。TRADEMOB有一个关于爆发行动的信息图表,以二月份美国区而言,需要花费100000美元才能让一个游戏应用进入IOS的十大免费应用排行榜。

大多数的次级分类列表无法带来足够的下载量,因此不足以成为用户获取活动的目标。对于游戏开发商而言,找到一些付费渠道有时会比在排行榜上竞争效果更好。

对开发者而言,应用专题可以成为另一个自然下载的来源,但是这些是有各自的难点的。想要在苹果和谷歌商店中获得专题是非常困难的。尽管它们在各自的在线商店中能够被放在极其显眼的位置,但是这些平台一般只会把这样的展示留给那些除了操作系统的新特性或者是加入了新的集成的应用。有一些应用可能因为趣味性和做工精细而被列入某个专题,苹果和谷歌在专题游戏中所获取的既得利益不容小窥。

在线杂志和测评网站有时候能够对下载数量产生影响,但是他们一般每天需要对上百款应用做回顾和描述。除非游戏开发商与某一个渠道的人有交情,否则期待通过这些类型的描述去拉动大部分的下载量是不现实的。

很多人说突发性活动如果做得好的话,效果会非常好。另外就是不要指望应用在列表上的排名位置能够带来显著的下载量提升。

6.移动用户获取的第六宗罪:过分依赖激励性下载

激励性用户仅仅提供排行榜排名所需的价值。这些人中的大部分下载安装应用并简单使用仅仅是为了在广告出现时能够获得对应的奖励。他们对于游戏没有多少兴趣,因此他们的ARPU/LTV以及留存都会比非受激励用户要低。每安装费用(CPI)较低,获取到的用户量提高,但是游戏开发商们很少有所突破,因为即使吸引了受到激励的用户,他们的付费率也比较低。

在GOOGLE PLAY商店中,购买激励性的下载在排名算法中所占的权重比评分、评论、参与量数据、卸载率以及其他数据等都要低。这笔买卖的唯一理由是能够给广告商的投资一个积极的反馈。

购买激励性下载只有在发布者应用的受众与目标人群相似的情况下效果比较明显。

7.移动用户获取的第七宗罪:没有对用户进行分类

每一个成功的用户获取活动,在其中都会把握到许多痛点。评估每一个用户的数据非常重要,因为透过这些数据能够了解哪些资源和策略能够有效地应用在获取活动中。

用于分类的数据点简单的来说可以是广告类型(视频VS非激励性吸引),设备类型和地理位置。根据与合作推动用户获取活动的伙伴的不同,可能可以获得更多点状的数据,比如,发布者的类型或者甚至是特定的应用来源。

将用户进行分类并分析他们的付费和留存可以帮助我们决定什么样的信息和资源能够帮助培养有利润的用户。

为了避免用户获取的七宗罪,我们应该:

1、 在测试市场对游戏实行软启动

2、 设立每一步想要达到的目标

3、 了解你的ARPU/LTV以及可以在每一个用户身上投入多少

4、 丰富网络渠道

5、 不要指望通过自然下载来实现明显的拉升

6、 时刻对受激励性用户的质量保持警惕

7、 对用户和获取行动进行分类

Smaato:2015年上半年移动程序化购买全球趋势白皮书解读

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移动优先和移动专享网络流量贡献最大。

北京,2015年9月8日 – Smaato,全球领先的实时移动广告交易平台及移动发行商和应用开发商平台,于今日发布了移动程序化购买全球趋势白皮书。 Smaato分析了2015年上半年通过其平台进行的数千亿次移动广告交易和展示,数据显示,移动互联网使用量一路飙升。虽然移动应用程序仍然占据了广告市场的大部分开支,但在移动互联网上,广告收入在过去的一年里仍取得了一倍的增长。

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应用可能是驱动移动网络使用量飙升的主要源动力。据IAB的最新报告,52%的智能手机用户通过点击移动应用程序中的链接来阅读移动互联网中他们所感兴趣的文章。

尽管美国仍是对Smaato广告流量和营收贡献最大的国家之一,亚太国家今年上半年对比去年获得了飞速的增长。中国同比增长了315%,印度279%,新加坡225%,印尼142%,而马来西亚也提高了126%。

“移动端流量的发展其实是从移动网页开始的;然后移动应用开始逐渐占据主导地位”,Smaato的首席执行官Ragnar Kruse说,“尽管我们不能完全确定移动网页的地位是否会复苏,但事实上出版商和广告商依然不能忽视移动网页的市场份额。移动广告战略 – 无论是广告的尺寸或富媒体的运用 – 必须同时针对移动应用和移动网页这两部分市场”。

Smaato还发现,广告商会针对有关“家庭”和“父母”的内容加倍投入资金。在过去一年中,广告主的预算投放在个人信息类增加了超过300%;而消费排名第二的类别仅增长了87%。品牌和广告商不再认为移动用户仅仅局限于熟悉科技的年轻人。根据一项Common Sense Media的研究表明,72%的8岁以下儿童经常使用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而且品牌广告正在向这个利润丰厚的市场注入大量资金。

报告中也包括了其他的一些观点:

• 能够提供用户年龄和性别信息的移动应用的收入是其他应用的4倍。

• 大尺寸广告愈发普及,特别是在发展中市场。在大尺寸广告(300×250像素及以上)上的支出上涨了250%;这和针对应用程序横幅广告(为320×50)的30%的支出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 兼容富媒体广告的移动应用的收入比其他应用要高83%以上。

• 在移动广告的展示上,Android应用程序占据了32%的市场份额,依然处于领先地位。iOS应用程序排在第二,占有20%的市场;而Windows的应用程序仅有5%的份额。

“随着营销人员使用更多创新和引入入胜的广告内容来传达他们的广告信息,富媒体和更大尺寸的广告正在成为亚太地区新的流行趋势”,Smaato亚太地区总经理Malcolm Wong先生如是说道。

“据尼尔森(Nielsen 2014)报道,平均每个人在他们的智能手机上会安装27个应用程序,据我们观察到的亚太地区用户对于手机应用程序的需求和使用程度,预计在未来更多的广告预算将会被转移到移动终端上”,黄先生评论道。

IAB:2014年全球移动广告收入调查报告

定义

  • 展示广告:手机上收看的展示广告,包括富媒体和视频广告,包括浏览器和引用内。
  • 搜索广告:在手机搜索引擎上输入特定词汇出现并收看的广告;
  • SMS/MMS:SMS上第三方广告。

全球移动广告收入年增长65%,达到240亿欧元

展示广告在移动广告中的份额继续增长,消息广告面临压力

移动展示广告收入增长超过其他广告类型

北美仍然是最大的移动广告市场

全球移动广告收入份额变化很小

在移动展示广告方面,北美超过亚太地区

移动搜索广告地区排名没有变化

最大的移动广告市场和最小的移动广告市场之间的差距没有什么变化

广告格式在全球分布差异很大

北美移动展示广告市场比其他地区增长更快

中东和非洲移动搜索增长和其他地区保持同步

 

