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sta:Android 和 iOS系统占全球市场份额已经超过95%

最近,WhatsApp 发布博客,2017年将不再支持一些移动操作系统,如Nokia的移动平台、Windows Phone 7.1和BlackBerry。

WhatsApp计划集中更少的平台和其他信号都指向一个方向:移动平台之战已经过时,最后将只有两个赢家。去年,Android 和 iOS设备占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的97.5%,和2010年38%的份额比反了近两番。

随着Android 和 iOS独霸全球市场份额,其他平台或早或晚将陷入同样的恶性循环:发布商和应用开发人员也更偏好有大量受众的平台和大量用户选择的平台。一旦用户放弃某个平台,应用开发人员也会很快跟随趋势。

下图显示了自2009年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份额。

ASO100:2016年2月电商 App 竞争报告

前言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将人们购物的场所从商场、超市、传统PC 端引向了移动设备。层出不穷的电商App 不仅满足了女人们随时随地购物的欲望,也将男士们从”陪女友、老婆逛街“这门必修课中解放了出来。而热衷于国外商品的“海购族”也不必再为不懂外语、找不到代购等问题担心了,因为通过各种电商App,将全球好货收入囊中已经是分分钟的事情。随着指尖购物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企图进军移动互联网电商领域的人也多了起来——淘宝、京东等老牌电商逐渐转战移动端;国美、苏宁等在维护线下业务的同时也开始拓展掌上经济;嗅觉敏锐的创业公司更是不愿错过这个挣钱的好机会,纷纷发力各个垂直细分领域。

综合+ 垂直+ 海淘+ 导购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市场需求不断增多,电商App 的类型也出现了多样化现象。按App 涉及的领域以及内容的不同,电商App 的类型大致可分为囊括服饰、母婴、食品、家电等等所有领域的综合类、专注某一细分领域的垂直类、着眼海外市场和国外商品的海淘类以及依托于各大电商,向用户推荐质优价廉商品的导购类。

目前,在综合类电商App 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主打“C2C”模式的淘宝,以及主打“B2C”模式的京东。虽然在京东将手从电子产品伸向各个领域的过程中,“淘宝”两个字早已在广大中国人民的心中根深蒂固,但是京东以“闪电到货“、“保证正品”等特色还是闯出了自己的市场。当然,淘宝也不甘示弱。2012 年,淘宝将淘宝商城正式更名为“天猫”,并打出了“保证正品”的口号。从此,每年“双十一”电商领域都会上演一轮“猫狗大战”。

在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实力强劲的综合电商纷纷发力移动端的大背景下,为避免和它们抗衡,觊觎移动电商领域的开发者们开始向细分领域进军,且纷纷走上了差异化道路。例如,唯品会和蘑菇街分别将自己定位为“一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以及“我的买手街”;美丽说喊出了“只做正确流行款”这个响亮的口号。

在“国外的月亮越来越圆“之时,海淘类电商App 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目前,海淘类App 围绕的人群主要是女性和婴幼儿,经营的内容以美妆护肤、母婴保健、食品、服饰等为主,其中美容护肤占比最高。在此类App 中,除了小红书、洋码头等网罗全世界好货的App 受到用户的极大欢迎之外,专注于某个国家的App,例如,主打韩国市场的蜜淘,以及深耕日本市场的豌豆公主等也同样受到了用户的关注。

除了以上三种类型之外,通过筛选各大电商平台的优质资源,来向用户推荐质美价廉商品的导购类App也在移动电商领域占据着一定的份额,例如,折800、半糖、51返利等。虽然此类App 更像是一个电商搜索工具,但是它们在为合作电商平台提升用户购买力以及转化率方面的价值还是不容忽视的,且“导购”本来就是人们购物时的一个需求点,而此类App 在虚拟场景中恰好满足了用户的这个需求。

牵手明星、“社交+ 电商”等方式受到追捧

为了迅速俘获目标用户群、打响品牌,与明星扯上关系也成为了各家App 常用的手段。“洋码头”成功牵手Angelababy,“Yoho!Buy有货”高价请来wuli吴亦凡做代言等等都曾让这些 App 火爆一时。而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当属以年轻女性为目标用户群的“达令”邀请鹿晗做股东。此举不仅一夜之间打响了“达令”这个品牌,还帮达令迅速俘获了90 后这个年轻的群体。此外,电商类App 也加强了与“社交”的关系,除了通过微信分享、微博转发及论坛互动等常规方式来吸引目标用户之外,蘑菇街、美丽说等还将兴趣社区、达人分享等作为了黏住用户、沉淀用户的必需品。京东更是与腾讯玩起了联姻,直接将自己推向了微信的“购物”版块。

垂直电商持续发力,海淘及导购类表现不凡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人们纷纷投掷豪金准备年货、购买新衣的2 月,移动互联网电商领域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场面。ASO100 从多个维度对2016 年2 月份移动互联网电商领域进行了剖析解读。据统计的数据结果显示,在iOS 平台,电商类App 综合指数TOP10 的排名中,万能的淘宝以综合指数89.68 分稳坐冠军宝座, 唯品会以及京东分别排在了第2 和第3 的位置

近几年,垂直类电商App 以其满足个性化需求等特有的优势开始受到用户的喜爱。在2 月份综合指数Top10 的排行榜中,我们可以看到,垂直类电商App 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打着“2.28 春季美妆节”口号的唯品会以及贴着“3.1 六周年庆”宣传条幅的聚美优品更是表现不俗,纷纷挤进了前5。此外,海淘类App 小红书以及导购类App 折800也力压强敌,挤进了前10,这也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海淘以及导购类App 的巨大发展前景。

融资异常活跃,但痛点仍不容忽视

据Visa 最近发布的《2015 电子商务消费者行为调查》显示,有77% 的中国购物者曾使用智能手机浏览网购信息,并有68% 的人曾使用手机进行购买。在巨大的市场前景刺激下,移动互联网电商领域引来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虽然电商类App 的前景表现出了一批大好的场面,但是有些问题还是需要我们去解决的。与垂直类电商App 相比,综合类电商App 虽然在用户覆盖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是在用户粘性方面却表现出了不足。而导购类App 过分依赖淘宝等大电商平台的特点也恰恰成为了它们最严重的问题。此外,海淘类App 也暴露出了假货、伪装大牌等伤害用户信任度的问题。在未来,若想获得长足的发展,解决这些自身问题是必经的途径。

结 论

据艾瑞咨询最新数据显示,2015 年中国移动端网购交易规模达2.1 万亿元,占比达到55%,比去年增长21.3 个百分点,移动端已经超过PC端成为网络购物市场的主流选择。 基于此数据,并结合2015 年各家电商App 的融资动态,我们不难推断,2016 年移动互联网电商领域必将会迎来一场恶战。在激烈的竞争中,若想取得胜利,解决上述痛点,并贴近用户、深挖需求、重视产品等才是最佳战术。

QuestMobile:2015年中国移动电商网民数量突破5亿

国内知名大数据研究公司QuestMobile(贵士移动)发布的最新移动电商数据显示,2016年1月份,国内移动电商用户规模为4.12亿,相比去年的3.27亿增长了25%。其中,受“双十一”促销拉动,去年11月份,中国移动电商用户规模一度突破5亿,达到了5.05亿。另外,虽然整个电商领域一直存在“洗牌”的声音,不过从最新的Andriod、iOS数据上看,新的APP仍在快速崛起,例如传统商超转型过来的飞牛网(大润发旗下电商网站)DAU、MAU增速超过1000%。

同时,全新的电商类型也在快速出现并突破增长,例如主打海淘的小红书、主打酒类的酒仙网、主打折扣的“卷皮折扣”等等,增长速度在600%以上,显然,这些新的模式以及代表性的APP均值的注意。

一、网络购物行业APP月度用户数与构成

1.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6年1月份,整个移动网络购物市场用户规模为4.12亿,从去年以来,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不过在去年11月份突破5亿(显然与双十一大促销有关)规模之后,接下来缓慢下滑(高潮过后、加上春节,影响颇大)

2.从活跃时段上看,早上9点到晚上11点,都是非常吃香的阶段,可见,上班还真是无聊……

3.从城市渗透率(该城市的网购APP用户数除以该城市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上看,9座城市突破了50%。渗透率前20名的城市中,最差的也达到了47%,可见,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移动电商在二线城市的渗透速度也非常快。

4.在男女比例上,女性用户的比例要高于整体网民中女性用户比例。而在年龄结构上,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状况,80后这是肿么了呢?