GfK:2015 Q2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调查 中国高端手机需求增幅49%

主要调查结果:

  • 201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售额年增幅7%,销售量年增幅5%;
  • 2015年第二季度4G手机出货量占智能手机出货量的58%,和去年同期比增幅26%,4G手机出货量和去年同期比增幅129%,中国是全球4G手机增长最快的国家;
  • 2015年第二季度大屏幕智能手机出货量份额增长至48%,和前一个季度比增长5个百分点,和去年同期比增长17%,中国是大屏幕智能手机份额最高的地区(63%),紧随其后的是亚太地区(61%);
  • 2015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平均售价比前一季度下降1个百分点,但是和去年同期比增长3%,预计2015年智能手机平均售价年降幅1%。

2015年第二季度北美智能手机销量年增幅10%

北美智能手机市场像欧洲一样已经接近饱和,我们看到的是两极化价格获得较高销量,即超过500美元的高端手机和0到250美元的低端手机。2015年第二季度,高端智能手机占智能手机销量的43%,和去年同期的38%比有所提高。北美和中国是唯一高端智能手机销量份额增长的两个地区。

西欧智能手机销量年增幅9%,但是平均售价有所下降

2015年第二季度西欧智能手机销量年增幅9%,但是销售额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低端手机受欢迎,占该季度智能手机销量的50%,和去年同期的37%比有明显增长。该地区4G智能手机普及水平非常高,尤其是挪威4G手机普及率达到90%,丹麦达到89%,瑞典达到88%。

中国2015年第二季度高端智能手机需求年增幅49%

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年降幅10%,上一个季度下降14%。但是,高端手机强劲需求推动第二季度智能手机销售额达到268亿美元,年增幅17%。高端智能手机目前占市场的17%,和去年同期的10%相比增长明显,同时低端手机也在增长。GfK 预测,2015年中国高端智能手机销量年增幅28%,比其他地区增长都强劲。

中东欧冰火两重天

俄罗斯智能手机销量年降幅11%,乌克兰年降幅达到34%,但是第二季度该地区智能手机需求年增幅3%,主要是由于波兰、罗马尼亚的强势增长。GfK预测2015年俄罗斯智能手机销量年降幅14%,乌克兰则下降23%。

拉丁美洲——巴西经济放缓

该地区智能手机销量增速放缓主要是由于巴西宏观经济状况。2015年第二季度销量年增幅只有1%,第一季度增长28%,而2014年第二季度增长率则有72%。GfK预测2015年巴西智能手机需求和销售额将首次出现下降趋势,销量预计年降幅3%,销售额年降幅15%。

亚太地区新兴市场——印度市场竞争激烈

在亚太地区新兴国家,2015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销量年增幅22%,主要国家都呈增长之势。特别是印度,年增幅达到40%,在前五位智能手机供应商中三家是本地品牌。今年一些中国品牌已经进入印度市场,使得印度智能手机本土品牌和国际品牌的竞争更加白热化。竞争导致平均价格下降,而印度80%的智能手机销量都是低端产品。2015年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均价年下降12%。GfK预测2015年印度智能手机均价将下降11%,4G手机需求将翻两番,占智能手机的6%。

亚太地区发达国家——智能手机销量增长6%

第二季度亚太地区发达国家智能手机销量年增幅6%,主要受到日本(增幅15%)的推动。GfK预测2015年该地区智能手机需求年增幅1%;韩国智能手机需求年降幅6%;日本需求年增幅3%。

App Annie:数据显示Facebook统治iOS全球软件下载榜单

根据分析公司App Annie最新公布的数据调查报告了解到,由社交媒体巨头公司Facebook推出的软件几乎成为了iOS全球软件下载前10榜单的霸主,光它一家就有4个,为Facebook、Facebook Messenger、Instagram、WhatsApp Messenger。而苹果自家的应用仅有2款入榜,为Find My iPhone和iTunes U。App Annie指出,中国是刺激iTunes U强劲表现的一大因素。谷歌也有两款软件进入前10,为视频应用YouTube和导航应用Googles Maps。

剩下的两个位置则被微软和Twitter瓜分。

在游戏类别中,榜首位置仍旧为《糖果粉碎传奇》占有,紧随其后的为《水果忍者》和《愤怒的小鸟》。不过在收入方面,排在的第一的并不是《糖果粉碎传奇》,而是《部落冲突》。

App Annie通过分析软件使用率发现,不论是游戏类还是非游戏类,大部分下载数量多、排名靠前的软件基本都拥有最多的月用户数量。

CNNIC:资本市场青睐外卖O2O 横纵向延伸可衍生增值业务

2015年下半年,继百度外卖获得2.5亿美元融资后,“饿了么”和“生活半径”先后获得6.3亿美元和3亿元融资;而早在2014年9月,“到家美食会”已获得D轮5000万美元的融资,外卖O2O成为资本市场宠儿。作为O2O模式典型应用,外卖O2O无论是自身发展,还是未来横纵向延伸产生的衍生业务,都具有较大的想象空间。

外卖O2O具有高频低价的特点,未来将达到万亿级消费规模。低价是消费者最容易尝试和接受的模式,高频又以规模效应弥补了低价上的损失。高频低价的消费模式比低频高价更容易打造万亿级的消费市场。有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O2O外卖市场交易规模已突破150亿元,订单规模达到3.7亿单。虽然高频低价消费模式具有迅速拓展市场的先发优势,但并非促成商业模式成熟的充要条件。团购模式也具有高频低价的特点,但是单纯的低价策略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最终“去团购化”向“服务驱动”转型。因此,外卖O2O成就万亿级消费市场的关键是在高频低价的基础上,构建高效的信息处理和餐饮配送服务体系。

利用高效信息和配送服务体系,横向拓展其他外送业务增加收益。外卖O2O成功的关键在于打造高效的信息处理系统和餐饮配送服务[1]体系。拥有上述两大核心服务能力后,外卖O2O企业可以与商超、便利店、咖啡店、花店合作,将服务能力延伸至零食、生活用品、饮品、礼品等的极速购买和送达服务,通过横向业务拓展增加收益。这与电商企业利用流量、信息和物流体系与便利店合作拓展O2O业务的逻辑一致。倘若外卖O2O企业能够在配送餐饮的同时提供零食、生活用品、饮品、礼品等“捎带”服务,将有助于丰富用户的选择范围,提升用户的服务体验。

效仿打车软件纵向拓展,通过增值服务模式创造更多收益。外卖O2O和打车软件同属于高频低价O2O服务,外卖O2O完全可以效仿从打车软件积累规模用户,到专车服务达到盈利目的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以外卖O2O作为服务切入口,推送更多高品质高价值餐饮外送O2O服务,满足用户不同消费层次的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拓展盈利渠道和服务模式。比如:在资本市场的推动下,通过高频低价的外卖O2O送餐服务吸引用户构建业务基础,再通过具有高服务价值的高档餐品外送服务,以及厨师上门等增值服务模式纵向延伸和升级服务,构建餐饮外送O2O生态体系和盈利途径。

最严广告法9月1日执行

号称史上最严广告法–新《广告法》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除了对推销商品和服务的过程进行了更细致的规范以外,新广告法里还多次涉及”代言人”一词。更明令禁止未满10岁儿童不可作为广告代言人。作为广告业的一件大事,广告人必定要好好研究《新广告法》,踩到”地雷”了可别跟我说粉身碎骨浑不怕这种傻话!下面我们来研究一番!

一、新《广告法》十大亮点

1、充实和细化广告内容准则。

2、明确虚假广告的定义和典型形态。

3、新增广告代言人的法律义务和责任的规定。

4、严控烟草广告发布。

5、新增关于未成年人广告管理的规定。

6、新增关于互联网广告的规定。

7、强化了对大众传播媒介广告发布行为的监管力度。

8、增加公益广告,扩大广告法调整范围。

9、明确和强化工商机关及有关部门对广告市场监管的职责职权。

10、进一步提高法律责任的震慑力。

二、新增法则


图:广告圈

三、明令禁止

1、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户外发布烟草广告

第二十二条 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户外发布烟草广告。禁止向未成年人发送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

2、禁止向未成年人发送任何形式烟草广告

3、保健食品广告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第十八条 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二)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4、弹窗网页广告须能一键关

第四十四条 利用互联网从事广告活动,适用本法的各项规定。

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

四、广告人格外需要关注的点

1、新广告法对品牌代言人严苛要求–工商局重点监测违法代言

新广告法中,总共75个法条中共出现代言人12次,现有的广告代言玩法可能有许多不再适用。

新广告法第2条第5款注明,广告代言人是指广告主以外的,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做推荐、证明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1)药品、保健品不能再找明星代言

新广告法第16条写明,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利用广告代言人做推荐、证明。社科院在分析中表明这些代言人不能以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患者或其他广告代言人的形象进行药品推广,不用说,明星大腕也不行。同样在第18条规定中保健品同样不能找代言人,就算是广告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也是被禁止的。

(2)没用过商品,不能当代言人

新广告法第38条规定:广告代言人在广告中对商品、服务做推荐、证明,应当依据事实,符合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并不得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者未接受过的服务做推荐、证明。简单来说,就是没用过产品,就别想当代言人。汉子们咱代言纸巾不行么。

(3)未满十周岁未成年人不能代言

根据新法第38条规定,不得利用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也就是说童星直接为产品、服务做推荐的广告,已经不行了。但广告里小孩的形象还是能出现的,如果广告主体以成年人为主,儿童只是背景小演员,还是可行的。

(4)产品出问题代言人同罚

新广告法第56条规定,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带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所以产品只要伤害到了消费者,代言人、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广告主将一同担责。

广告代言人因虚假违法广告面临最高相当于违法所得三倍的罚没款,还可能被禁止代言长达三年,以及承担连带的民事责任。

(5)竞争广告受限

第13条规定:广告不得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

2、地产广告不可任性承诺

新修订《广告法》房地产广告宣传规定

【第二十六条】房地产广告,房源信息应当真实,面积应当表明为建筑面积或者套内建筑面积,并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升值或者投资回报的承诺;

(二)以项目到达某一具体参照物的所需时间表示项目位置;

(三)违反国家有关价格管理的规定;

(四)对规划或者建设中的交通、商业、文化教育设施以及其他市政条件作误导宣传。

3、互联网广告受限!弹窗广告一键关闭,广告违法,平台提供者也要担责。

弹窗广告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请求,不得以电子信息方式向其发送广告,利用互联网从事广告活动适用广告法的各项规定。

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对于违反该规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责令改正,对广告主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互联网广告违法,平台提供者也要担责

立法中规定,利用互联网做广告,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发布违法广告予以制止。比如,腾讯、淘宝等,对其平台上发布的广告应承担相应的监管职责,一旦在其平台上出现违法广告,可能会承担部分过错责任。

4、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

广告法规定,大众传播媒介不得以新闻报道形式变相发布广告。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广告”,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不得使消费者产生误解。

广播电台、电视台发布广告,应当遵守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时长、方式的规定,并应当对广告时长作出明显提示。

五、广告还能怎么做?

文案直呼日子没法过了,据说现在的广告都这样了……

转载自梅花网:http://www.meihua.info/a/64377

工信部:2015年1-7月中国累计流量消费20.2亿GB 同比增长95.3%

今年1-7月,我国流量消费继续出现爆发式增长。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前7月,全国移动互联网流量消费累计达20.2亿GB,同比增长95.3%,其中7月流量消费3.47亿GB,再创历史新高。在运营商收入中,传统语音、短信业务收入持续下滑,流量收入的快速增长充当了拉动运营商收入增长的火车头。

不过,电信业务总量和电信业务收入增长“剪刀差”未见缩小,运营商要实现收入增长并不容易。

数据消费量爆发

据工信部数据,我国每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为330.9MB。“和发达国家相比,这个数字还在比较低的水平,流量消费量的增长后续还有更大空间。”电信专家付亮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运营商2015年中期业绩报告,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用户的数据流量消费量同比增长154%。这个数字要远高于全球流量消费量平均增速。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数据流量也出现快速增长,其中中国电信手机上网总流量同比增长77%,中国联通手机用户数据流量同比增长47.4%。

三大运营商累计拥有12.95亿用户,其中3G、4G用户总数6.95亿,仅占比53.7%,4G用户总数2.5亿,占比不到20%。由于4G用户将构成未来一段时间的流量消费主体,运营商正在加速2G、3G用户向4G转移,据工信部数据,3G用户7月净减437万户,而4G用户7月净增2505万户。

由于4G网络可以承载相对于3G网络更多的数据流量,单位流量成本得以迅速降低,在资费变化不大前提下,3G向4G过渡时期,运营商推出的套餐即大幅提高了套餐流量。3G时代,百元套餐仅包含百兆流量,而进入4G以后,百元套餐已包含1GB以上的流量,提升十倍以上。目前运营商套餐折算后,每1GB流量用户支付约50元。

付亮表示,运营商接下来还有可能推出50元包2GB流量套餐。但他也认为,促进流量消费,除降低资费,“从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来讲,还要注意培养用户流量使用习惯。”

运营商增收困难

今年上半年,运营商流量业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增长,不过其总体收入和利润增长依然面临较大挑战。

据运营商公布的2015年中期业绩报告,今年上半年仅中国移动一家实现营收增长。去年同期,中国移动营收3247亿元,今年上半年营收3407亿元,同比增长4.9%,不过中国移动净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8%。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营收均同比小幅下降。