 

5.相比其他应用类型,购物显然是较高附加值、较深度的应用形式了。在终端品牌结构上,苹果占了4成以上,远高于整体设备占比。其他各家除了华为,大多占比严重缩水,尤其是三星,局面堪忧啊。

二、网络购物APP“活跃用户实力榜”

1.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6年1月,整个移动电商领域,Android端与iOS端合并用户数量上,手机淘宝MAU3.31亿、DAU1.02亿,同比增长分别达到了36.9%、24.8%。位居第二名的京东,MAU和DAU分别为1.10亿、1780万,同比增长分别达到了83.4%、89.8%。唯品会位居第三,MAU和DAU分别为4190万、773万。

从榜单上看,整个移动购物市场争夺的激烈程度,相比去年未见明显下降,反而其中一些意想不到的局面正在出现,例如,除了海淘之外,折扣类等新品类仍在崛起。

总体上看,MAU增长速度最快的有飞牛网(大润发超市旗下)、蜜芽宝贝、小红书、卷皮折扣、酒仙网等等。

2.QuestMobile数据显示,在Android端、iSO端的MAU表现上,前面所说的高增长类型APP中,例如小红书、卷皮折扣、酒仙网、飞牛网,均有上佳表现,甚至在iOS端表现远超安卓,这也是值得注意的。

另外,请注意,相比各友商只有Android数据,iOS的数据是QuestMobile独有的。

3.从DAU上看,飞牛网的崛起值得关注,传统商超转型电商的成功案例较少,大润发值得关注。另外,类似“识货”、“腕表之家”在iOS端的表现,也是令人惊奇的。

4.为了防止手机淘宝导致其他各家看不到,所以此图未列举手机淘宝。从整体上看,“双十一”的拉动效果非常明显,尤其是对比去年双十一。另外一个,天猫基本下去了,京东和唯品会位置比较稳固了。

三、网络购物APP“用户黏性实力榜”

1.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6年1月份,主要的电商APP在iOS端的人均时长表现都要强于Android端,尤其是唯品会,人均时长达到了139.8分钟,接近Android的两倍。

2.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6年1月,在人均使用次数的表现上,主流电商APP的iOS端表现同样强于Android。

3.总时长的增长率上,蜜芽宝贝、飞牛网、小红书、卷皮折扣、酒仙网,都值得格外关注。同时,淘粉吧的表现也是醉了。

四、网络购物APP“新增留存实力榜”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6年2月,在新增、留存的表现上,手机淘宝、京东、天猫、闲鱼、苏宁易购、唯品会的表现均超过60%。值得注意的是,这当中,阿里系的有多少家呢?你懂的。

Nielsen:过去半年中国使用电子支付比例达86% 远高于别国

过去几年,包括扫描二维码、近场支付等各种创新的数字支付方式层出不穷,电子支付成为一种趋势。尼尔森最新报告显示,86%的中国受访者表示曾在过去六个月中通过电子支付系统为在线购物付过款,这一数据要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在过去六个月曾进行过在线购物的中国受访者中,有53%表示他们使用过银行借记卡网上支付,49%使用过货到付款,以及46%用过信用卡进行网上支付。

尼尔森的调研还发现,在线购物的商品品类方面,不管是个人洗护产品还是鲜花礼品套装,在中国使用电子支付的流行程度都已远远超出了其他支付方式。在所有受访国家中,这种独特的情况仅存在于中国。

尼尔森中国区总经理范奕瑾认为,中国消费者不论是消费产品还是服务都比以往有了更多支付方式的选择,而电子支付凭借它的便利特性将会持续获得更多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除此之外,报告还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喜欢使用移动设备进行网上购物,尤其是在购买某些特定物品时,消费者使用移动设备比使用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频率要高很多。

比如,在中国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通过使用智能手机网上订餐(71%)或在线购票(51%)。超过40%有过网购经历的消费者表示他们通过智能手机购买过美容产品(46%)或包装食品(45%)。

 

App Annie :2016年第二季度移动应用预测报告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许多中国消费者已将智能手机视为首选计算设备。鉴于智能手机在市场中的突出地位,中国也有望在今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应用市场,在应用商店总收入方面超越美国。就 Android 而言,中国市场 Google 服务(和 Google Play)的缺席为大量第三方 Android 商店创造了应用销售机会,其中不乏腾讯和百度这样中国本土的重量级厂商。但事实证明,由于中国缺少统一的销售渠道,这也给有意开拓中国市场的 Android 应用开发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我们的预测显示,中国可以说由两个不同的市场组成:它同时表现出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两种特性。智能手机保有量在北京和哈尔滨这样的一二线城市已接近饱和,而其他地区则尚未充分开发,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高品质 Android 智能手机价格的下降,将进一步加速智能手机在中国的普及。预计到 2020 年,中国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用户数量将增长 2.1 倍,达到 14 亿。

第三方 Android 市场在下载量中的主导地位将持续至 2020 年

我们预计,得益于智能手机在中国新兴市场的快速普及,2016 年中国的应用下载量将达 490 亿,到 2020 年,这一数字将达到 902 亿。从 2015 年到 2020 年,第三方 Android 商店的下载量将增加 2.6 倍,成为推动应用下载量增长的主要动力。iOS 下载量也将增加,但由于 Apple 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中国成熟的一二线城市,因此增长速度会相对较慢。

纵观各个类别,中国的游戏下载量将继续增加,但与全球发展趋势相似,随着开发商发现适合新用户的全新使用形式,以及现有智能手机用户应用使用的继续扩展,其他应用下载量的增长将超过游戏。因此,我们预计在这一预测期间内,游戏下载量所占的份额将从 42% 降至 32%。

截至 2020 年,中国将驱动全球应用商店营收的三分之一

2015 年,中国市场应用商店总收入达到 87 亿美元,到 2020 年,这一数字有望增加到 309 亿美元。2016 年初,北京和哈尔滨等主要城市的应用收入将继续驱动增长潮流,但在预测期间的之后几年中,增长趋势将向南,向西蔓延至广州、河南以及上海周边地区。

事实表明,中国已然成为 Apple 的一大战略性市场。2015 年,iOS 应用总收入达到 34 亿美元,预计在整个预测期间将增长 2.6 倍。虽然在每台设备收入方面 iOS 令其他平台望尘莫及,但得益于中国庞大的 Android 设备数量,2015 年第三方 Android 商店的总收入却更胜一筹——高达 52 亿美元。按照这一势头,随着智能手机在中国小城镇的加速普及,到 2020 年,第三方 Android 商店的收入将增长 4.2 倍。游戏仍将是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我们预计,随着其他应用程序订阅模式日益火爆,游戏收入份额将从 2015 年的 88% 下降到 2020 年的 75%。