取得上述业绩的前提是,运营商今年上半年大幅缩减了营销费用成本。其中中国移动的营销费用从447亿元减至333亿元,压降25.5%,中国联通营销费用压降幅度最大,高达38.6%。

实际上,电信业增长几年前已进入饱和期,增长缓慢。电信业务总量与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的“剪刀差”日益显著。

据工信部统计,今年上半年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2548.1亿元,同比增长23.8%,电信业务收入完成6688.3亿元,按可比口径测算仅同比增长2.0%。

在运营商收入占比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传统语音、短信业务,已进入下滑通道。流量业务虽增长强劲,但目前没有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而流量业务的“剪刀差”也较为显著。上半年,中国移动语音业务收入从1658亿元下降至1387亿元,净减少271亿元,其流量消费量虽强劲增长154%,但收入仅从1219增至1515亿元,增加的流量收入大体弥补了语音业务下降部分。

当然,去年开始实施的“营改增”,也影响到运营商财报业绩。

“运营商实际上还在增长的只有固网宽带和移动流量收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移动语音已开始下滑。从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来看,电信业务总量和收入‘剪刀差’还会维持在较高水平上,也就是说‘增量不增收’。运营商可能要跳出电信行业之外,寻找新增长点。”付亮说。

Fiksu:2015年7月Android平台忠实用户获取成本升至2.98美元 同比增长51%

安卓和苹果生态的移动应用软件规模快速增长,开发商和个人开发者不得不投入巨额资金推广自家产品,市场竞争导致移动APP装机广告费暴涨,机构数据显示安卓软件装机广告费同比上涨了一倍多。

所谓的APP装机广告,就是移动应用开发商购买的以用户点击、下载、安装软件为目的的广告产品。

近日,美国波士顿的移动营销公司Fiksu发布了一份有关移动软件装机广告的市场报告。报告显示,获得一个忠实用户的装机广告成本(这名新用户在下载安装之后必须至少运行软件三次)在七月份上涨到了2.98美元,比六月份环比下滑了7%,但是和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51%。

这个数据表明,手机软件开发商获取新用户的代价越来越高。随着苹果和谷歌(微博)软件商店的规模达到百万款,开发者必须千方百计吸引用户的眼球。

苹果iOS平台和安卓平台的装机广告费差异明显。苹果平台七月份的单次用户安装的价格为1.43美元(单次安装广告费和忠实用户获取成本属于两个指标),比六月份上涨了四分之一,和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16%,涨幅并不大。

但是在安卓平台上,单次安装的价格上涨到了2.73美元,同比大幅上涨了115%,比六月份上涨了29%。

上述公司也指出,移动应用软件的单次安装广告价格在环比上涨,但是忠实用户获取成本在环比下降,这表明移动软件广告主,提高了广告传播效率,触及到软件的目标用户群,新安装软件的用户中,忠实用户越来越多。

九月份,苹果将发布新手机和新版iOS操作系统,上述机构预测,移动应用的装机广告费还会上涨。

在移动软件数量上,安卓最初落后于苹果平台。今年初,谷歌官方的Play软件商店宣布,软件数量达到121万款,第一次超过了苹果iOS。

海量的应用软件推动了安卓和iOS今天的双寡头垄断地位。由于第三方开发者缺乏开发积极性,微软的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在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濒临消失。

iiMedia Research:2015年Q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监测报告

报告显示,2015Q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达到9890万台。

 小米、华为、苹果销量位列前三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Q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方面,小米、华为、苹果位列前三,销量占比分别为16.6%、15.9%和11.2%。其中,本季度Vivo、OPPO和魅族等品牌在中国市场表现出色,增速明显。

长期以来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形成的较为稳固的“中华酷联”格局已经被打破,整体市场波动较大,实力较弱的大批手机厂商已经在强大压力下退出手机市场。随着奇虎等厂商的大举进驻,当前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格局仍存在较大变数。

(2015Q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各品牌销量占比)

在操作系统方面,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Q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各操作系统销量占比方面,Android与iOS占比分别为85.2%,11.2%。

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规模突破6亿大关

在用户规模方面,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规模突破6亿,达到6.01亿,环比增长1.52%。

(2015Q2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规模)

 智能手机线上销量占比进一步提升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线上销量占比进一步提升,达到22.7%。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小米、华为荣耀以及魅族等中国智能手机厂商线上优秀表现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智能厂商开始联合电商平台开启首发加预售模式,中国智能手机线上销量占比不断扩大。

(2015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线上销量占比)

重营销轻售后,导致用户满意度不高

在用户满意度方面,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针对智能手机品牌的用户满意度方面,苹果、华为、小米以及Vivo用户满意度有一定程度提升。三星手机用户满意度长期以来处于较低水平。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部分手机厂商只注重营销,对于产品质量与售后等重视度不足,导致用户满意度不高。

报告全文:

Fiksu:2015年7月Android平台忠实用户获取成本升至2.98美元 同比增长51%

安卓和苹果生态的移动应用软件规模快速增长,开发商和个人开发者不得不投入巨额资金推广自家产品,市场竞争导致移动APP装机广告费暴涨,机构数据显示安卓软件装机广告费同比上涨了一倍多。

所谓的APP装机广告,就是移动应用开发商购买的以用户点击、下载、安装软件为目的的广告产品。

近日,美国波士顿的移动营销公司Fiksu发布了一份有关移动软件装机广告的市场报告。报告显示,获得一个忠实用户的装机广告成本(这名新用户在下载安装之后必须至少运行软件三次)在七月份上涨到了2.98美元,比六月份环比下滑了7%,但是和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51%。

这个数据表明,手机软件开发商获取新用户的代价越来越高。随着苹果和谷歌(微博)软件商店的规模达到百万款,开发者必须千方百计吸引用户的眼球。

苹果iOS平台和安卓平台的装机广告费差异明显。苹果平台七月份的单次用户安装的价格为1.43美元(单次安装广告费和忠实用户获取成本属于两个指标),比六月份上涨了四分之一,和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16%,涨幅并不大。

但是在安卓平台上,单次安装的价格上涨到了2.73美元,同比大幅上涨了115%,比六月份上涨了29%。

上述公司也指出,移动应用软件的单次安装广告价格在环比上涨,但是忠实用户获取成本在环比下降,这表明移动软件广告主,提高了广告传播效率,触及到软件的目标用户群,新安装软件的用户中,忠实用户越来越多。

九月份,苹果将发布新手机和新版iOS操作系统,上述机构预测,移动应用的装机广告费还会上涨。

在移动软件数量上,安卓最初落后于苹果平台。今年初,谷歌官方的Play软件商店宣布,软件数量达到121万款,第一次超过了苹果iOS。

海量的应用软件推动了安卓和iOS今天的双寡头垄断地位。由于第三方开发者缺乏开发积极性,微软的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在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濒临消失。