这一预测表明了 App Annie 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我们认为,抛开宏观经济因素影响,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是应用商店的主力军,到 2020 年将占到亚太区应用商店收入的 54%。对于有意挖掘中国市场的应用开发商来说,我们提供 3 条建议:

  1. 关注游戏之外的领域,了解当地市场的经济状况(中国以及其他东南亚市场),发现尚待满足的需求,以拓展您的应用业务。
  2. 尽管应用商店分化严重,但别忽视了 Android。在主要的第三方 Android 商店中,识别与您的目标销售人群联系紧密的几个进行合作。
  3. 试行新的收入模式,服务中国新旧用户,充分利用用户在移动端消耗得越来越多的时间与金钱。

附:App Annie :2016年第二季度移动应用预测报告完整版

CNNIC:“她”经济将成O2O消费重要推动力

女性消费者正在成为推动网购市场发展的生力军

CNNIC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女性网购群体规模达18100万,是2010年7303万的近2.5倍;同时,女性移动网购群体规模在2015年也突破15223万。女性网购、团购比例分别达62.7%和29.1%,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0%和26.2%。一方面,是女性自身的行为特点加速推动网购市场的发展:女性网购群体不仅上网时长达4.17小时,远高于网民整体的3.74小时,而且她们的互联网应用更加活跃、种类更加丰富,具体表现在她们对各类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率更高;另一方面,女性作为部分家庭的网购决策者(统计局调查显示,北京市家庭网购决策者中超过2/3是女性),更加突显了这一群体的消费能力。

年轻“潮女”引领网络消费时尚

年轻女性消费意愿更强,对新消费形式、新消费品类更愿尝试,更注重交流分享;而她们的挑剔也将激励互联网消费模式创新与服务品质提升。CNNIC数据显示,2015年20-29岁年轻女性在整体女性网购群体中占比高达35.0%,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29.9%;不仅如此,女性网购消费群体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9.7%,达27.2%;此外,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公司等社会地位较高的岗位就业比例也高于全国。

消费市场规模可观,即将迎来增长引爆点$7

CNNIC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女性网购消费者对O2O服务的使用非常活跃:按服务使用频次统计,最少为看电影在线购票选座,约为每半月一次,最多为网上叫外卖,每周超过一次,此外进行O2O餐饮美食消费的频次为每周0.7次、使用互联网约租车服务为每周0.9次;按服务使用率统计,女性网民多种O2O消费活动的比例均超过20%。根据“创新扩散理论”,当创新扩散比例达10%~20%,扩散过程就会进入快速扩散阶段,可见,O2O市场新兴领域即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引爆点。

图2015年年女性网民O2O服务使用率

注:

在线医疗:包括医疗保健信息查询、网上预约挂号或咨询问诊、网购药品/医疗器械/健康产品、运动健身管理、手机疾病记录、网上预约体检等。

在线教育:是指依托云计算、大数据挖掘、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载体,来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教育形式。

Statista:2015年Android和iOS已占移动市场超97%的份额

Windows 10 Mobile正式版很快就要来了,新系统是否可能成为微软在移动市场与Android和iOS竞争的筹码?似乎微软完全不担心Windows Phone的市场份额问题,来自Statista的最新数据,目前Android和iOS在移动市场上,已经占据了超过97%的份额。

2010年的时候,按照Statista的数据,iOS与Android两者共同的市场份额才仅为38%,但到了2015年已经上升到了97.5%。Windows Phone作为“其他”分类中的一员,市场份额也在逐年下滑。

通常很多人认为,Windows Phone系统的应用缺失是该平台无法得到发展的主要问题。微软似乎一直在努力拉拢开发者,比如发布Universal Apps这个概念,期望借助在PC界的成绩,带动移动市场的发展。

但Statista认为,开发者和用户都在靠拢Android和iOS,很多Windows Phone的粉丝都已经转投竞争对手门下,那么开发者自然也都跟着过去了。

“Android和iOS的市场份额在上升,其他平台都相继进入恶性循坏:开发商和应用开发者都喜欢选择有较多用户基数的平台,而用户则又要根据生态应用来选择平台。一旦用户脱离了,开发者很快也会跟着过去,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目前移动市场上,“其他”分类的市场份额仅为3.5%左右,Windows Phone在这其中占到大约2.5%。

微博发布2015年财报 用户、活跃度、收入增速创新高

3月3日,微博发布了2015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微博的用户规模、活跃度和收入均实现高速增长。微博将继续推动用户增长,提升用户活跃度,加强移动流量的变现,把握短视频等新领域的机遇。

截止四季度末,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2.36亿,同比增长34%,日活跃用户达到1.06亿,同比增长32%。当季微博营收1.49亿美元,同比增长42%,盈利3290万美元,同比大涨251%。2015年微博总营收4.779亿美元,同比增长43%,总利润也达到6880万美元。

新浪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微博董事长曹国伟表示:”2015年微博的业绩卓越。我们的用户群体继续快速增长,用户活跃度持续提升,运营得以优化,同时微博的货币化能力展现出强劲的势头。令我们尤为鼓舞的是微博在移动和社交层面的强劲表现。步入2016年,我们相信微博将继续执行核心战略以推动用户增长,提升用户活跃度,加强移动流量的变现,把握短视频等新领域的机遇。我们将继续通过移动广告产品的多元化,提升广告效率以及拓展客户群来实现业务增长,全面发挥我们平台的潜力。”

月活跃用户净增6000万,增速加快

去年微博月活跃用户净增6000万,相比于2014年4700万的净增长,增速又显著加快。移动化方面微博也进展显著,截止四季度末,微博移动端月活跃用户规模接近2亿,移动端日活跃用户也达到9400万,同比增长46%,增速在社交产品中遥遥领先。同时,微博移动端日活跃用户占比达到89%,接近Facebook。

用户获取资讯的需求正处于迭代升级的过程中。微博作为国内唯一的社交媒体平台,满足了用户在移动端获取资讯和基于信息进行社交的需求。这也使微博的用户规模有望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

兴趣信息流推动活跃度提升,互动率提高24%

微博CEO王高飞表示,今年将重点扩展微博带给用户的信息流消费的体验,帮助用户更好的发现内容,同时提升内容发布的体验和形式,帮助用户更方便的表达、展示观点和生活。

去年以来,微博一直对信息流算法进行优化。除了让用户基于关注关系获取信息外,微博还通过对用户浏览习惯的分析,在信息流中推荐其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从而提高用户消费信息的效率,2015年用户信息流的互动率提高了24%。同时王高飞介绍,正在测试的一项新算法,对信息流的人均刷新次数提升达到30%,这将有助于用户在微博上更方便的获取资讯,进而帮助微博扩大用户规模。

在自媒体领域,去年微博开放运营了32个垂直领域,四季度阅读量年对年增长84%。这也给垂直领域作者带来更好的收益。去年自媒体作者在微博获得的分成收入达到2.5亿。

而用户在微博消费多媒体信息的习惯逐步养成,也让微博的内容生态更完整。去年四季度微博内视频的日均播放量达到2.9亿,比三季度增长53%。为进一步优化内容生态,微博还上线了头条文章,让专业媒体人士可以更好的在微博发布内容。四季度使用过头条文章的作者已接近13万,文章互动量也提高了33%。

广告收入增长52%,全年盈利6880万美元

商业化方面微博也保持高速增长。去年四季度微博广告收入达到1.295亿美元,全年广告收入达到4.024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52%,广告主数量也达到66.4万个。根据CTR的数据监测,去年互联网广告市场的增幅为22%。照此计算,微博广告收入的增幅已经达到行业的2.5倍。更令人瞩目的是,微博广告收入中,非阿里广告部分的同比增幅达到69%。这也表明微博在商业化方面的”造血”能力持续增强。