IDC:预计2017年全球移动支付规模将达到1万亿美元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一项调查显示,到2017年,全球移动支付规模将达到1万亿美元,这一数据比2015年预计的5000亿增长了124%。

电商报发现,IDC的这一预测与英国著名咨询公司Hyperion近日发布的报告结果一致,后者同样认为在未来五年内移动支付将成为人们为商品或服务买单的首选。

其中,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被认为市场前景广阔。

IDC亚洲/太平洋市场调研副总监Shiv Putcha认为,在亚洲/太平洋地区,智能手机支付明显比传统银行和信用卡支付更受青睐,并且近期还有一些国家出台政策支持鼓励移动支付,这无疑更是一大助力。

虽然成熟的亚洲经济体势必将保留传统的信用卡支付,但移动支付作为经济增长的重大辅助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移动支付在当今亚洲市场也是GDP的主要拉动力量,在促进经济增长、繁荣金融贸易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WeAreSocial:2015年8月中国互联网、社交、移动和电子商务最新数据

WeAreSocial最新互联网、社交和移动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普及的步伐没有任何放缓趋势。

关键数据:

  • 网民:6.68亿,年增幅6%;
  • 社交媒体用户:6.59亿,超过了美国和欧洲总和;
  • 单独手机用户:6.75亿,手机卡13亿;
  • 移动网民:5.94亿,占中国网民的89%;
  • 移动社交媒体用户:5.74亿,年增幅15%。

互联网

自去年中国每天新增网民约10万,每秒超过一人。

增长主要是受到移动网络发展的推动,90%的中国网民使用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值得注意的是除了PC互联网使用量在增长外,只使用移动设备的网民数量增长迅速,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在网络流量方面,PC基础的访问还是主流,上个月中国网民访问的56%的网页是基于PC或手提电脑的。但是,这一指数年降幅29%,而移动设备网页访问份额达到42%,年增幅136%。

这些趋势说明到2016年初移动使用量将占中国网站浏览的大部分。

虽然移动接入互联网无处不在,但是,中国互联网使用量分布仍然不均衡,主要的差别是城市和农村。近2/3的中国城市人口每个月都使用互联网,但是,农村地区网民不足3/10。

好消息是自去年联网速度大幅提高,根据Akamai的数据,中国固网访问速度提高17%。值得注意的是平均移动联网速度比固网更快,中国平均联网速度现在已经被认为是“宽带”,即4 Mbps以上。

社交媒体

中国社交媒体用户数量比去年预计的增速放缓,但是主要是由于行为的变化,而不是对社交媒体失去兴趣。

中国社交媒体使用量已经处于高水平,数据显示99%的中国网民使用社交网络。

单独平台用户显示出更有趣的趋势。QQ是腾讯最受欢迎的消息服务,仍然是中国月活跃用户(MAUs)水平最高的,虽然主要用户群在中国境内,但是QQ是全球第二大社交媒体,仅次于Facebook。

现在相比于微信,更多人使用移动设备登录QQ,但是微信能为用户和营销人员提供更多样的服务和功能。

用户数量显示QZone仍然是传统社交媒体主流,但是微信迅速崛起,大部分用户表示经常使用这一平台。

对于不熟悉中国社交媒体的人来说,百度贴吧也许是一个新发现。贴吧是一个习惯使用百度搜索的用户的社群。

2013年和2014年的报告中包括的腾讯微博在今年的报告中消失了,因为腾讯已经不再发布腾讯微博的月活跃用户了,我们推测腾讯已经不再优先支持这一平台,因为QQ, Qzone 和微信这三个更大的平台更受欢迎。虽然腾讯微博还有很多用户,38%的中国网民上个月使用过这一平台。

GlobalWebIndex的调查显示上个月超过6/10的中国网民使用过微信。新浪微博排在第二位,过去30天有54%的网民使用过。

Facebook, Google+ 和 Twitter也进入这一列表,虽然在中国官方禁止这些社交网络,但是GWI的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中国网民翻墙访问非中国社交平台。

87%的中国社交媒体用户使用移动设备访问社交媒体,像微信这样的平台推动社交媒体用户在过去这一年增长7700万,年增幅15%,相当于每天新增用户20万,每秒新增用户2.5人。

社交媒体使用时间平均每天1小时43分钟,只占中国网民网络时间的一半。虽然中国社交媒体用户使用社交媒体时间看比电视多23%,但是很可能两者的使用时间是重叠的,社交用户在看电视的同时在第二屏幕上访问社交媒体。

平板使用量稍有下降值得注意,上个月平板网页请求量和前一个月比下降22%。

移动

中国手机单独用户6.75亿,近半数人口拥有手机,预计2015年底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将超过半数。

2014年中国手机用户增长强劲,年增幅8%,一年增长9400万,平均每秒新增3个用户。

中国手机卡接近居民人数,这说明平均每个用户持有2个活跃连接。

但是,预计下个月这个比率将下降,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将功能手机升级为智能手机;个人持有多个手机卡的主要原因降低跨网络交流费用,但是像聊天应用和网络电话(VOIP)这样的数据驱动通讯工具更有效。

现在,在中国智能手机是必备的设备,占90%的手机销量。近2/3的手机是智能手机,预计下个月这个份额将稳定增长,因为更多人更新设备。

移动设备互联网活动方面,中国网民对查询天气特别感兴趣。

中国移动用户也参与移动商务,报告显示20%的中国人最近使用移动设备网购过。

电子商务

在中国,电子商务繁荣发展,1/3的网民每个月网购。

201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达到2500亿美元。去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销售额达到90亿美元,预计今年光棍节阿里阿巴巴销售额将超过100亿美元。

结论

以上数据对品牌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以下三点给面向中国的营销人员提供些许启发。

中国的与众不同:显然中国主流平台和其他地区不同,即使是亚洲邻国。但是,不仅平台不同,中国网民使用社交网络的方式也很不同,营销人员需要适应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独特性,以及其技术差异。营销人员可以和那些了解中国的专业伙伴合作。

1对1的社交:今年报告中数据强调了聊天应用的流行,当然全球其他国家也显示出这一趋势。而聊天应用的流行也给营销人员提供了新的机会,因为这些交流和西方营销人员面对的Facebook 、Twitter这样的公共交流环境比更私人。为了利用这些1对1的交流,营销人员也需要开发出新的方式和新的内容,需要强调参与性的内容和自然分享,而不是利用付费媒体向大众推送内容。

社交商务:中国网民对网购已经非常适应了,或者通过PC或者使用移动设备。对营销人员来说,了解中国社交媒体参与动态很重要,并利用这些推动社交转换。

移动电商革命蓄势待发 InMobi发布全新Miip发现平台

移动电商,这个原本还有些低调的市场自2014年起呈现爆发式增长,从原来的3C商品销售为主,到日用品、奢侈品全面开花;从少数几家大公司三分天下,到各个细分市场群雄逐鹿;从年轻女性为主力人群,到全民狂欢;从国内商品销售到海淘全世界……