广告收入的增长,成为微博盈利的重要推动力。去年微博总营收达到4.779亿美元,同比增长42%,利润也达到6880万美元。微博在商业化方面的增长空间也被看好。去年微博广告库存同比有所增长。在信息流视频广告的发力也初见成效。有6个品牌客户春节期间投放视频广告,魅族的视频24小时内播放量达到2890万。这都为收入的进一步增长奠定基础。

微博对传统广告平台客户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强。去年四季度,一些以投放传统媒介平台为主的快消、电影客户,已经在微博投放广告。《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上映前4天连续投放微博开机报头,触达1亿多手机用户,首周票房也达到3.5亿。

微博的Bigday社交营销解决方案,也逐渐得到广告主认可。跨境电商应用洋码头去年”黑色星期五”在微博采用Bigday投放,全天广告展示达到5.5亿次,当日GMV和新增用户均有10倍以上的增长。

王高飞表示,社交营销正在成为中小企业移动营销的必选。经过几年的摸索,广告主的社交营销能力不断提升,营销需求也开始升级。目前已经有中小企业客户开始在微博投放品牌广告,品牌企业投放信息流原生广告的比例也在增长。这将使微博在客户的营销计划中占据更重要的角色。

2016年企业广告投放渠道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传统媒体举步维艰

在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大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广告形式层出不穷,而传统媒体的成长空间越来越小。

根据CTR媒介提供的趋势数据,2015年前三季度的中国广告市场规模出现了3.5%的同比缩减。其中,传统广告市场(电视、电台、报纸、杂志、传统户外)的降速达到了7.3%。

其中,平面媒体降幅比上年都有所扩大,杂志广告下降18.8%,资源量下降26.7%;报纸状况最为严峻,广告降幅扩大至35.6%,资源量(广告占版面积)降幅达到38.0%,如下图所示。

二.2016年将是自媒体大爆发的一年

从上面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传统媒体广告全面下降成2015年广告市场的基本特征,只有户外媒体勉强保持了持平状态,趋势不容乐观。2016年更将是中国传统媒体广告市场举步维艰的一年,而对于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来说,2016年将是大爆发的一年,自媒体推广方法论将围绕大数据为核心而变得更加科学,自媒体精准营销价值将继续深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传统媒体把以自媒体为首的新媒体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但事实上,新媒体是对传统媒体的极大补充,而非替代;我们也可以看到,有很多有远见的传统媒体都在主动转型,开启了各种自媒体平台并运营的风生水起。

三.以自媒体推广为核心的社会化媒体广告将成主流

各行业广告主频繁投放新媒体广告和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渠道的现实,是因为以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有其基因里的独特优势:

相较于其他媒体的推广渠道,微信大号,微博名人等自媒体平台具有粉丝活跃度高,传播集中且迅速等独特优势,它能使品牌在短时间内引发起热烈讨论,后期的营销效果持续存在。在这些渠道里,通过优质图文、视频等形式,能达到快速有效的推广曝光。

四.自媒体推广行业急需规范和规则体系

就目前整个自媒体大号行业现状来看,还是没有形成成熟的规则体系。90%的自媒体人急于变现,90%的品牌方运营人员急于给领导表功,90%的个人媒介服务体系不完善,导致了鱼龙混杂,虚假效果频现的状况。

笔者认为,品牌做自媒体大号推广和社会化媒体营销,最好还是找极盟(www.jimob.com.cn)这样的专业自媒体投放平台,公开透明的推广价格和真实有效的数据监控及行业数据报告分析,可为品牌自媒体广告投放保驾护航。据了解,极盟以自媒体大号推广为基础,同时还提供微信公众号saas软件平台、数据榜单、行业分析、舆情监控、数据报告、营销推广、定制培训VIP服务,这对于整个自媒体广告生态是一个质的飞跃。

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回顾与展望

中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正式告别高速增长进入到“常态中高速增长”阶段,创新驱动成为主旋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移动互联网部分领域进入稳定发展期、商业模式逐渐成熟、企业由烧钱阶段逐渐步入盈利阶段;资本色彩浓厚的移动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趋于理性,市场竞争格局亟待重塑;以O2O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跨界融合仍然是竞争焦点,领军企业业务体系持续扩充完善。

一、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回顾

(一)应用环境不断完善,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15年,中国手机用户规模预计将突破13亿。其中3G和4G用户爆发式增长,预计净增1.65亿户,总数达到7.47亿户,同比增长28.4%。

在庞大用户群体的需求刺激下,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同比增长76.9%,达到3981.5亿元。赛迪顾问认为,带动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由于我国具有庞大的手机用户群体,对移动互联网应用存在巨大市场需求;二是由于通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通信质量提升、移动通信资费持续下降,为移动设施在更多场景下便捷高效的接入互联网提供了基础保障;三是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转型升级以互联网创新应用和模式的兴起,也极大地丰富了移动互联网应用产品及服务市场。

图1 2012-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规模

(二)智能终端创新迭出,数量规模稳步上升

2015年我国智能终端设备销售量整体出现小幅上涨,其中智能手机销售量表现平稳,可穿戴设备增长态势迅猛。2015年全年中国手机市场规模约为36742.5万部左右,增长趋势整体放缓。这是由于中国手机用户已近人口数,新增手机用户已经无法带动手机销量的增长,大多是二次手机的替换来维持手机市场规模。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通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手机厂商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性能,替换市场的用户需求得到了有效激发,创造了一定市场空间。相比智能手机市场,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依然火热。2015年可穿戴设备销售额预计将达到136.8亿元,同比增长416.2% ,其中智能手环和手表类产品需求火热,各大厂商纷纷推出相应产品,以苹果Apple Watch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持续增加,带动了新一轮智能终端市场需求。

(三)企业兼并重组不断,市场竞争格局重构

2015年可以说是移动互联网企业兼并重组元年,许多原本存在竞争关系的公司纷纷寻求资本合作。2月,滴滴、快的宣布两家实现战略合并;4月,赶集网与58同城合并;5月,携程以4亿美元收购艺龙37.6%股份,共同布局旅游相关产业;10月,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10月,携程宣布与百度达成股权置换交易,携程与去哪儿正式联姻;12月,世纪佳缘和百合网宣布达成合并协议。

频繁上演的兼并重组背后有三方面原因驱动:第一,资本市场压力增大,资本盈利推动行业内走出暗战。相较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企业与风险投资的关系更为密切。为提高资本利用效率,投资者纷纷推动各细分领域的企业进行合并。第二,行业建立良性竞争秩序的急切需要。许多企业长期以来采取大面积免费和补贴的方式扩展市场,当用户消费习惯建立起来后,持续的补贴带来的是同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这对于投资人和企业来说,都是不可持续的。在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等因素下,合并作为企业在同行业激烈竞争下“止损”的重要方式,对企业探索并完善盈利方式,意义重大。第三,企业有发展自身业务的需要。企业经历快速发展之后,需要进一步完善业务架构,行业领军企业之间的合并、兼并、收购等对于强化企业原有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缓解资金压力、完善业务结构与组织架构,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行业跨界融合升温,O2O创新创业活跃
2015年,“互联网+”战略的提出为互联网深度改造传统行业提供了新思路。“互联网+”的本质是跨界,即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使互联网和各行各业进行深度融合。在互联网的跨界融合过程中,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涌现出许多新业态,并保持蓬勃发展态势,其中以O2O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跨界融合成为新的市场亮点。
具体来说,互联网金融方面,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众筹等概念持续火热,普惠金融时代已经开启;互联网教育方面,依托互联网带来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最新技术,线上教育走向个性化和规模化;互联网医疗方面,移动医疗创新应用遍地开花,其模式由简单的线上咨询向线上问诊、医药电商、预约挂号等O2O模式深化,患者与医生实现线上线下双向互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挂号难看病难的情况有所改善。
二、2016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发展趋势
(一)资本寒冬之下,移动应用市场仍将一枝独秀
虽然互联网行业整体迎来资本寒潮,但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仍具有较大增长潜力。赛迪顾问预计2016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6290.8亿元。