据商务部发布的权威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8956.85亿元,增速高达234.3%。而曾一度受到热捧的移动手游市场,2014年国内移动游戏销售收入仅为274.9亿元,增速为109.1%。无论从市场规模还是增长速度,移动电商的量级早已远远甩开手游,且这种超强动力还将持续。根据eMarketer的最新预测,2016年中国移动电商市场将达史无前例的5057.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万亿元),占中国总的零售额高达10.9%,大大超越美国的962.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100亿元)和1.9%的占比,是毫无悬念的全球第一。

不仅是体量上的庞然大物,移动电商也再次深刻改变着用户的购物习惯。移动设备的特性使用户不断缩短决策路径,希望能在日常使用App时迅速完成一站式购物而非反复切换多个电商App;超乎想象的商品种类使得更多人希望被精准推荐而非自己搜索。自然,移动电商广告也应换一种思路,营销专家呼吁,单纯的展示已经过时,精准契合用户需求,成为“血拼”的得力助手,才能获得更佳的效果。

移动电商广告的华丽转身即将成为现实。

8月18日,全球最大的独立移动广告平台InMobi在北京召开新品发布会,全球CEO兼创始人Naveen Tewari宣布推出革命性移动电商广告解决方案,将传统移动广告变革为Miip发现平台,将广告推广改造为用户的惊喜发现时刻,通过感知、取悦、满足用户在移动购物体验中的分分秒秒,重新定义移动广告。

InMobi全球CEO兼创始人Naveen先生宣布推出Miip发现平台

同样被重新定义的还有移动支付。发布会上支付宝透露他们正与InMobi探讨两个平台共赢的合作方案,希望今后Miip发现平台上的商品都可直接使用支付宝交易,为消费者提供全球首个移动广告平台内的无缝购买功能,付款时无需在多个App间来回跳转,最大程度精简购买环节,完善每一次消费的用户体验。

InMobi成立8年来势如破竹的发展、全球2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全面覆盖和10亿用户的超强数据积累,Miip发现平台具有颠覆性的移动电商广告价值:通过海量的用户App使用历史数据,结合4万个以上App中Miip发现平台用户的真实记录、反馈和点赞,Miip能更准确地学习和理解用户的喜好、深入分析用户的实际需求,找出大多数同类用户喜爱的爆款商品。紧密契合用户的App使用场景进行更相关的推荐,甚至还能通过交互会话来不断理解用户,这些都使在Miip发现平台上的广告推荐变得更“靠谱”。

InMobi大中华区总经理杨娟女士解读Miip发现平台

此外,InMobi全球领先的原生广告技术,也被应用到Miip发现平台中,通过将Miip以原生广告的形式无缝融入App,呈现不同的卡通人物形象,用户点击即可进入详情页面,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了解完整产品信息,还可查看其他用户的评论,真正实现一站式、可视化、互动化的丰富发现体验。

对于广告主来说,移动广告投放再也不是单纯的商品展示,用户购买也不再是碰运气,广告全程充满着互动、匹配、再互动、再匹配,高用户需求匹配度让用户产生“看了就想买”的消费冲动,点击率提升、消费决策时间更短,好的购物体验又能提高重复购买率,形成消费的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对于App开发者来说,用户耳目一新的广告形式和超强的互动体验,让他们逐渐改变对广告的成见,形成与广告间高活跃度的互动,完美解决广告展示与用户体验的矛盾,同时也让App的商业变现更有效率,为开发者带来更多收益。

不久的将来,用户在使用天气类App时,Miip会根据用户平时浏览商品的数据,结合不同气象、气温,推荐不同长短、厚度、款式的服装。用户点击融入App界面中的Miip卡通形象进入商品详情页面,全方位了解产品的各项信息及其它用户的评价。接入支付宝这个拥有4亿实名用户的支付渠道后,消费者点击购买按钮,使用支付宝付款,即可完成所有购买流程。Miip将犹如一名不断成长的副驾驶,引导用户驶入无限惊喜的个性化发现之旅,同时引领移动电商广告驶入崭新时代。

Opera:2015 Q2 移动广告报告 Android领跑流量和收入 iOS主宰货币化

Android在流量和收入方面仍然领先,但是iOS在货币化方面领先。

一天里最先访问和最后访问的应用

消费者如何使用移动应用?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感兴趣,从广告业到媒体和金融市场。我们也十分关注移动营销生态。

根据我们对美国受众的分析,一天中最早访问的是社交网络类,最晚访问的是娱乐类。

我们还发现大部分用户在一个月里最先访问和最后访问的应用有多个。因此我们按照用户返回的频率给每个应用计算“忠诚”分。

下图显示每个时间段分数最高的应用,相对分值和评级。

我们发现首先访问或最后访问的应用中有4类角逐榜首,早晨和傍晚评级变化稍有不同。分别是新闻/信息类、娱乐类、游戏类和社交媒体类。

有趣的是,新闻/信息类应用虽然稍落后于其他类,但是忠诚度却最高。这类应用在一个月里使用量最稳定,早晨和晚上的受众数量变化最小。

最后,虽然体育类应用不在下图中,但是,是惟一一个早间受众数量比晚间多的类别。

Android在流量和创收方面领先 iOS在货币化方面领先

2015年第一季度,Android首次成为所有平台中创收最高的,这个季度仍然保持领先地位。但是和第二位(iOS)的差距不到1个百分点(47.66% vs. 47.16%)。在流量和展现量方面,Android也领先。

但是,在货币化潜力方面,或展现量和收入的比率方面,iOS仍然领先其他平台。尤其是iPad每个展现量的收入最高,其收入份额是展现量份额的4.41倍。

但是,不同类型广告,评级和指标并不一致。平板视频广告在流量和创收方面更高,但是货币化潜力方面没什么差异。展现量和收入的比率接近1:1。

我们调查早间和晚间前两个应用的性能,游戏类应用在eCPM(即每一千次展示可以获得的广告收入)方面领先,但是展现量方面落后。我们发现娱乐类型拥有最多受众,但是展现量不如社交媒体,eCPM比社交媒体稍高。