政策层面上来看,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扶持政策,鼓励互联网企业发展和互联网应用的推广,各地相继出台的“互联网+”专项行动计划,从以互联网创新应用为代表的新兴业态的培育和传统产业互联网应用推广等方面提出促进措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之下,互联网的创新创业环境持续改善,将进一步促进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创新发展。

行业层面上来看,移动互联网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存在许多新的增长点。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不断融入并改造传统行业,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兴业态,扩展了市场边界;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企业立足自身,不断加大力度改善智能终端性能,提升应用服务用户体验,创新产品及应用也不断涌现,越来越完善的产品有效刺激用户需求,促进了整体市场规模的增长。

(二)细分领域发力,垂直应用有望打造新的蓝海

随着移动互联网整体的发展,其细分领域的发展和分化也不断深入,各领域进入不同发展时期。其中包括社交、电商等在内的垂直领域进入稳步发展期,竞争趋于理性化;而包括出行、本地生活、在线教育等在内的领域仍存在多家领军企业,未形成稳定的市场格局。

细分应用领域的火热态势将重点聚焦三种类型企业: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三大巨头为打造完整生态系统,纷纷涉足多个垂直领域,凭借自身资金和人才优势带动相应行业发展;滴滴出行、美团等行业领头羊则一直致力于扩展特定行业市场份额,通过资金投入和业务创新的方式引导行业发展;新创企业则凭借其对用户具体痛点的关注,发现蓝海市场,推出相应创新应用,完善了市场产品结构。

(三)终端创新之余,移动应用水平亟待提升

2015年智能终端厂商在产品技术、设计、功能和模式上都有所创新,相较之下终端上承载的移动应用软件质量还需继续提升。具体来说,这种提升将在可穿戴设备和智能手机两类产品上体现。

可穿戴设备搭载的移动应用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产品功能不够完善,多是单向收集用户数据,未能充分利用后台对用户碎片化信息进行整合,缺乏个性化内容。相比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具有更强的便携性和交互性,非常适合搭载传感器以收集用户信息。这些用户信息个性化特征明显,涉及到健康参数、运动情况、饮食习惯等各个方面,借助大数据技术,经后端平台处理整合之后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可供软件开发者应用于医疗、社交、娱乐等多个方面。因此,可穿戴设备移动应用未来的发展将围绕如何实现用户数据价值而进行,应用创新亟待展开。

(四)No.1法则凸显,行业兼并重组仍将持续

互联网企业竞争的最高形态就是垄断,互联网时代网络效应、规模经济、品牌优势的作用更加凸显。移动互联网发展中,更多的企业是伴随各类资本成长起来的,资本的逐利性将驱使行业内各类资源相行业领军企业集中,,未来资本将继续推动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将行业竞争带往合理化方向。

移动互联网行业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快速扩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背后是风险投资的大力支持。在资本的支持下,许多垂直领域发展迅速,市场得到大幅扩展,但随之而来的是相关企业资本利用效率降低,行业恶性竞争加剧,企业自身业务发展受到影响。目前许多行业的领军企业已经完成4轮以上的融资,但行业仍未形成明显的市场格局,投资者考虑到资本利用效率和企业发展前景,势必会推动竞争企业的兼并重组,一方面可以减轻企业对资本的依赖,资本盈利能力提升,同时合并可以推高企业整体估值,资本撤出时会获得更高收益,另一方面可以使企业转而关注业务创新和业务结构调整,制定更为长远的发展战略,使行业竞争走上良性轨道。
(五)平台模式已死,价值增值或成就行业壁垒

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原有的简单平台模式的局限性越发突出,企业急需在原有业务模式的基础之上,将平台的信息对接功能深化为信息整合及优化功能,并通过个性化的核心服务提升盈利能力。

许多互联网企业创立之初采取简单的平台模式,即通过平台进行单纯的信息对接。处于这一阶段的企业尚未建立稳定的用户群,首要目标是留住用户,占据市场份额,同时由于处于融资轮初始阶段,不需要考虑盈利问题,企业通常会投入大量资金对用户进行补贴。然而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企业积累了一定的用户和相关数据,进而可以依托于后台数据技术,在信息对接的基础上实现信息整合和信息优化,通过对用户“碎片化”信息的深入分析,提供更具个性化的增值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实现产品服务的附加值。比如京东商城目前正处于平台模式的转型阶段,之前通过对接企业和消费者信息,占据了我国自营式B2C电商市场56.3%的市场份额。在转型过程中,京东不再满足于做单纯的产品销售平台,而是将自身定位为提供供应链服务的公司,通过积累的大量产品数据和用户数据,向供应商、卖家等公司提供增值服务,力图打造品牌营销、产品推广和用户互动的综合性平台。

Penguin Intelligence:中国移动支付和社交媒体使用情况调查

根据Tencent 8月的数据,中国移动支付更倾向于男性。

据报道,8月使用Tencent移动支付服用的用户中8/10是男性。

在支出方面,男性趋势更明显:所有的移动支付交易额中,男性占85%。

2014年6月Ipsos的调查发现,中国男性和女性对移动支付的各种问题都十分担心。男性受访者更担心交易安全问题,但是男性和女性的差异非常小。

2015年8月Tencent Penguin Intelligence调查了中国不同地区网民对移动支付的使用情况。一线和二线城市使用量基本差不多,3/4的网民使用移动支付;但是在三线城市普及率更低;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普及率下降至57.7%。

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受访者对尝试移动支付最不感兴趣,占14.6%。

社交媒体方面,即使Facebook尚未进入中国,中国社交媒体也非常庞大。根据eMarketer的预测,中国社交网民接近5亿,社交分享数量庞大。

根据腾讯Penguin Intelligence的调查,在众多的社交分享中包含着用户的个人想法。在20岁及以下的网民中41.0%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想法。在20岁以上的网民中36.8%通过社交网络分享个人想法。

在各种内容类型中,年轻用户更可能比20岁以上用户分享的更多,但是这种差异非常小。

这两组用户中,日常生活的照片是分享第二多的内容,紧随其后的是饮食和旅游体验。在20岁以上的网民中,笑话是发布第三多的内容。

年长受访者更可能分享有用的信息,占18.7%;相比之下,年轻受访者中只占11.3%。

对那些希望通过接触社交用户的品牌来说,实用显然对年轻消费者没有什么吸引力。

年长消费者也不太可能分享游戏内容,他们更喜欢媒体文章。

2016 年 14 个值得关注的移动营销趋势

移动营销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从去年开始,移动营销作为一个热词进入越来越多人的视野。今年,不同的公司都会玩出哪些移动营销的新花样呢?

我们在此收集了 14 位美国青年企业家协会(YEC)的元老级成员对移动营销的预测。当中有保守的想法,也有大胆的预言,营销人们或许就可以在这里找到 2016 年上半年营销的主攻点。

1.Instagram 广告

就职于 Market Domination Media 的 Janathan Long 认为,

Instagram 的广告业务刚刚启动不久,未来我们可以预见一大批的品牌都会竞相在 Instagram 上投放广告。品牌一开始都不懂「我们为什么要在图片分享 APP 上投放广告?」。但很多代理商都向客户介绍了在 Instagram 上投放广告的独特优势,品牌们逐渐转变了态度。

Instagram 的用户群体庞大,在 Instagram 上投放广告的受众群也是庞大的。而品牌要在 Instagram 里让广告到达尽可能多的用户,唯一的办法就是购买它的付费广告。Instagram 一开始不能增加链接,这曾让无数营销人感到可惜。不过现在,只要支付了广告费,品牌在发布图片之余还能增加链接。2016 年上半年,Instagram 的创意广告一定会拥有极强的竞争力。

2.移动端视频广告

就职于 AdGate Media 的 Dan Sapozhnikov 认为,

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视线已经逐渐从电视屏幕转移到智能手机上。伴随着这一趋势,移动端视频广告迅速发展,广告费也水涨船高。移动端视频的关键价值不仅仅是以视频内容吸引观众,还能引导观众浏览视频中提及的网站或下载 APP,将普通观众转换成消费者。根据 2015 年移动端视频迅猛发展的势头,它的市场容量估计会在 2020 年前增至 130 亿美元。毫无疑问,2016 年上半年,移动端视频依然会保持良好发展。

3.移动支付

就职于 Chatter Buzz 的 Shalyn Dever 认为,

移动支付在 2016 年会收获更庞大的用户群。根据知名市场调研公司 Forrester 的报告,美国 2019 年的移动支付成交额预计会达到 1420 亿美元。越来越多的品牌和 APP 都适用于移动支付,这也是它们抓住移动支付用户群的方式。

用户从现金或刷卡付款到移动支付,商家也要跟随用户的步伐,在传统收款方式的基础上增加移动收款的功能,才能避免这部分用户流失。

4.原生广告

就职于 Tiller 公司的 Stephen Gill 认为,

原生广告在 2016 年的移动营销中会占据重要部分。原生广告能够重塑广告主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改变消费者抵触广告的心理,成功帮广告主完成推广。原生广告的点击率是一般显示广告的两倍,它的广告形式也使得它能够避免广告拦截插件的影响。现在美国 73% 的媒介购买从业人员都在投放原生广告,到 2018 年,原生广告的投放额预计会达到 210 亿美元。

5.私人订制信息及广告

就职于 Webfor 公司的 Kevin Getch 认为,

四个移动端领域巨头——Google、Bing、Apple、Facebook 都已经在「虚拟助手」技术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人力财力。谷歌开发了 Google Now,Bing 推出 Cortana,苹果拥有 Siri,Facebook 的 M 正在测试阶段。这些公司都希望他们开发的「虚拟助手」能够成为用户生活中最实用的私人帮手,甚至在用户发出指令以前就能为他们提供他们想要得到的信息。这就是我们认为的移动营销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6.结束一成不变的内容设计

就职于 Ceros 的 Simon Berg 认为,

很多人都能就「如何提升数字营销中的移动端友好度」、「如何在设计中体现移动端优先」这些话题侃侃而谈。显然,在营销人心里,生产能让用户与之互动的内容,提供更丰富的用户体验已经成为自觉意识。只设计一种内容,让它覆盖所有用户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人们接受移动端的新事物跟过去相比有了更高的要求。打个比方,人们在 2016 年觉得好的东西,到 2020 年的时候会觉得根本不值一提。如果企业一直停留在 2016 年,那到 2020 年,它也就要倒闭了。品牌们不得不开始思考提升用户体验的问题,现在的消费者需要定制化的服务内容。所谓的定制指的是更深层次的多样化。提供定制化的服务,绝对是讨好用户的不二法宝。

7.更多公司推出专属 APP

就职于 Recruiter.com 的 Miles Jennings 认为,

现在各种公司都已经意识到了,与其不断优化其网站在移动设备上的用户体验,不如推出公司的专属 APP。APP 不仅能够带给用户视觉上的愉悦,还为用户提供相对于网站而言更多样化的服务。同时,获取服务的便捷性也大大提升。2016 年,推出专属 APP 一定是现在还没有 APP 的公司们的一致目标。现在 Google 和 app store 上的 APP 索引都已经有了巨大进步,通过搜索引擎优化,人们更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 APP。APP 索引的完善使得不同种类的 APP 都更容易进入相应的目标群体视线,这样的进步更加推动着公司们加紧推出 APP 的步伐。

 8.移动端产品的个性化用户体验

就职于 Helpshift 的 Eli Rubel 认为,

基于个人信息和海量数据进行的以个性化为特点的营销战役会成为 2016 年上半年营销界的重头戏。今天的消费者希望他们的每一个需求,无论多么细微,都能被商家考虑到。所以对于商家来说,满足消费者的特别需求,开展个性定制的营销战役变得非常重要。随着我们进入移动时代,移动端产品中是否有足够人性化的设计,能决定这个产品的存亡。

9.垂直视频广告

就职于 Switch Video 公司的 Brandon Houston 认为,

垂直视频并不是什么新事物,但是垂直视频的流行趋势却是新近出现的。像奥迪、AT&T、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这些大公司都已经尝试过垂直视频,而数据表明这些垂直视频广告的播放完成率比普通视频广告高 80%。汉堡王、梅西百货这些公司也在 Snapchat 上投放过垂直式广告,反响非常不错。垂直式广告能够大行其道的原因是,垂直模式是我们使用手机的默认模式,垂直广告避免了我们观看广告时要旋转手机的麻烦。垂直广告适应了人们使用移动端多于使用 PC 端的习惯变化,垂直视频的生产会成为行业内稳固的一部分。2016 年年初我们就已经看到了不少品牌试水垂直视频,随着时间的积累,我们会看到更多更全面的数据,证明垂直视频在传播中的优势。

10.程序化广告购买

就职于 Automate Ads 的 Andrew Torba 认为,

根据 eMarketer 的数据,去年移动程序化广告的交易额(即利用技术自动完成购买和出售移动广告)已经达到 93.3 亿美元,占程序化广告总交易额的60.5%。Facebook 这个移动广告的领头羊,去年第三季度的广告收入是 43 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收入都来源于移动广告投放。去年,Facebook 全面开放了 Instagram 广告的自助购买平台。这也就意味着,广告主们 2016 年的移动广告投放额,会继续大幅增长。而广告主们如果不重视移动广告的程序化购买,他们就没法玩好移动广告这个游戏的,他们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错失很多机会。

11.社交电商的整合

就职于 Track Marketing Group 的 Alex Frias 认为

基于 Instagram,Pinterest,Snapchat 这些视觉类社交网站的社交电商整合,将在 2016 年的市场掀起大波澜。对于零售商来说,利用社交网站直接销售是他们从未尝试过的一种销售方式。这种新的销售方式给品牌提供了机会来重塑电子商务市场,争取新的市场地位。

12.基于短信的移动营销

就职于 Netjumps International 的 Sheldon Michael 认为,

手机营销服务站点 Trumpia 在移动营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拥有庞大企业用户群,而这些企业用户都迫切希望能和消费者保持密切联系,了解消费者的喜好。Trumpia 能够智能寻找目标用户群,向当地账户和粉丝发送会员奖励,优惠活动或者用户调查信息。这样的方式既实现了资源共享,又能够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可谓节能又高效。

13.Snapchat

就职于 858 Graphics 的 Brandon Stapper 认为,

现在很多人都还没有意识到,Snapchat 的用户群已经变得多么庞大。青少年不再使用 Facebook 或 Instagram,只有他们的长辈还使用这些。Snapchat 为大企业发布广告取得的良好反响为 Snapchat 带来了整个品牌的升值。2016 年 Snapchat 的广告业务会继续扩张。我认为为了更准确的广告定位,Snapchat 会试图获取更多的用户个人信息,还有基于用户所处地点而推送的广告也会出现。

 14.移动营销自动化

就职于移动应用开发平台 Appboy 的 Mark Ghermezian 认为,

移动营销自动化是今年最火热的潮流。移动化已经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营销者和消费者的关系,不再仅仅依靠信息和交流维系。现在对于营销者来说,最最重要的是移动端。他们必须每一分钟都关注着移动端,因为这里有着最完整的消费者群像,从这里他们能发现消费者想要什么。品牌必须学会如何有技巧地和消费者保持联系,如何获得更多他们的个人数据,如何让他们信任品牌,成为品牌的忠实用户。移动营销自动化使得品牌能够收集和使用更加确切的数据,然后适时给用户发送定制信息。

102家独角兽启示录:移动互联网企业估值见顶没?