不同广告类型产生的收入也不同。游戏类eCPM相对最高,主要是由于视频广告数量众多。下图显示顶尖应用类别的广告类型。外圈大小显示相对eCPM。

如图所示,游戏eCPM比其他使用视频广告的应用类更高,占50%。相反,社交网络类应用通常展示简单的横幅广告;另一方面,娱乐应用关注横幅广告和富媒体广告。

全球移动广告市场飞速发展

美国仍是全球移动广告流量和创收的领先市场,但是,非洲、中东市场份额稳步增长。

和第一季度比,流量领先的前25个国家几乎没什么变化。埃及和韩国杀进前25位,法国和哥伦比亚跌出排行榜。

移动应用主宰全球市场

在移动广告报告中,大部分流量来自于移动应用,而且移动应用一直推动广告流量和收入增长。

值得注意的趋势是移动互联网覆盖全球,我们的流量是全球范围的,这将增加移动网站流量份额。但是移动应用仍然是广告流量和创收的主要动力。

我们发现移动视频广告采用率越来越高,大洋洲是对视频广告最感兴趣的市场,主要受到澳大利亚的推动。日本、德国和加拿大对移动视频广告也十分感兴趣。

下图显示了每个地区的领军国家,指数是基于视频广告的份额与广告展现量份额的比率。

2014年中国移动广告市场比2013年增长七倍

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爆发式增长

CTR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传统媒体广告市场出现负增长。而eMarketer的最新数据表明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为73.6亿美元,比2013年的9.2亿美元增长700%。移动展示广告和搜索广告支出将达到139.8亿美元,和2014年相比增长近一倍,预测今年仍然保持强劲增长。另一组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2014年手机的销售和使用创造了近3.3万亿美元的收入。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广告支出将占全球广告市场的1/5。如此高速的增长,当然意味着中国移动互联网无比广阔的前景。传统媒体与移动媒体广告增长冰火两重天表明,用户在哪里,钱就会流向哪里。

 手机网民规模增长迅速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提升至86%。

手机改变人们的媒体接触习惯

APP作为智能手机的重要应用,随着手机用户规模迅速增长,渗透到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优惠和便利,成为每个人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智能手机端APP的广告价值逐渐被广告主认可。

手机用户媒介日接触时间变化:上网时长增长

CTR-CNRS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手机用户上网时长显著增加,而电视、报纸和电台日接触时长则有明显的下降。

另据InMobi发布的《2014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洞察报告》中指出,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手机(不包括短信和电话)104分钟,使用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100分钟,从有效使用时间上看,移动互联网已经在娱乐、信息获取和沟通这三大领域超越PC互联网。

智能手机:已是人们多屏生活的重要组成

20~39岁年龄段的智能手机使用率已经超过PC电脑和电视机。尤其是20-24岁的青年人群,手机接触率为23%,PC电脑和电视这一相应比例为21%和16%。智能手机已经超越PC个人电脑和电视,成为年轻人最常使用的工具。

用户: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频率高于PC个人电脑

23.9%的用户使用手机上网2-5次,PC电脑这一相应比例为20.9%。6.6%的用户每天使用手机上网6-9次,PC电脑这一相应比例为4.6%。11.8%用户每天使用手机上网10次或以上,PC电脑这一相应比例为10.6%。用户手机上网使用率高于PC电脑使用率。

用户: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频率高于PC个人电脑

23.9%的用户使用手机上网2-5次,PC电脑这一相应比例为20.9%。6.6%的用户每天使用手机上网6-9次,PC电脑这一相应比例为4.6%。11.8%用户每天使用手机上网10次或以上,PC电脑这一相应比例为10.6%。用户手机上网使用率高于PC电脑使用率。

人们使用手机和PC电脑上网满足不同的需求

用户使用手机最常做的事情是:微信聊天、文字聊天、浏览网站新闻和使用搜索引擎,而后三项也是用户使用个人电脑最常做的事情。但是对比数据可以发现,人们在社交和信息查询时,更倾向使用手机。

APP广告价值飙升

用户:最常使用社交/聊天类APP

近期一项调查显示,人们最常使用的是具有社交属性的社交聊天类APP,过去一周内最常使用的社交APP调查中,91%的被访者使用手机QQ,82%的被访者使用微信。这种社交互动性,改变过去用户被动接受的营销模式。一天中,每种APP人们使用频次平均超过2次,这为APP广告多频次触达用户提供基础。另外,用户在使手机APP的同时,可以和他人交流、看电视、玩电脑等,仅有12%的用户不做其他事情,人们这种同时使用多屏的行为,显示手机在跨屏营销上的价值。

APP:改变用户搜索习惯

当人们想要知道天气时,他会打开关于天气的 App 查询;当他想看电影时,也许会直接打开卖电影票或者团购的应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在 PC上的搜索习惯正在被改变。移动互联网用户习惯通过搜索主动获取信息,搜索的结果对其进一步的消费将产生很大影响。TalkingData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每部移动设备上安装34款应用,设备平均每天打开应用20款。因此APP广告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接触最多且最具吸引力的移动广告类型。

手机APP是营销利器:精准营销和交互营销能力强

与传统营销模式不同的是,APP营销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也不再只是信息单向流通。更大的不同是,从接触顾客、吸引顾客、黏住顾客,到管理顾客、发起促销,再到最终的达成销售,整个营销过程都可以只在APP这一个小小的端口内发生。APP营销好玩、有趣,可随时随地参与,能互动,还能方便分享的广告。无需大规模广告,无需大规模行销人员,就能获得很高的曝光率、转化率和成交率,轻松能粘住年轻消费者。是参与还是拒绝?一切由消费者自己决定。

从企业角度讲,企业在能够使用户通过APP实现某种功能与支持的同时,融入品牌或产品元素,让品牌APP成为消费者接触品牌与产品的最前端,与品牌其他”营”、”销”渠道有机结合,从而最终实现促成产品销售的目的。

在不断深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普及率大幅提升,用户的行为习惯逐渐改变,APP营销日益成为整个移动营销的核心,是品牌与用户之间形成消费关系的重要渠道,也是连接线上线下的天然枢纽。

APP:转型的催化剂

现状: APP应用发展迅猛,超级APP聚合用户能力强

数据显示,目前苹果App Store有120万的应用,GooglePlay应用商店内的应用数亦已超过百万,APP应用的发展迅猛,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用户的主流体验。在几十万的应用中,用户数过5000万的APP也就30个左右,占比22%。但是,这些APP却赢得了78%的用户,其他78 %的APP都是跟风凑热闹,营销价值并不高,加上每个用户的时间有限,一个用户经常打开的APP通常不超过10个,因此,如果一款APP能够获得过千万的用户,可以称之为超级APP了。

超级APP可以聚合大流量优质明星APP资源, 使广告与媒体本身功能融为一体,用户体验最优,主动关注度更高,以今日头条为例。

此外,从APP类型来看,手机旅行预订进入爆发增长期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2014年中国网民手机商务应用发展大爆发,手机网购、手机支付、手机银行等手机商务应用用户年增长分别为63.5%,73.2%和69.2%,远超其他手机应用增长幅度。而长期处于低位的手机旅行预订,2014年用户年增长达到194.6%,是增长最为快速的移动商务类应用。随着我国国民休闲体系的形成,手机旅行预订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

现状:电视、平面、电台媒体纷纷开发APP不同的APP中互动的深度广度并不相同。其互动方式主要有:

在众多的APP中,从功能上来看,广电APP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播出类、社交类、游戏类、新闻原创类和生活服务类。通过应用平台,让观众通过互动变成参与进来的用户。

1、评论、分享、投票等简单的辅助互动;

2、报名参赛、参加活动、积分换购、抽奖、答题、抢票、玩游戏、做任务等深度关联互动;

3、在节目基础上开发游戏、购物等增值功能,如江苏广电“乐享电视”实现了O2O闭环交易功能;

4、通过技术手段提供操作手法上的多屏互动,东方有线的“我爱电视”可以把手机变成电视遥控器。

从电台方面讲,科技的进步发展为广播带来了焕然一新的机会,受众收听广播的渠道也早已多样化,移动收听逐渐成为收听广播的主流方式。各级广播电台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潮流,积极布局移动互联网领域,或自主开发移动终端应用,或积极融入其他APP平台。例如上海电台顺势而为,推出阿基米德APP,满足用户想听就听及互动需求。该应用自上线,短时间内吸引了近四十万用户下载,成为音频移动应用市场新宠。近期又与联通合作,成立“沃•阿基米德”数据实验室,通过运营商大数据更好地了解潜在用户。

APP是传统媒体向互联网转型的催化剂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成为传统电视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主战场。移动APP产品是一个核心,是传统媒体向互联网转型的催化剂。但是现有的大部分传统媒体经营的APP产品用户体验差,用户量少、活跃度低、影响力有限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必须采取措施,全力打造产品、运营产品,提升用户活跃度,增强传播影响力。

首先,必须从技术上运营好移动APP产品。加大技术投入、改变运营管理体制、引进互联网研发、产品和运营人才。其次,应该重金投入内容,使移动产品的内容具有吸引力。目前移动视频用户的忠诚度并不高,哪里有优质内容,用户就到哪里去。商业视频网站的移动APP产品上有价值数亿、数十亿的版权内容,单一电视频道和移动APP产品的内容竞争力较小,投入需要统筹。

除了“创建平台”,“进驻平台”也可以作为快速笼络受众资源的方式,比如积极利用微信和微博等社交网络,把微信、微博的用户转化为传统媒体APP产品的用户。

车联网:为电台APP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随着万物互联概念的火热,车联网自然也成了人们所争论的焦点之一。在移动互联领域颇受好评的电台APP,觊觎着车联网市场,纷纷主动搭上各汽车厂商,借机向其大献殷勤,寻求预装进车载系统的可能性。拿到了车载系统预装份额的电台APP,能够飞快的扩展它们的用户群体与市场。

随着汽车的普及,用户在车上停留时间也逐渐增加。在交通逐渐拥堵的当下,电台早已成为各位车主们在行车途中最受欢迎的娱乐方式之一,电台APP的使用时长也相应增加,用户价值也比以前来得更高。整体而言,车联网技术的出现,对于网络电台APP是个新的出路。但是一切都有待于车联网的发展与普及。

乘着APP的风声乍起,抢占APP入口,将是抓住新一代消费者的绝佳机会。电台APP想赢得未来,那么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2015 MMA无线营销大奖在沪揭晓

(2015年8月14日,上海)——2015年度MMA无线营销大奖 (The Smarties™) 的终审结果今日在上海揭晓,共评选出金奖12枚,银奖9枚,铜奖11枚,公司大奖3枚和特别奖1枚。

本次大奖自五月启动以来,共收集到报奖案例272件。由初审评委经过一周的线上评审,角逐出入围案例72件。来自MMA中国营销创新联盟董事会,广告代理商和知名媒体的代表共11人参与了终审,阳狮集团中国区主席兼首席创意官郑以萍女士受邀担任评审主席。

郑以萍女士在颁奖典礼上通过VCR高度赞扬了本次大赛的案例水平,她表示“移动是广告主不可缺席的领域,也是为了营销发展的方向。”

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表彰无线营销创新和发展的全球性奖项,MMA无线营销大奖 (The Smarties™)涵盖全球奖项和区域奖项,旨在表彰致力于移动营销事业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媒体主以及移动营销服务和技术供应商,进一步推动移动营销事业的持续向前和健康发展。

“MMA无线营销论坛2015”在沪召开,SMoX报告首次在华发布

“MMA无线营销论坛2015”在沪召开

SMoX报告首次在华发布

(2015年8月14日,上海)——由MMA中国区无线营销联盟与亿动广告传媒(Madhouse)联合主办的 MMA无线营销论坛2015 (The MMA Forum 2015 Shanghai)今日在上海盛大召开,吸引了来中国移动营销行业的专业人士600余人。

MMA中国营销创新联盟联合主席李桂芬(电通安吉斯集团中国区董事长)与陈建豪先生(谷歌中国区副总裁)在论坛开始时为大会致欢迎辞,回顾了中国区无线营销联盟在过去一年所作出的成绩。

MMA全球无线营销联盟首席执行官Greg Stuart在大会上首次揭秘MMA最新研究报告——Smart Mobile Cross Marketing Effectiveness(简称SMoX.me)。这份报告不仅采集了在跨媒体营销中移动媒体的真实效果,还分析了如何在不增加预算的情况下优化跨媒体的广告投放策略来提高投资回报率。

SMoX.me以直观的方式,让广告主可以衡量其在移动媒体上的每一分钱所产生的效果,并且看到各媒体渠道在何处达到其ROI的峰值。

作为SMoX.me中国区的参与者,可口可乐全球移动事业总监Tom Daly也发表了主题演讲并与Greg对话,第一次对外公布了可口可乐的跨移动媒体营销绩效报告的数据和成果,用数据佐证了移动在营销活动所起到的“催化剂”作用。

MMA中国区无线营销联盟广告标准及测量委员会秘书长,亿动广告传媒(Madhous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良骏先生,还与与会嘉宾分享了MMA中国广告标准通过国家信标委立项审批的喜讯。

联合利华北亚区媒介总监David Porter,星创视界(宝岛眼镜)董事长间首席执行官王智民,大众点评市场营销副总裁黄驰,乐视网生态营销及客户运营中心营销副总裁谭婧颖等也出席了大会并发表演讲和参与讨论。此外,还有来自不同行业的40多家广告主也参与了本次大会。

MMA无线营销论坛上海是“MMA 论坛系列”的一部分,是聚集全球无线广告精英和高层决策者的顶级盛会。本次论坛内容关注移动营销的未来,手机如何被有效应用于市场营销,分享经验,聚焦中国,关注海外。顶尖的营销开拓者们在现场讲述他们是如何把移动营销引入其庞大的营销策略;如何从广告主预算中分得更多移动营销经费;向移动广告监测和效果衡量标准化迈进;跨媒体营销中的移动绩效;商业与传媒在移动浪潮中的同步转型;分享国内外成功案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