很难对投资市场进行概括,2015年移动互联网的庞大数据倒是值得一说。根据Digi-Capital的报告显示,2015年四季度,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移动互联网“独家兽”有102家,该季度它们的估值增加了1300亿美元,有四家移动互联网独角兽死亡(也就是估值降到10亿美元以下)。

2015年移动互联网企业退出的资本超过1000亿美元,市场开始整合,IPO开始降温。去年移动互联网投资总额达690亿美元,2015年四季度投资额同比下降超过20%,此前的9个季度都是增长的。最终,92家公司(涉及16个行业)的移动互联网股票股价同比持平。

整个2015年移动互联网投资额达到690亿美元,这是非常高的,三季度达到高峰210亿美元,四季度降到了160亿美元。移动旅行、运输和移动电商占了总投资的三分之二,还有几十亿美元投向了生活方式、饮食、广告和营销领域。有几亿美元投向了21个其它的移动行业。

2015年前三季度,退出市场的资金(包括并购和IPO)相对比较稳定,到了四季度涌现出许多大规模合并,全年退出资金达到1010亿美元。

年底大规模的并购主要发生在电子商务、旅行、运输行业,它们占了退出资金的一半,几十亿美元退出了移动企业、照片和视频、游戏、可穿戴设备、社交、导航、饮食、天气、广告营销、教育行业,还有几亿美元退出了8个其它移动领域。

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和比尔?柯尔利(Bill Gurley)曾经就“独角兽”的增加与减少展开了争论,到了年底时争论仍然不明朗。四季度102家移动互联网独角兽估值增加了1300亿美元,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还有四家移动互联网企业的估值掉到了10亿美元之下。所以说两人的预测都是准确的。

移动社交网和移动电子商务网占了整个价值的三分之二,然后是移动运输、金融、信息传送、游戏、公共事业、旅游、饮食,还有另外13个行业超过10亿美元。美国移动互联网独角兽占了全球价值的一半,中国快速追上西方。世界其它地区的移动互联网独角兽只占整个价值的十分之一,因此整个市场就是双雄竞争——美国和中国的竞争。

2015年,92家上市公司(涉及16个行业)组成的移动互联网股票指数与2014年基本持平,略微下降了0.5%,按行业来看最高增长48%,最低下跌31%。2016年开始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尤其是最近几周。

去年,移动互联网行业出现了许多很大的数字,现在方向已经改变,包括投资、并购、IPO、估值(私有企业和上市企业一样),这些改变不容忽视。下一步会怎么样引人关注,2016年最大的问题是:这一年可能会出现反转,可能会出现软着陆,可能会出现大调整。

程序化购买战略布局,仅需四步

中国的广告市场随着消费市场的增长正在快速发展。2014年,中国互联网广告收入首次超过电视广告收入,占整个广告市场的35%。据Magna Global的报告,到2015年末,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广告市场,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众多传统媒体,包括电视、户外、广播等都在快速数字化进程,所有媒体终将数字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此外,程序化购买逐渐成为全球数字广告行业的核心关键词。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已经开始积极尝试程序化投放。

什么是企业级程序化?

在海外,企业级程序化战略布局已经成为最新趋势,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及代理商开始将程序化作为企业级的营销战略来规划,一些大型及超大型广告主甚至将75%乃至100%的数字广告预算都通过程序化进行投放,但在国内,这一细分领域才刚刚起步。

“所有媒体终将数字化,所有数字媒体终将程序化。广告主及代理商应将程序化作为企业级战略来规划安排,而非媒体渠道。” Chinapex创略总裁Tiger Yang接受本刊采访时说道。

Tiger提到,所谓企业级程序化,主要有两层含义。

第一,简化、统一、一站式地满足复杂的程序化营销需求。大型广告主、代理商因为有着复杂的程序化购买需求,包括对于多种程序化购买方式的需求、多屏多渠道的投放、以及从品牌到效果再到忠诚度全消费者生命周期的营销需求。这个和需求相对简单,只需要通过单个DSP就能够完成投放的中小型广告主需求有着不同,与分别下单给不同的DSP也不同。

第二,能够满足定制化的界面、功能乃至资源接入需求的开发。“企业级”的另一个内涵,就是它是专门适用于某个企业内部的,而非标准化的程序化产品。它可以是基于同一套程序化基础设施,但是一定能够根据广告主和代理商不同的需求去量身定制开发。

Tiger首先剖析了市场上对程序化购买本身认知的几个误区,“程序化不等于RTB,RTB只是一种程序化交易形式,除了RTB还有PDB。同样,程序化也不等于DSP,DSP核心是RTB的算法研发,主要解决通过RTB方式的程序化投放。此外,DSP与数据管理和激活也无关,和DMP无关。”一套企业级的程序化技术解决方案可以基于一个Trading Desk(TD)的形式存在,其中实时竞价的算法部分使用到多个DSP,直接进行程序化直接购买(PDB),通过其统一的DMP来管理并激活数据到各个DSP以及其他广告投放中所需的技术工具上去。如果把Trading Desk的对接和使用范围扩大,这样的解决方案也可以被称为“营销云”,还可以管理广告投放以外的其他营销活动。

企业级程序化有哪些价值?

Tiger认为,我们可以通过企业级程序化的两点含义来看到其价值所在。

首先,企业级程序化一站式地满足了复杂的程序化营销需求,使得广告主和代理商在众多碎片化的广告技术工具中,不必因为生态链过于复杂而不知所措。譬如,市面上声称为DSP或者DSPAN(由广告网络转型的DSP)的公司多达70-80家,各家有不同的算法,对接不同的资源。除DSP之外,还有DMP,以及许多第三方广告技术工具,包括广告验证、程序化创意等等。将整个生态链技术整合到一个平台之中,方便广告主一站式的使用所有程序化技术工具。

此外,一站式整合平台能够提升程序化投放的效率及效果。在效率上,统一的跨平台优化以及报表管理能够节省对接多个供应商的时间和重复工作。在效果上,同时对接多个算法,能够确保在同一项目投放时,可以根据优化表现实时切换以及选择最优的算法及资源。

然后,可定制化的特点使得企业级程序化更加符合广告主和代理商的实际需求。整个前端界面可以根据广告主和代理商的内部流程来定制开发。除此之外,基于程序化基础设施之上,还能定制化接入公有市场中还没有接入的工具与资源。

终上所述,企业级程序化意味着改变广告主和代理商与广告技术公司之间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建立一个全新的战略伙伴关系。通过企业级程序化平台(诸如Trading Desk解决方案),广告主对于广告技术堆栈有了更大的控制权,能够建立更长远的程序化营销竞争优势。

广告主应当如何规划企业级程序化战略并落地实施?

第一,搭建企业级程序化平台(Trading Desk)。从企业级的角度来搭建一个统一、根据需求定制化的程序化平台,然后通过独有的企业级DMP,可将数据激活到各类不同的广告技术工具中去,包括在购买层面专注于RTB的DSP和可程序化直接购买(PDB)的资源,以及负责品牌安全、防作弊、程序化创意、监测与分析等功能的第三方广告技术工具。

第二,打通跨屏跨渠道全方位程序化解决方案。即一站式管理覆盖PC、移动、视频、社交、以及新兴媒体资源等多屏多渠道,能满足从品牌到效果再到忠诚度的所有营销需求的解决方案。在不远的将来,还可以加入在国外已经实现的对于电视、户外、广播、搜索等更多渠道的管理。

。包括团队搭建、运营及培训等。

,并不断优化投放。可以通过营销目标、营销阶段、消费者生命周期等各个方面去做合理的目标以及KPI的设定,并在实际投放中不断优化。

当然,整个企业级程序化战略的落地并非易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广告主和代理商都是需要合作伙伴来配合共同完成的,只有极少数超大型广告主及代理商会采用招募内部团队完成所有开发工作的形式。SaaS(软件即服务)的模式事实上是非常适合企业级程序化应用的。Trading Desk技术提供商可以通过SaaS的模式,帮助广告主和代理商搭建其专属的定制化企业级程序化平台。这一模式的另一个好处是整套体系可以不断跟着程序化生态链的更新而升级。在企业级程序化落地的初始阶段,全方位的程序化解决方案或许也需要合作伙伴首先托管运营及负责优化工作,以及提供内部培训等等。

Chinapex创略的旗舰产品Apex One其实就是这样一套可定制化的企业级营销云解决方案,将国内以及全球广告技术生态中的最佳技术、工具以及媒体资源集中到一个平台上,让代理商合作伙伴能够导航整个生态系统的一站式平台。就算法而言,Apex One技术对接了国内外多家优质DSP, 针对客户不同阶段的投放需求,根据各种DSP在算法、竞价方式、媒体资源、人群数据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合理选择最适合的几家DSP搭建投放策略。同时,开创性地将DSP作为投放优化维度之一,根据不同的投放效果实时调整预算分配和具体策略设置,不但帮客户避免资源的浪费,而且更为快速,有效地帮助客户达成各阶段的投放目标,实现品牌和效果的同步提升。Apex One独创对于一笔广告预算做多算法,多资源的投放,为客户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Tiger表示,2015年已有超过50家大型和超大型品牌广告主及代理商选择Chinapex创略作为其企业级程序化战略合作伙伴,客户满意度和留存率在75%以上,并且他们会在2016年持续增加程序化广告预算。在未来,Chinapex创略将帮助更多的品牌广告主以及代理商完成其企业级程序化战略规划及落地实施,帮助他们完成从传统到数字,从数字到程序化的营销转型。

2015中国总体广告花费下降

央视市场研究(CTR)媒介智讯近日发布了一则《2015中国广告花费总结》的报告,其中显示中国整体广告市场下跌了2.9%。主要下跌板块为传统媒体,全年损失了创纪录的7.2%。对于广告人而言,2015年无疑有的在天堂,有的在地狱,又是跌宕起伏的一年。

从整体行业投放广告来看正呈现着新老转换的局面,与资本、互联网+相关的行业勃勃生机。2015年新媒体广告结构逐步稳定,增长稳健的新媒体给暗淡的中国广告市场带来曙光,将整体市场跌幅定格在-2.9%。

App Annie:预计2020年全球移动应用经济规模达1010亿美元

据市场研究公司App Annie公布的报告显示,到2020年应用经济的规模可能将比今天扩大一倍,至1010亿美元。

应用经济的增长推动力将来自于应用使用量的上升,以及智能手机在全球范围内被采用率的提高。App Annie公布的这份报告旨在让品牌、机构、投资者和应用开发者更好地了解未来五年时间里的全球机遇,而这份报告中一个很有趣的事实是,2015年游戏在全球应用市场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为85%,达348亿美元。到2016年,预计游戏收入将增长至415亿美元,2020年则将增长至746亿美元。

但与游戏相比,其他类别的应用甚至将以更快的速度实现增长。几年以前,游戏或传媒公司在应用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相比之下,时至今日应用发行商已是来自于各行各业,如银行、零售、航空、打车服务和政府机构等。在风险资本和对冲基金的支持下,整个应用行业正在创造出庞大的市场价值和实际收入。

App Annie高级研究副总裁丹尼尔·莱维塔斯(Danielle Levitas)发表声明称,这份报告利用了1万多个数据来源来揭示各种未来发展趋势。在2016年中,预计全球移动应用市场总额将扩大24%,来自所有应用商店的应用总收入将达510亿美元;到2020年时,全球总收入则预计将会超过1010亿美元。

虽然美国、日本和中国等规模较大的市场仍旧处在应用收入整体增长的中心,但App Annie预计,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和阿根廷等正在迅速发展的市场也将迎来庞大的机会。在2016年上半年中,预计中国来自于应用商店的总收入将会超过美国。2015年初,中国已在应用下载量方面超越了美国。

应用收入和使用量不一定会受到地区性经济衰退的影响,比如说阿根廷和巴西等国家的应用经济就在2015年中取得了非常强劲的增长。尽管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巴西今年的应用收入预计仍将实现40%的增长。App Annie指出,这种增长势头会让人联想起2008年到2010年之间的美国等成熟市场,当时这些国家的智能手机和应用市场强劲增长。

从全球范围来看,2015年中全球Android用户在应用上花费的总时长取得了63%的增长。报告预测称,可穿戴设备、电视机、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产品、家庭物联网以及汽车等新的平台将起到提高应用使用量的作用。

App Annie预测,2016年应用商店中的整体下载量将比2015年的1112亿次增长33%,达1473亿次;到2020年时则将进一步增长至2843亿次。

App Annie:2020年全球移动设备保有量将增长139%至62亿台

市场研究公司App Annie预测,全球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保有量将由目前的26亿增长139%至2020年的62亿,占77.6亿总人口的80%。App Annie向彭博社表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数量增长最强劲的国家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国、墨西哥、巴西、土耳其。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后PC时代已经来临,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是这些国家居民唯一的上网终端。

App Annie预测,全球移动应用营收将由今年的500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1010亿美元,同期内下载量将由1110亿次增长至2840亿次。

未来5年,按应用营业总额计算,苹果iOS仍然是领头羊;但是,由于设备种类更多,Google Play和第三方Android应用商店在下载量方面的领先优势将进一步扩大。

App Annie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国的移动应用营收将超过美国,去年初,中国的移动应用下载量已经超过美国,但是,更低的平均售价意味着中国在移动应用营收方面超过美国尚需更多时间。

OpenSignal:2016年全球4G网速排名 中国大陆排名第33超过日美

据国外网站bgr.com报道,OpenSignal周四发布的最新网速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平均LTE下载速度只有排名第1国家的三分之一。T-Mobile可谓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其4G LTE网络速度在美国最快,以微弱优势击败了Verizon。

除了通过其可以随处下载的网速测试应用“信号雷达”比较美国营运商的网络速度之外,OpenSignal还从全球各地进行的速度测试收集数据。该公司利用其规模庞大的数据库,制成了一个按4G LTE下载速度排名的国家或地区列表。

排名第一的国家是新加坡,其平均LTE下载速度为37Mbps,比排名第二的新西兰整整快出了一个8M宽带。这两个国家跟匈牙利(29Mbps)、以色列(28Mbps)和韩国(27Mbps)一起包揽了前五名。

科技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呢?你需要在列表中一直往下数到55,在俄罗斯(10Mbps)和阿根廷(9Mbps)之间。

中国大陆排名第33(14Mbps),甚至超过了日本(12Mbps)。